产业动态|煤价上涨缺乏支撑 政企联手促其理性回归

近段时间以来,煤炭市场颇为热闹:一边厢,煤价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爆发出几乎要冲破700元/吨的架势;一边厢,政策调控之声“铿锵作响”,煤价上涨动力却在明显减弱。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13日~6月19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70元/吨,环比持平,价格上涨的趋势已有所缓解。

在迎峰度夏关键期,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制定煤价调控措施,大型煤企降价保供、铁路运输运力加强、进口煤通关加速等,诸多措施给就要沸腾的煤价迅速降温,让不具备持续上涨基础的煤价理性回归。

长协煤支撑让煤价可控

在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受供求关系及炒作因素影响,煤价稍早前出现了大幅上涨态势。公开数据显示,6月2日~6月8日,易煤北方港动力煤平仓价格指数5500K当期指数为688.30元/吨,环比上涨45.50元/吨,涨幅7.08%;长江口动力煤指数方面,5500K当期值为722.6元/吨,环比上涨3.75%。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型煤炭企业纷纷发声,表示要稳产保价,相关措施也陆续出台。6月8日,国家能源集团将月度长协的价格由625元/吨回调至594元/吨。随后,中煤集团表示,在确保用户长协合同兑现的基础上,以5500大卡595元/吨的现货价格供应国投集团5万吨和浙江能源集团4.8万吨两批煤炭。陕煤集团则承诺,陕北、黄陵和彬长三大主力矿区经铁路销售的动力煤市场交易价格不高于年度长协价格。

产业动态|煤价上涨缺乏支撑 政企联手促其理性回归

此外,伊泰集团、山东能源、兖矿集团、平煤神马集团、河南能化、淮南和淮北矿业等大型煤炭企业也表示,将加强货源组织,全力保供稳价,特别是将外购煤长协价格控制在600元/吨以内。

对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表示,中长期合同制度与“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对于保障煤炭供应,稳定市场煤炭价格,防止煤炭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煤炭上下游行业协调发展的作用极大。“由于长协煤、平价煤具有稳定的定价机制,现货煤价对市场的冲击作用持续减弱,区域市场的货源结构为煤价走稳提供了支撑。”

产能保障使价格上涨乏力

实际上,在市场形成价格的情况下,一种产品的价格反映的并不仅是该种产品即时的供求关系情况,还有人们对未来预期的情况。

今年5月以来,晋陕蒙煤炭产地集中区陆续迎来新一轮环保检查,多数露天煤矿生产受限,产能难以充分释放,而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又促使煤炭消费出现短时高峰,以及普遍预期七八月份煤炭需求不会低,使得煤炭贸易商有底气进一步提高煤炭价格。

但是,从煤炭的产能情况来看,当前的市场还远不到供不应求的程度,煤炭价格上涨缺乏足够的支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环渤海三港(秦、唐、沧)存煤继续运行在2000万吨以上;东南沿海及江内接卸港存煤超过3500万吨。同时,沿海六大电合计存煤接近1400万吨,可用天数达3周左右。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印证。6月15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部分地区有可能会出现高峰时段电力紧张情况,但只是区域性、时段性问题,从满足全社会总量需求的角度看,当前我国电力供应能力是充足的。

多措并举力保电力稳发稳供

气候和进口煤是影响夏季煤炭价格走势的两大变量。对此,张宏表示,如果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气温偏高或持续大范围高温天气,而南方降水情况又不乐观,电力对燃煤需求将持续保持旺盛,或出现季节性供应紧张。而一旦南方降水较多,水电能够满发,煤炭供需则能保持平衡。

实际上,自6月11日起广西雨水充沛,水电出力大增,为避免弃水,电网方面安排火电机组停机调峰。目前,广西燃煤电厂已全部采用单机,个别电厂(如合山电厂)甚至要全部停机。

产业动态|煤价上涨缺乏支撑 政企联手促其理性回归

与此同时,在进口煤方面,继钦州港和防城港进口煤通关时间缩短后,广州港进口煤也缩短通关时间,前期需要20天左右的通关时间,现在一周左右就可通关,部分电厂甚至货到就能通关,进口煤量较前期明显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5月份,我国进口煤炭1.2亿吨,同比增长8.2%。其中,5月份,煤炭进口2233万吨,同比增长0.6%。煤炭进口量的大幅增加,使下游电厂用煤得到了有效保障,如果后续继续放开进口煤,将对煤价形成进一步的平抑。

对于迎峰度夏期间市场供应偏紧、煤炭价格会过快上涨的担心,易煤资讯分析师认为,在国家不断出台平抑煤炭市场价格政策的影响下,预计后期煤炭价格将出现滞涨或小幅回落态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