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门阀: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闻喜裴氏

京兆杜氏(京兆)

之前那些士族门阀开创者要不刚正勤勉,要不就是广积阴德,京兆杜氏不一样,始祖杜周严苛残暴、横征暴敛,在武帝时期是个让人胆寒的人物。

杜周,南阳人,汉武帝时期任御史大夫。杜周最初只是小吏,先被义纵举荐,后被张汤赏识,随后平步青云。义纵、张汤两人是出名的酷吏,被他俩问死破家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两人都为官清廉,却都不得好死。杜周此人家资无数,却得到善终。

士族门阀: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闻喜裴氏

(杜周是南阳人,因为入朝为官,举家迁入长安。)

祸福有命,听天应人

杜延年,杜周幼子,西汉大臣,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与残暴的杜周不同,杜延年为人敦厚。杜延年与霍光交好,之后参与了废昌邑王刘贺,立刘询为帝等事件。汉宣帝刘询也因杜延年从龙之功,对杜家多有照顾。

士族门阀: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闻喜裴氏

杜预,出自京兆杜氏,杜畿之孙,西晋大臣。杜预才华横溢,有‘传癖’之称,后成为司马昭妹婿,司马家的铁杆支持者。杜预参与了灭吴之战,为司马家一统天下打下基础。

有意思的是杜预是唯一入驻‘文庙’和‘武庙’的人物

士族门阀: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闻喜裴氏

(之后的杜甫、杜牧都是杜预子孙)

琅琊王氏(琅琊国)

琅琊王氏在历史上威名赫赫,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根据族谱说,琅琊王氏出自王翦一脉,不知真假。不过琅琊王氏在两汉也是世代官宦,以家学渊博著称,祖上几代都只是小官。真正令王家名满天下的是在三国两晋时期。

王祥,字休徵,曹魏时期大臣。王祥为人仁孝,《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讲的就是王祥。王祥在曹魏时期,任司空、太尉等职,在西晋时期又加封太保。王祥是王导伯祖父,王羲之的曾伯祖父。

士族门阀: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闻喜裴氏

王览,王祥之弟(同父异母),曹魏时期大臣。琅琊王氏之后的名人大多都出自王览。王览为人仁爱,王览得知母亲要毒杀哥哥王祥,抢着喝毒酒,被人广为传颂。王览孙子有王导、王敦,曾孙有王羲之、玄孙有王献之、王徽之、王凝之……

王导,字茂弘,琅琊王氏真正的奠基人。当时西晋表面上和平,内部早已暗流涌动,王导结交司马睿,并暗中积蓄力量,期许共举大事。东晋建立后,王导更是总览大权,与堂弟王敦,形成一内一外的局面,所以有人说‘王与马,共天下’(记住王排在马前面)

士族门阀: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闻喜裴氏

东晋当时形势危急,先后有‘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幸好有王导等人运筹帷幄,东晋才没有分崩离析。

(要是没有他们这是士族运筹帷幄,东晋崩盘,也许真龙天子早就腾空出世了,也就没了三百年动乱了。)

时也命也……

士族门阀: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闻喜裴氏

闻喜裴氏(闻喜县)

裴氏出自嬴姓,初为苹氏,后以地为氏,就成了裴氏。闻喜是裴氏发源地,在门阀横行的汉代闻喜裴氏最出名的人物也只是一郡太守而已,不过这不影响裴氏的显赫,在隋唐时期裴矩、裴寂、裴行俭这些都是响当当的人人物。

士族门阀: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闻喜裴氏

裴晔,东汉大臣,官至度辽校尉、并州刺史。裴晔祖上裴遵曾任敦煌太守,官职不大不小。

裴茂,裴晔之子,官至尚书令。汉献帝时,裴茂随段煨讨伐李傕、郭汜,有功封侯。裴茂之后裴氏就发达了,人才辈出,累世卿相。

士族门阀: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闻喜裴氏

​下次说:陇西李氏、京兆韦氏、陈郡谢氏

(所以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