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前一阵,巨石强森主演的电影《RAMPAGE(狂暴巨兽)》在国内消无声息的上映了。

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FC游戏《RAMPAGE》,剧情本身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巨大怪兽破坏城市这样直白的故事,但海报却引人注意。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狂暴巨兽(日版)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狂暴巨兽(2018)

相比较国内海报突出主演的设计,日版海报完全围绕怪兽进行描写,似乎更能展现怪兽的破坏力和强大的压迫感。

日本在科幻海报的设计上似乎遵循了某种特殊规律,让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是“日本制造”,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始自昭和的怪兽の魂

日本第一部科幻电影黑白默片《百年あるいわの世界》(百年后可能的世界)诞生于1936年,但日本科幻电影的黄金年代却是在昭和时期。

在这个时代,日本科幻电影开始走向世界,同样,昭和时期的海报艺术也深深影响了之后日本的科幻审美。

20世纪5、60年代的日本,大量科幻电影开始公映,内容多是各色怪兽片,这些特摄电影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巨大反响。

上个月,东京举办的“SF· 怪獣映画の世界(科幻·怪兽电影世界)”的展览中,用“怪獣の花盛り(怪兽之花盛开)”来形容这个时期日本的怪兽电影。

而在维基百科“科幻电影”的词条中,“怪兽电影”这一分支条目则直接使用了日语的kaijiu(怪獣)作为类型名称。

但怪兽电影并不是日本人创造的。1954年,美国电影《原子怪兽》在日上映并大受欢迎,人们争相观看,由核爆唤醒的怪物在城市间肆意破坏,俨然成为二战后日本人核恐惧的化身。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第五福龙丸事件”爆发,美国在太平洋秘密进行核试验,一艘名为第五福龙丸的渔船恰巧进入危险范围,被辐射尘所污染,大量船员死亡。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负责制片的田中有幸先生

为了抗议美国的核试验,同时也受到《原子怪兽》的启发,东宝公司的田中有幸决心拍摄一部怪兽电影,于是找到了圆谷英二和本多猪四郎,启动“G企划”,这就是日后成为日本象征的《哥斯拉》。

电影拍摄完毕,进入宣发阶段,《哥斯拉》不仅仅凝聚了圆谷英二的期望,还承担了与欧美怪兽电影分庭抗礼的重任。

但在那个年代,媒体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一部电影想要获得票房成功,出色的海报必不可少,这个重担就落在了渡边明的肩膀上。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黑泽明《七武士》(1954年)

那时候,日本的电影海报大多继承自大正时期的传统——“大正浪漫”以拼贴,大色块和几何设计为主。

到了昭和中后期,又融入了极强烈的写实风格,黑泽明的电影海报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黑白照片后期上色”的拟真效果。

哥斯拉诞生

1954年,《哥斯拉》的海报出现在日本各大影院的门口,画面中央是一只狰狞的怪物,举止异常,蓄意破坏城市,金属质感的皮肤和原始的身体形态极其违和。

海报底部和侧面还描绘了惊慌失措的人群,渺小的人和巨大的怪兽形成鲜明的对比,撩拨着观众焦虑不安的情绪。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哥斯拉》海报(1954年)

直接涂绘以及手工上色的硬朗笔触创造了非常特殊的效果,充斥着一种神秘气息。

也许,这些东西之所以给观众带来不安和恐惧,除了核战题材,还源于一种“熟悉世界的反转与剧变”。

后来,《哥斯拉》在日本乃至海外都广受好评,圆谷公司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拍摄了一系列怪兽电影,其海报设计也和《哥斯拉》一脉相承。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魔斯拉》(1961年)本多猪四郎监督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大怪兽决斗 加美拉对巴鲁刚》(1961年) 田中重雄监督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科学怪人的怪兽 山达对盖拉》(1966年)本多猪四郎监督,《潜龙谍影》系列监督小岛秀夫和最近获得奥斯卡奖的德尔•托罗导演对它爱到要死

毕竟,“史前大怪兽”根本不存在可以用来填色的黑白照片,所以这些日版海报虽然延续了昭和时期流行的形式,但并未完全照搬。

从版面设计来看,海报突出表现了怪兽狰狞的身体,脚下的高大人造建筑和头顶一闪而过的飞机,都在极力提醒怪兽的巨大。海报整体使用了较为昏暗的色调,背景大多是漆黑的夜色配上熊熊燃烧的大火。

