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风水学”正在逐渐流失

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人郭璞传古本《葬经》中,“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大致意思是讲风可以让气流散开来,水可以做出界限阻挡住气的流逝。以前的人聚集气使之不散,活动在界限之内,掌控之中,固称之为风水。

中国传统“风水学”正在逐渐流失

风水又名堪舆术,堪舆在古代意为高处和低处,喻为研究天道,是五术(山、医、命、卜、相)之一的相地之学术,在古代勘察地形,建设房屋,墓地选址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其内容涵盖了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自然科学,主要由道家人士进行继承和流传,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将这种自然科学进行很好的阐释。

中国传统“风水学”正在逐渐流失

风水学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它的这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相得益彰的思想,不仅在古代、现在、将来都不会过时。然而当今社会并没有很好的重视这门学问。在中国大学众多的专业中,却难见风水学专业课,取而代之的是美国有17所大学、日本有110所大学开设了风水学科课程。难道非要等到再一个“韩国”出来抢我们的文化遗产么?

中国传统“风水学”正在逐渐流失

纵观当下,比目皆是的高楼大厦已经让周遭环境变得面目全非,漫天的风沙,扑鼻的油烟气让我们不得不叹息风水学正在流失,那种亲近自然,背山靠水的建筑理念逐渐淡化在人们的视线,坐北朝南的建筑风格也荡然无存了。也正是人们不注重风水学,使得各种病毒疾病兴起,众多环境生态问题出现。

中国传统“风水学”正在逐渐流失

风水好的地方能延年益寿,中国的长寿村,都是在山水极佳之地,清澈的河水、葱绿的山林、新鲜的空气,无化学污染的食品,让短暂的生命能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延伸。古代帝王们青睐的学术,在衣食无忧的今天显得如此弱小。忙碌的工作,高昂的房价、快餐式的生活节奏使得它淡出了我们的视线,老祖宗花几千年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所知晓并灵活运用的越来越少,成为这个美好时代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