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和房價的跌幅對比,當下這種情況是持有現金還是買房?

小迷糊2309


在沒有新的技術革命出現之前,例如蒸汽機的發明,電的橫空出世之前,不會有哪個行業具有房地產特有的屬性:拉動全產業鏈,解決就業問題;被普羅大眾做以希望存在,願意為其奮鬥;像商品一樣能夠在市面流通,具有價高的鎖定超發貨幣的屬性,使通脹得以抑制。在無限QE的情況下,房價還是以穩步上升為主。

在剛需的情況下,購房宜早不宜遲,選擇生活方便,地區優越的房子,一來可以住有所居,二來可以使金錢穩步保值,三來急需可抵押貸款。

如果以炒房為主,大槓桿撬動房產的話,政策不允許,100萬買房,肯定得再貸款,利息高昂,再有房產套現變慢,時間成本等不起,萬一中間資金鍊斷裂,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以上為囧人愚見,不想篇幅過長,就不細講,如有興趣,歡迎探討。


王得開


任何時候,持幣與投資都離不開自己對未來作出的判斷。

房地產在中國已經繁榮了二十多年。繁榮的背後,有實力的開發商介入早,賺得盆滿缽滿。而在此期間,作為普通人,哪怕手中現金有限,敢通過銀行貸款買到房子的,不僅住了新房,還隨年份變化,享受房價不斷上漲帶來的快樂,真可謂一箭雙鵰。而同期有些人,卻是一邊感嘆房價上漲得不可思議,一邊卻拿著錢追著房價跑。這些現象,無不證明一點,預期對了,未來光明燦爛。反之,只留下垂頭喪氣,感嘆老天不公了。

二十多年後,房地產似乎已走完了繁榮週期。接下去能穩定就算不錯。

再回到問題本身,我個人覺得,不管貨幣和房價的跌幅比如何,持幣或購房一定是因人而異的。

如果是中青年,持有一百萬元,我建議買房為上。作為不凍產,它具備居住與保值功能。從中長期看,貨幣貶值不可避免。二十前存一百萬元,經過多年貼值,如今實際上只值當初六十萬還不到。而不凍產,尤其是建立在稀缺土地、黃金地段的房產,其貶值速率要大大低於其它產品,包括貨幣本身。

作為中青年,如果你能相信國家正在高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還在持續推進,人口紅利有利一二線城市房產穩定,那還要持幣嗎?再考慮下,自己有較長的生命週期,創造的收入可期,倘若一味追求穩與守,那長期持幣的風險也是不容小覷的。所以,與其在計算理財收益變少變多,不如用心去找到好的地段品質房產,及時買入,應是最佳選擇。

當然,如果你當下已退出職場,辦理了退休,已經規劃老年生活,那我不主張買入房產。不管房價漲跌,只作理財收益,不論多少,都應堅守。總之,這個年紀持幣過安穩日子,是為上策。


江南之南


樓主好,估計許多人都面臨這個問題,由於每個人所在的城市、個人職業、涉獵的信息及人脈機會等因素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另外,疫情還在全球蔓延,國內外經濟形勢很不好。個人建議如下,供樓主參考!

一:無論經濟如何變化,特別受今年的疫情影響,會讓許多人對生活有新的理解,我認為一定要留一部分現金在手裡,不能影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質。

二:如果有特別好的項目可以投資(資金回收沒問題且安全可控),如存在任何不確定因素,在今年的經濟形勢下都不能投。

三:對於金融類的產品,個人認為沒有特殊人脈,不要輕易投入。

四:個人認為可以購買合適的房產,不是什麼樣的城市、區域、樓盤及產品都可以購買,必須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潛力區域/品質樓盤/優質產品。

A:城市選擇可以參考以下方面:

1:考慮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2:國家層面政策支持區域(這裡需要強調一點,一定是國家層面)。比如,南方的大灣區、還有同北京接壤的北三縣等類似這樣的區域。

3:部分省會城市及經濟實力強的二線城市,省會城市和經濟實力強的城市比較多,大家可以再網上查一下,哪些城市人口吸附力強,這幾年人口是持續的大量的流入,選這樣的城市準沒錯。比如:在鄭州、成都、杭州等。

4:根據一線城市的規劃及發展方向,可選擇與其相鄰的輻射區。

5:在非常時期,個人認為三線、四線及以下城市暫時都不要考慮,風險性很大。

B:區域選擇可以按照如下思路:

1:對於非成熟區域,一定要看政府的城市規劃,選擇今後發展潛力大的區域。

2:另外,一定要了解區域內不利的因素,比如垃圾處理廠、飛機航道、變電站等等。

C:樓盤選擇方面:

1:開發商品牌,結合開發商的知名度與在市場上的美譽度進行對比。

2:物業服務水平,考查該開發商已交付的其它成熟小區。

3:小區的純粹性,儘量不要選擇商住、辦公及保障房混居的小區。

4:小區容積率,原則上越低越好,但需注意小區的分區管理,搞明白自己在哪個小片區內。

5:購房群體,也就是你未來的鄰居,這個很重要。

6:戶型面積及配比,是否受70/90政策影響,首選同等總建築面積下,設計戶數少的小區。

7:開發設計理念,可以通過置業顧問講解及樓盤宣傳資料上獲取,設計理念不一樣所對應小區的園林、公共設施及相關配套等是不一樣的。

8:該樓盤是否為成熟的產品系。

9:是否有分區管理的情況及分區管理是否合理等等。如果小區規模大,一般都會分幾期進行開發,通常情況下,小區會分成幾個片區進行物業管理,對於購房人來講一定要明確自己樓座所在的管理片區。

D:產品類型選擇方面:

1:能買商品房不買保障房。

2:能買住宅不買商住房或酒店公寓。

3:能買低密度住宅不買高層住宅。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建議,供樓主參考。

歡迎各位朋友關注“老楊如是說”,共同探討關於房地產的問題,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