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驱动定西薯业发展

有人称周星驰是一个艺术家,他却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对“薯都”定西而言,它出名的不是商品薯也不是薯业加工,其实是种薯。且不说河北的一帮种薯企业最初的发家源于定西的微型薯,就目前来说,定西已经形成了陇薯、渭薯、武薯、青海薯、甘农薯以及外引薯六大品种系列的培育和推广,在中国马铃薯种薯领域占领一方不可忽视的市场。

定西马铃薯的发展,不可能像滕州一样,就靠单一的商品薯的种植和销售赢得市场,一定是立体化、纵深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我认为,最有力量、最有薯途、最靠谱的是种薯繁育、商品薯种植、精深加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

三驾马车驱动定西薯业发展​定西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和发展特点我在上几篇有关定西的问答中已经做过解读和剖析,故本文不再赘言,今天,我就定西薯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做一分析,与“薯都”及薯界同仁一起探讨,也请方家指正。

第一,种薯产业缺乏领航企业。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定西的种薯都有身影和市场,尤其在西北地区,一说定西的种薯,人们都竖大拇指。可是近年来,随着河北、内蒙古一批种薯企业的崛起,定西种薯市场在逐渐式微,更由于没有领军企业和品牌企业,定西种薯已经不能深入人心,更不能影响市场。

第二,商品薯没有挖掘其特有的亮点。以前在蔬菜市场,人们一说定西洋芋,立马就会想到“好吃”。现在随着商品薯市场对薯型、颜色、口感等综合性的要求,好吃的定西洋芋在琳琅满目的商品薯市场已不具优势。或长或圆,颜色暗淡的定西商品薯到底如何赢得市场,再次君临天下,这是值得薯都每一个洋芋种植者和销售者乃至农业部门的官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第三,突不破环保政策的薯业加工。曾几何时,定西的淀粉加工占据全国马铃薯淀粉产业的半壁江山,在秋天,上百家企业开足马力,24小时不停的生产,然后,泛着恶臭的白色污水浩浩荡荡流过定西村村寨寨山卯间的苦水河。今天,环保来了,这种粗放加工,污染自然环境的生产已经不被允许,上百家企业,在环保治理下,所剩寥寥,但留下的企业环保真的过关了吗?这需要企业经营者转变思想,将环保和生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产业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薯风云起,定西马铃薯产业在薯业风暴中能否慨然前行,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