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哪一期學生最厲害?

偽裝-嘴角輕蔑的傷

黃埔軍校是一般的俗稱。正式應該成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是指1924—19330期間所入學和畢業的軍校學員。由於校址在廣州黃埔區,大家就俗稱為黃埔軍校。黃埔軍校是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的。其軍事教材,器具。以及高級教官和治校方針都是仿蘇聯的。

說實在的,黃埔軍校的學員總體並不優秀。不能應為有幾個傑出的將領就表明黃埔軍校的整體上的優良。黃埔軍校主要分為步兵,炮兵,工兵,經理,政治總計五個系。

所謂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至於說道黃埔哪一期最優秀很難說每一期都有傑出的將領。一期左權,陳庚,胡宗南賀中寒。四期林彪,張靈莆。趙一曼,桂永清也是黃埔畢業。

黃埔有黃埔三傑的說法,三傑是誰有兩種說法分別是: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靈不過陳庚的腿。還有一種說法是:文有蔣先雲,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

在共產黨方面,黃埔軍校出了兩位元帥:徐向前和林彪。三位大將:陳庚,羅瑞卿,許光達。上將有:蕭克,周士第,宋時倫,張宗訊等等。

國民黨方面:杜律明,胡宗南,張靈甫,王耀武,陳明仁,宋希濂。戴笠。郝伯村,鄭棟國,李默庵,關林徵,黃維,胡連,廖耀相,毛人鳳等等。

綜合對比一下,一期和四期相對優秀比較多。一期有:徐向前,左權,杜律明,關林徵,陳明仁,周士第,黃維。

四期比較優秀有:林彪,張靈甫,劉志丹。

二期有:鄭介民,邱清泉。

三期有:王耀武,戴安瀾。

五期有:許光達,趙尚志。

六期有:羅瑞卿,戴笠。

黃埔最有名的名將就這頭六期。再往後基本上就是速成班。蘿蔔快了不洗泥。一輩不如一輩了。應當說最優秀的最傑出的就是一期。而大家認為四期優秀的原因就是四期有個林彪。但四期也就一個林彪而已。





清水空流

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之所以著名,是因為這所學校培養出了大批名將、悍將。在日後的抗日戰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而黃埔軍校最輝煌的時期,正是國共合作的那段時期,此時期共開辦了六期。若問哪一期學生最厲害,也只能在這六期中比較。

先看第一期!

(圖片介紹:年輕時的徐向前元帥)

這第一期產生了出的著名學生有:蔣先雲、徐向前、陳賡、左權、胡宗南、杜聿明、鄭洞國、陳明仁、宋希濂、黃維、桂永清、劉戡……

顯然這一期的質量相當高,看這些名字,哪一個都堪稱傳奇,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其中最猛的人物要數蔣先雲,他入學考試和畢業考試都是第一,是黃埔歷史上第一奇才,只可惜年僅25歲就英年早逝了。

(圖片介紹:聶紺弩)

第二期產生出了:鄭介民、邱清泉、周逸群、盧德銘、餘灑度、聶紺弩等。

從名單看比不得第一期,但這一期卻出了位“文學家“,著名詩人、散文家聶紺弩,日後被周總理稱為:20世紀最大的自由主義者。

(圖片介紹:黃公略)

第三期產生出了:王耀武、戴安瀾、黃公略、曾澤生、方先覺、李天霞……

這一期的質量顯然高於第二期,其中王耀武、戴安瀾、方先覺都是抗日名將,黃公略曾跟彭德懷元帥齊名。

(圖片介紹:年輕時的林彪元帥)

第四期產生出了:林彪、張靈甫、謝晉元、胡璉、李彌……這一期有兩位耀眼的人物,是林彪元帥和悍將張靈甫,還有胡璉.....

(圖片介紹:張靈甫)

第五期產生出了:許光達、趙尚志、陶鑄、宋時輪、楊至成、郭汝瑰、廖運周等。

這期的最顯著特點,想必一看名單就笑了,許光達是開國大將。趙尚志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創立者。陶鑄是日後的國務院副總理,宋時輪和楊至成是開國上將,郭汝瑰、廖運周是中共最成功的打入敵人內部的諜報人員,

(圖片介紹:臧克家)

第六期產生出了:羅瑞卿、戴笠、張宗遜、陳伯鈞、廖耀湘、程子華、臧克家…..

這一期最好玩之處,也是產生出一位大詩人,臧克家!

通過對比這六期學員,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第一期和第四期,質量最高。但若論最厲害,自然是第一期。無他,看下那些學員,就什麼都明白了!


