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出手了!人民網入場區塊鏈,不僅僅是炒幣!

“國家隊”出手了!人民網入場區塊鏈,不僅僅是炒幣!

“區塊鏈不可能也不應該用來一夜暴富,區塊鏈必須解決社會問題。”

近日,螞蟻金服宣佈推出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跨境匯款服務。發佈會上,馬雲再談區塊鏈技術,並一再強調區塊鏈的價值在於解決問題

但在過去的八年中,區塊鏈的火熱,似乎僅侷限於幣圈。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價格翻了520萬倍,各種百倍千倍空氣幣也誘導著欺詐、傳銷、操控不斷髮生,沉迷於造富運動、刀口舔血的投機玩家,賺得盆滿缽滿。

“國家隊”出手了!人民網入場區塊鏈,不僅僅是炒幣!

“生於理性,死於烏合之眾。” 在區塊鏈和人類泡沫史第一案——荷蘭鬱金香泡沫扯上關係的去年年底,潘越飛說。

他曾預判過整個行業終將回歸理性。只不過沒想到,從群情癲狂,到有人站出來呼籲理性、正能量,加速技術創新與亂象有效切割,不過短短半年。技術該如何落地應用、賦能實體經濟、推動線下資產上鍊進程,要注意哪些誤區,也成為當下區塊鏈從業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國家隊”出手了!人民網入場區塊鏈,不僅僅是炒幣!

6月23日,基於區塊鏈行業在由亂到治過渡階段中,落地難限制產業發展的痛點,人民創投成立區塊鏈研究院。相比此前,已舉辦兩場區塊鏈論壇活動,人民網的這一舉動有些“異常”

“區塊鏈行業向好趨勢雖未完全確立,但區塊鏈行業聚集著大量的人才、資本以及社會資源”,人民網總裁葉蓁蓁表示。

官媒開始釋放信號,人民網之於區塊鏈的佈局,也許遠不止表面看到的媒體業務。

一、不以應用為目的的區塊鏈技術,都是“耍流氓”

在早期的《幣圈七宗罪》一文中,鋅財經就曾反問:區塊鏈究竟是發家致富的不二信條,還是龐氏騙局式的泡沫?

和錢離得太近,大量莫名奇妙的人開始湧入區塊鏈行業,區塊鏈編織的美好世界,反而成了一個被高度控盤的賭場,貪婪支撐著大量投機行為。

“無應用場景、無技術團隊、無業務邏輯。”知乎上有人這樣簡單直接地批判,中國市場大量區塊鏈項目就是空氣,沒有任何現實支撐。

“不以實際應用為目的技術都是‘耍流氓’”,在早幾個月的喝酒閒扯中,《區塊鏈2.0》作者、區塊鏈數據庫 BlockchainDB 發起人譚磊也這樣評價,“很多打著區塊鏈稱號的團隊,實際做的事情卻沒有任何價值。”

“國家隊”出手了!人民網入場區塊鏈,不僅僅是炒幣!

其實,這樣的認知,已像去中心化、價值網絡、分佈式賬本等概念一樣,成為行業共識。問題在於,意識到落地的過程中,是否存在偏差,以及整個行業是否真的有了充足準備。

近兩年,大量資金湧入區塊鏈行業,催生了幾輪爆發式發展。從硬件製造、平臺服務、安全服務,到產業技術應用服務,再到保障產業發展的行業投融資、媒體、人才服務等,區塊鏈產業鏈條已初步形成

但作為底層技術,區塊鏈在理論和研究方面尚不成熟,應用落地也不過才剛剛開始,“殺手級”應用還遠未出現。

“國家隊”出手了!人民網入場區塊鏈,不僅僅是炒幣!

“即便殺手級應用出現,目前的區塊鏈技術是完全支撐不了的”,標準鏈創始人金海龍說。在推進項目落地的大半年中,除了暴富這樣赤裸裸的誘惑,他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現實的困局,“但人民網帶來的積極信號,會促使更多的團隊,往這方面去努力。”

他的意思是,傳統互聯網中的殺手級應用,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應該做得更好,而這勢必要動員區塊鏈所有的項目方、開發者、基礎架構從業人員等。

“還是需要儘快建立起國家能夠掌控的有序機制,研究制定區塊鏈在不同領域應用的細則,乃至於試行標準,爭取將區塊鏈的價值發揮到最大,風險控制到最小。”清華大學教授瀋陽則認為,應用價值的最大化,離不開宏觀調控。

