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你遭遇过这种尴尬吗?

案例分享

在阅读活动《我爱运动》中,李老师借助一个介绍运动项目的视频进行导入,6分钟的短片播完后,活动室沸腾了,幼儿争相讨论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李老师并未及时组织针对视频的语言实践活动,而是直接示意幼儿安静后,轻描淡写地说道:“今天,我们要学一本关于运动的读本《我爱运动》。”但是,幼儿依然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始终无法转移到读本上……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你遭遇过这种尴尬吗?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导入语就像一个引子,它能巧妙地把幼儿引入话题或情境中,从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在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导入看似热闹,却没有实际价值,无形中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那么,幼儿教师要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跑题式”导入?在导入环节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呢?以下这些“导入宝典”请收好哦~

01遵循幼儿认知特点

不同年龄的幼儿注意力及兴趣点会有所不同,教师的导入设计要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比如:小班幼儿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片或动画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和理解。

教师要特别注意导入部分问题的设计,避免出现过于笼统或脱离幼儿生活经验的问题,导致他们无从着手,不知如何回答,从而禁锢了思维,降低了学习效果。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幼儿思维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幼儿持续保持积极性,认识逐步深化。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你遭遇过这种尴尬吗?

02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

集体教学活动时间紧凑,导入环节应语言简练,力求开门见山,避免“绕来绕去”“拖泥带水”。同时,导入形式丰富多样,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最合理的导入方式,充分挖掘教育价值。

比如:科学、数学活动对幼儿的思维逻辑及其严密性要求较高,活动本身探索性强,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知识经验储备,在组织这类活动时,比较适合的是经验导入、材料导入和环境导入等,利用幼儿已有经验或切身感受,激发幼儿的兴奋点,便于探索活动顺利开展。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你遭遇过这种尴尬吗?

03注意情绪状态的铺垫

教师要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成竹在胸,但切忌“照本宣科”,应站在幼儿视角,唤起幼儿的情绪共鸣,与他们一起发现、一起惊喜、一起悲伤……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热情、趣味盎然的学习环境。

比如,在开展故事、儿歌或歌曲等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提前了解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基调,并自然运用于导入活动中,使得自身的情绪与创设的意境、氛围都能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感情,激发他们更多的自主思考与想象。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你遭遇过这种尴尬吗?

04拒绝“千篇一律”的开场

很多教师喜欢或习惯用“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今天,我们迎来了两位客人”等方式导入,这种方式每天雷同,缺少激情和变化,容易使幼儿因为失去新鲜感而影响活动兴趣。

因此,面对同一批幼儿,导入设计要讲究风格、形式、语言上的变化,并提前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即使幼儿的回答与自己的设计不一致,也要随机应变,顺利导入主题。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你遭遇过这种尴尬吗?

1.谈话导入

教师通过和幼儿交谈,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幼儿的已有经验,渗透主题内容,自然而然地引入活动。如社会活动《两个好朋友》的导入语:“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好朋友的故事。”

2.谜语导入

通过谜语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常识活动《认识青蛙》的导入语:“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猜一样东西,‘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绿衣裳,地上跳,水里划,唱起歌来呱呱叫,专吃害虫保庄稼。’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动物?对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青蛙!”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你遭遇过这种尴尬吗?

3.悬念导入

采用设置悬念的形式导入活动,可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追根问底的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如故事活动《每一次》的导入语:“有一只可爱的熊宝宝,它最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是怎么玩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4.故事导入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手工活动《猜猜这是什么》的导入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报纸静静地躺在路边,小猫拿起一张报纸撕成一个椭圆形,又拿起笔在上面加了几笔,把它变成了一条小鱼;小狗拿起一张报纸撕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拼了一座房子;这时,又来了一个小朋友,你们猜猜他会变出什么呢?”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你遭遇过这种尴尬吗?

5.演示导入

借助实物、玩具、图片、贴绒等道具,通过演示的形式导入活动,直观形象,幼儿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如科学活动《认识小蝌蚪》,导入时可以这样说:“小朋友,老师在桌上准备了许多盆,盆里装了许多小蝌蚪,它们长什么样子呢?老师要请小朋友去看看,看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还要牢牢记住它们的特征。”

6.游戏导入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如故事活动《为什么不能》的导入方式:老师将各种动物的头饰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再请幼儿进教室进行寻找,找到后,就模仿这种动物的动作,并说一说它有什么本领。如:幼儿找到小兔的头饰后,即可戴上并模仿其动作,说:“我是小兔,蹦蹦跳跳。”

(部分内容选自《亿童学习包教师指导手册》)

导入环节虽然不是活动的主体,它所占据的时间也较短,但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希望今天的文章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也欢迎各位老师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