靜者為王的江湖

黃埔軍校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所軍校,將星雲集。其中以一四期最為矚目。

第一期:蔣先雲、徐向前、陳賡、左權、胡宗南、杜聿明、關麟徵、鄭洞國、陳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賀衷寒、許繼慎、黃維、桂永清、王爾琢、範漢傑、宣鐵吾、宣俠父、曾擴情、俞濟時、孫元良、周士第、餘程萬、劉戡、霍揆彰、侯鏡如等;

在這幫學生中,還出了黃埔軍校歷史上著名的“黃埔三傑”和“文武三傑”。所謂“黃埔三傑”即蔣先雲、賀衷寒、陳賡,時人稱之為“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陳賡的腿”。其中蔣先雲考入黃埔時是第一名,畢業時又是第一名,真正的人中龍鳳,黃埔學生中公認的領袖。他是湖南早期的著名共產黨人,學生運動和工作運動領袖,其入黨介紹人就是毛澤東。蔣介石對蔣先雲也喜歡得不得了,費盡心機想將其收為己用,甚至說過這樣的話:“巫山(蔣先雲的別號),將來革命成功了我就解甲歸田,這幫生龍活虎的黃埔子弟只有你才能就統領得了。”能為國共兩黨領袖如此重視的人物,在那個時代不作第二人想。然而蔣先雲不為蔣校長所動,為革命理想而放棄了唾手可得的錦繡前程。1927年5月,時為國民革命軍第11軍26師77團黨代表兼團長的蔣先雲率部參加二期北伐,在河南臨潁與奉軍張學良部的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25歲。

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是大革命時期軍校的最後一期畢業生,將星薈萃,在整個黃埔軍校史中佔據極其顯著的地位。其中加入中共、走上革命道路的有20多位著名將領,如劉志丹、曾中生、段德昌、何坤、伍中豪、李天柱、唐天際、張宗遜、倪志亮、袁國平、蕭克、郭化若、王世英等,而在國民黨軍中的知名將領,如張靈甫、李彌、胡璉、劉玉章、高魁元等,也都是黃埔四期生。

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7批入校,1926年9月畢業,加上潮洲分校同時畢業的2期學生,共2654人。方鼎英任總隊長。本期入伍生設1、2、3團,後轉為正式生,設炮兵、工兵、政治、經理4科。

1926年5月改編為步兵軍官團一團、二團兩個團。部分駐紮在黃埔島對岸魚珠炮臺和深坑一帶,以後又遷到陳家祠,政治科先在沙河營房後搬遷到黃埔島的蝴蝶崗炮臺校舍。學生畢業後選派參加北伐。

1926年秋,北伐軍出師獲捷,北定武漢三鎮,東逼蘇杭寧滬,聲威大震,如日中天,但前線此時也急需補充大批中下級軍官。在此形勢下,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畢業了。

很多人認為第四期是黃埔精英最多的一屆,大抵是因為林彪的原因。事實上,無論是質量和數量,我個人覺得還是一期更牛叉。


賊叉


老話講,十虎出一彪,彪為王中王。

黃埔軍校一至四期虎豹如雲,尤其一期猛虎最多,戰將最多。但是,四期卻唯獨出了一彪!出了一戰神!林彪,在戰場上打趴了所有前來對陣的學長、學弟,還把校長打到孤島上去了。

林彪元帥才是黃埔巨星,戰神軍神,最利害的!


東之水32552593

黃埔軍校被稱為中國西點軍校,其校訓是親愛精誠,校歌后來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國歌,培養了大批優秀軍事將領,之後形成了國民黨內部的黃埔系,抗戰之後取代了保定系。

前六期學生主要參加國民革命運動,後面的學生就主要在課堂上的正規化學習,前六期學生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稍加培訓就開赴戰場,因此前期出的將領要比後期多。其中前六期將領當然是大名鼎鼎的黃埔第一期最厲害,從當時的招生方式、報考條件、分配名額、錄取人數可以看出來。

黃埔軍校的招生最初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因為當時的中國,還處在北洋軍閥統治之下,初廣東之外,國民黨人的活動處於地下狀態,招生只能以秘密方式進行,但是招生條件相對要求要高一些。

第一期的名額是這樣分配的,東北地區包括擦哈爾、熱河50人,冀、魯、晉、陝、豫、川 、湘、鄂、皖、蘇、浙、閩等十二省各12名,粵、黔、滇等省15名,國民黨先烈後代20名。

第一期的招生渠道除了北方學生南下報考外,還有其他各省推薦的方式,有的省份還進行了初式,當時一共報考的有3000多人,進行了三天考試,總共錄取350人。

僅僅在這350人當中,名將輩出,有山西的徐向前,湖南的陳賡、左權、鄭洞國、侯鏡如、霍搖彰,湖北的李之龍、貴州的周逸群,廣東的周士弟,安徽的許繼慎,浙江的胡宗南,湖南的鄧文儀,湖南湘鄉的宋希濂。