二、央媒入場,區塊鏈行業正規化的前哨

2017年下半年,“得媒體者得天下”的說法在鏈圈內甚囂塵上。哪兒風大去哪裡,一如當年的互聯網,數千家區塊鏈自媒體一哄而上。

“寫點啥東西,發現大家寫得都一樣;想做論壇,發現到處都在開論壇”,高度同質化的市場競爭,讓一些區塊鏈媒體不得不半路折回

這樣的局面,正如譚磊一再強調的:區塊鏈媒體需要靠譜而專業的內容,但現階段大部分區塊鏈媒體卻沒有能力提供。

“國家隊”出手了!人民網入場區塊鏈,不僅僅是炒幣!

媒體正規軍的入場似乎正當時。

此前,人民日報曾專版報道區塊鏈,肯定了區塊鏈在降低價值傳輸成本、解放生產力上的作用,並把區塊鏈技術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

“閱後即焚”和“寫入永存”,是兩種客觀存在的需求。由於不容易被篡改,區塊鏈文本的“消失性”將大幅度降低;但另一方面,如果一旦有人散佈謠言,也無法刪除,這時闢謠就沒有謠言本身傳播迅速。

“國家隊”出手了!人民網入場區塊鏈,不僅僅是炒幣!

專家們紛紛發表看法

“幣圈存在著大量的假消息和謠言,打擊虛假消息,降低公眾對區塊鏈在應用中產生的誤解,是必要的”,瀋陽表示,人民網在編審機制上更加成熟,所以有望看到更加嚴謹、嚴肅、有價值的區塊鏈報道

此外,在譚磊看來,區塊鏈技術研究最反感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式證明),如果一個區塊鏈公司或者技術只能拿來做POC,無法實現價值,被資本拋棄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不需要聽一些演講者本人都不明白的術語,也不需要高喊3.0還是4.0,要的是真正意義上的落地場景”,他表示,期望看到更多正規媒體軍,對於區塊鏈領先公司及技術的深度報道。

也就是說,破解謠言、深度挖掘價值型企業、推動中國區塊鏈合規有序發展,之於人民網等央媒,還有大量工作可做。

三、是研究院,更是風向標

人民網總裁葉蓁蓁透露,目前,全國已有十餘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相繼出臺了支持和鼓勵區塊鏈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雄安新區更是把區塊鏈納入重點產業,大力發展。

作為人民網的投資平臺和創投門戶,人民創投此次成立區塊鏈研究中心,也可被認為是國家隊正式入場區塊鏈行業

1.開展行業調研,深入走訪一線企業,詳細瞭解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的難點痛點,總結行業的經驗教訓,結合數字中國戰略各項部署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2.廣泛蒐集行業輿情,針對社會重點關注的話題領域事件等進行分析研判,為新聞報道和輿論引導提供支持;

3.積極與相關機構開展應用性實驗,共同建設區塊鏈細分領域的實驗室,有針對性開展行業研究,為廣大從業者提供權威專業的諮詢服務。

“國家隊”出手了!人民網入場區塊鏈,不僅僅是炒幣!

目前金融、互聯網等行業,都在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人民網既是官媒,又是互聯網上市公司,一旦引領行業取得區塊鏈基礎技術的突破,那麼其影響可能絕不僅限於媒體行業本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和林似乎看得更遠。

區塊鏈技術在解決信用問題上具有重大價值,其匿名性與弱中心化的架構將完成一個匿名社會下的信用構建,這或許對我國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盤和林表示,對整個行業而言,倘若區塊鏈研究院能夠圍繞技術發展與應用的諸多問題,紮紮實實地探索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那麼區塊鏈行業必將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

此外,區塊鏈具備全球化特徵,官媒積極引導之下,甚至可能會引發新一輪人才搶奪戰

“對於項目方而言,整個行業和社會對人才的培養,又能夠反過來進一步促進行業的發展。”金海龍透露,今年會有大量項目方的應用落地。

人民日報曾評論,區塊鏈技術最終必然演化為“監管融入技術”的模式,即,讓監管機構也參與到技術中去,通過技術本身實現對技術的監管。

作為一場產業革命,其影響還將進一步擴展到產業監管和社會治理領域。

文章 ∣ 響婷 詩琦

攝影 ∣ 黃碩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