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小学学校教育生态现在怎么样了?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关于教育的话题,永远也说不完。难道,教育的问题真的有那么多吗?其实不是。

教育的问题多就多在,很多人都懂的道理却没人做到。然后,教育的问题就一天一天的重复,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

乡村中小学学校教育生态现在怎么样了?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的话题不仅仅是“职称”,“师德”,“公平”,“均衡”,“城乡差距”等等教育的小部分,而是涉及到整个教育的“生态”系统,尤其是乡村教育生态环境,更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这么一个话题。

“生态”,通常认为是指一切自然生物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和发展的状态。自然生物的种类很多,然而自然环境的种类却不多。因此,一切自然生物在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些关系还是环环相扣的,有时候想要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很不容易,有道是“剪不断理还乱”。就是这样的一个“生态”,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世界。

乡村中小学学校教育生态现在怎么样了?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环境的深入发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这里就涉及到了“教育生态”的话题。

“教育生态”主要涉及到国家整个教育系统,细分的话就是“城市教育生态”和“乡村教育生态”。“城市教育生态”目前来说还没出什么大问题,最多是涉及到一些在教育理念上除了差错的问题。毕竟,城市在教育师资资源,学生生源,家长素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各种对教育发展有利的资源等等都集中在城市里,这也主要是“城市教育生态”没有多大问题的因素。

“乡村教育生态”这一块问题就大了。可以这么说,“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资源没资源”。

一,要钱没钱。

不可否认,国家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各个县区的学校都得到了一定的经费进行翻修教学楼,改建运动场等一些学校基础硬件建设,校园环境面貌也焕然一新,这些都是表面上看得见的成绩。

可实际上,每个乡镇村小等学校的经费都是十分的紧张,有些学校甚至教师的办公用品都购买不齐全。特别是一些电脑、打印机、学校开展活动的各项开支等等都因为经费的紧张而压缩开支,导致学校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困难重重,甚至取消一些十分有必要开展的活动。

有个别学校还因为没有多余的教育经费而取消奖励段考考得好成绩的学生。这样的乡村教育质量能够提高吗?因此,我觉得要想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改善乡村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在钱这一块一定要舍得投资。

乡村中小学学校教育生态现在怎么样了?


二,要人没人。

教育离不开人的活动,教育生态的和谐,离不开人和人之间的团结协作,紧密联系。这里教育上的“人”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先说学生这一块。由于经济发展,计划生育,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等等原因,乡村人口密度持续下降,学生生源也不断减少。许多地方开始撤并学校,集中生源,整合教育资源管理。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无可厚非。

再说教师这一块,按道理,学生生源减少,老师的数量应该超出来才对。可实际上却刚好相反,有些贫困地区却往往缺少很多老师,甚至现在还必须返聘退休教师回来支教。为了解决教师缺口大的难题,有些地方做出“支持定向培养公免师范生的培养”,“增加特岗教师招聘”等措施,但是最终还是缺少老师。

随着二胎的开放,可以预见五六年后生源变多,但是老师依然缺口很大的问题将会大规模的出现。解决缺少老师的局面的解决办法没有其他,除非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低位,营造人人尊敬教师的环境,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事业。此外,别无他法。

乡村中小学学校教育生态现在怎么样了?

三,要资源没资源。

乡村教育生态不好的原因除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之外,要资源也没资源。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学校不可能完全靠国家投资,还需要一些社会关爱教育的人士来赞助。

乡村学校本身社会关系就很单一,人脉也没有。除了个别企业家捐赠的一些财务之外,任何资源都轮不到乡村学校拿好处。学校想举行任何活动都必须依赖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终只能放弃。因此,如何扩大乡村教育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也是改善乡村教育生态的必要措施之一。

乡村中小学学校教育生态现在怎么样了?

乡村教育生态除了上面说的“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资源没资源”之外,还必须在提升乡村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等等问题上下功夫,要不然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乡村学校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下,表面繁荣,实际上衰败不堪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