浙江的俞濟時,四川華陽的孫元良,福建的李良榮,山東的李延年、李玉堂、李仙洲,廣東大埔的範漢傑,四川威遠的曾擴清,廣東的餘程萬,湖南長沙的黃傑、袁守謙,江西桂溪的桂永清,江蘇興化的冷欣,陝西的杜聿明、關麟徵。

其中還有英年早逝的蔣先雲,入學考試和畢業考試都是第一,可惜天妒英才,這些赫赫有名的將領都出自黃埔第一期。


歷史傳訊社

民國有兩個特殊的學校,雖然存在時間不長,但是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兩個學校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文的你們猜~

武的就是號稱一半人打另一半人的黃埔軍校。

這個學校畢業的學生成為了中國軍隊的中流砥柱,這些人投身革命,不為錢,不為名,只為天下人謀永福。他們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年輕人,在北伐和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要說哪一期最厲害,這個很難比較,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個很難比較。這裡用他們的軍銜大小做一些對比,數據參照開國元帥、大將、上將、還有國民黨的一二級上將。

黃埔一期:

十大元帥:徐向前,

十大將軍:陳賡

開國上將:周士第,陳明仁

一級上將:桂永清,王叔銘,黃傑,胡宗南,陳大慶

二級上將:劉戡,羅奇,袁守謙,袁樸

三期:

一級上將:劉安祺

二級上將:石覺

四期:

十大元帥:林彪

開國上將:蕭克

一級上將:高魁元,劉玉章,胡璉

二級上將:羅列,徐煥升,羅又倫

五期:

十大將軍:許光達

開國上將:張宗遜,楊志誠,宋時輪

一級上將:彭孟緝

二級上將:唐守治,陳有維

六期:

十大將軍:羅瑞卿

開國上將:郭天民,陳伯鈞

二級上將:劉國運,魏崇良

後面有幾期雖然也有人才,但是這幾期沒法比,就沒有列。

從數據上看受銜的等級自然是一期比較厲害,但也代表不了他們的戰力,像林彪這樣的,指揮大兵團作戰,第一期沒有誰敢說穩贏他,其他的像左權、張靈甫、戴安瀾等,如果活下來,軍銜肯定不會低。


桂西散人



黃埔最優秀的學生,大部分都在淞滬會戰中殉國了!



王黯然道:黃埔最優秀的學生都死在淞滬戰場了。我何及其十分之一!



淞滬會戰,投入了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部隊,其慷慨激昂可歌可泣。多少優秀的士兵為國捐軀,多少優秀的將領悄然隕落。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致敬一代熱血軍人!致敬那個共赴國難的大時代!


世界兵器

黃埔一期也好,四期也好,不論國共,林彪無疑是眾星中最耀眼的一顆。國軍中的校友皆為敗將,共軍中戰績無人出其右。十萬人出關,三年後率百萬大軍從黑龍江一直打到海南,打下了共產黨的半個天下,且在朝戰中打出了國威,打得美國人都佩服


用戶55050032016

當然黃埔一期 不知為什麼共產黨方面遜色一些 徐向前 陳賡 蔣先雲 楊致成 左權 出名的可以數出來 相比國名黨方面更多了 清一色的司令 胡宗南 陳誠 胡璉 李鐵軍 杜聿明 李默庵 宋希廉 黃維 .…. 數不勝數 都是獨當一面手握重兵的國名黨嫡系


天天向上134087137

國民黨軍隊的主力是中央軍,中央軍最核心的是北伐軍的第一軍,第一軍的中高級軍官大多為黃埔的教官、老師,中下級軍官多為黃埔的前六期畢業生。

蔣介石對黃埔前三期的學生尤為有感情,一是前幾期學生在校期間,蔣作為校長,多有接觸。二是參加過東征陳炯明,與蔣一起出生入死過,還有部份捨身保過他的命。有過戰場交情的,真是生死之交,情感是不同的,人之常情。

排資論輩,也是中國的傳統,加上上述理由,黃埔一期生,在國民黨軍隊中特別受到重用,以“天子第一門生”胡宗南為首,範漢傑、關麟徵、杜聿明、桂永清、宋希濂、鄭洞國、李默庵、陳明仁、李鐵軍……將星雲集,很多坐到陸軍司令、海軍司令、戰區司令長官等等高位,集團軍司令算是標配,只當到軍長的,算混的差的啦。

對共產黨來說,黃埔四期的,貢獻最大。共和國公佈的36位軍事家中,黃埔四期的就有4位。

林彪元帥,自不必說,段德昌是紅二方面軍的主要創始人,曾中生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創始人,劉志丹是陝北紅軍的主要創始人。覆蓋了共產黨軍隊的各個發源地,數量上雖低於黃埔一期的徐向前、左權、陳賡、許繼慎、蔡申熙。但貢獻卻毫不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