怪兽电影不断发展,从一开始的惊悚片成为国民电影。20世纪70年早期,哥斯拉甚至一度成为了日本的守护神。

来自西方世界的冲击

70年代中期,怪兽电影开始在日本衰落。1975年,东宝的推出的《机械哥斯拉的反击》(メカゴジラの逆襲)是70年代最后一部怪兽电影,日本科幻电影在世界的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

但这时正值欧美科幻电影风起云涌,从库布里克到星球大战,各种形式和主题的科幻作品涌入日本,既征服了日本票房,也对日式电影海报形成了新的冲击。

最大的变化就是标题,以及随之改变的版式。

以前,为了照顾日语的阅读习惯,多数海报直接在画面一侧,用一行鲜艳的红色日文作为标题,这在昭和时期的电影海报里非常常见。

但70年代的引进电影都是英语片,译成日语片假名后,长度太长了,并不适合竖排版,而一旦把海报上的文字变为横向,原先的文字设计以及构图方式也要跟着做出调整。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2001太空漫游》1968年日本同年上映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通过《2001太空漫游》,我们可以窥见此时日本电影海报设计上的变化。

日版海报上,标题使用的由中心向两边扩展的艺术字被称作“キネマ”,其实就是英语“cinema(电影)”的日语发音。它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多数认为和二战前德国广告所使用的文字有关。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昭和遗产”和现代常见海报在视觉内容的中心位置上有显著区别

有趣的是,尽管此时日版海报的标题已经变成横排版,但图像还是保留了竖向、视觉内容偏向一侧的构图,毕竟长期以来日本人阅读竖行文字带来的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扭转的。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惑星大战争》(1977年)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宇宙来的消息》(1978年)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首都消失》(1987年)

受到《星球大战》和《2001太空漫游》的影响,70年代日本拍摄了大量太空歌剧电影,尽管此时构图仍然有些别扭,但海报设计已经开始逐渐向国际化靠拢。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尽管如此,1980年由海报设计大师生頼範義所设计的《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国际版海报仍然饱含古典情怀

80年代后期,由于科幻电影的拍摄成本高,日本的科幻片风潮随着经济危机陷入低谷,转而投向成本较低的动画和特摄剧,在这之后的科幻片海报,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made in Japan

说到底,电影海报不仅仅是图像、标题、制片人和导演姓名的简单堆砌,而是一种将电影视觉特征第一时间转达给观众的艺术。

科幻电影作为及其倚重视觉的电影类型,海报可以说是对整部电影气质和灵魂的浓缩,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不同国家在科幻电影海报的设计上,必然会带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美术风格。

科幻影史上,“日本元素”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著名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包含有来自日本的灵感——

其实,很难说清这些电影中看似“日系”的美学表现,究竟是欧美对东亚的刻板印象,还是日本本土文化的产物。

我们只知道,日本一直以来擅长改造外来文化,有些源自欧美的表现,反而成为了日式科幻美学的一部分。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宇宙人现身东京》(1956年)横版海报设计比较罕见

是什么造就了典型的“日本科幻海报”?中二的译名,奇怪的字体,还是复古的手绘?

那么,我们所认为的“日式”到底是什么呢?

也许让人产生共鸣的不是“日式”,而是60-80年代,日本怪兽和科幻电影黄金时期。

那些从童年梦境中走出来的,是咆哮的巨大怪兽,与之战斗的机器人,在银河中航行的宇宙战舰,复古Lo-Fi的电子音效……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我们只能通过海报这个小小的窗口,进入那些想象中的世界。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法国、捷克和波兰的《哥斯拉》海报,那时候的海报真的非常丰富多彩

看着这些电影长大的孩子们,现在已经成为新生代设计师,因此,那批海报也极大地影响着今天所谓的“日式科幻”。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日本沉没》(2006年版)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新哥斯拉》(2016年)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攻壳机动队》(2017年)

前些日子,《环太平洋2》的特摄风格预告片引发了一众老粉丝的狂欢,给人一种“就该是这样的”强烈即视感,即使毫不合理,但大怪兽就必须交给大机器人来解决。

也许我们怀念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刻板印象,但是,谁不喜欢呢?

一个彩蛋

最后,如果硬要说的话,日本海报确实有一个至今为止从没变过的特色,可能部分读者已经察觉到了,那就是“大量的说明文字”——

有时把剧情梗概写在上面,有时会强行加上一些中二的宣传口号。

这可能算个特点,但是绝对算不上是优点,毕竟在某些时候,这样子的海报可能会让人心生杀意,比如下面这个:

日式科幻海报的“中二感”是怎么来的?

△ 划重点:看复联海报,不要看哥斯拉的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