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英机提出“忍辱负重”,说明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日俄战争结束之后,东条英机回到了陆军大学继续进修。1915年,32岁的东条英机成为27期毕业生,受大尉军衔。

毕业后的东条英机被安排在了陆军大臣大岛健一身边任副官。东条英机工作勤勤恳恳,有些事又有独到的见解,得到了大岛健一的赏识。

东条英机提出“忍辱负重”,说明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1919年,东条英机被派往德国任驻外研究员,这一去就是3年,之后又被调回国内任陆军大学教官。

三年不在国内,回国时东条英机感到很压抑,感觉日本跟西方有差距,而且很有压迫感。这种感觉来自日本在国际上的环境。

东条英机提出“忍辱负重”,说明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这个条约生效之后,美国又提出了限制海军军备的方案,日本政府以国家地理特殊为由,强烈反对。美国代表于是威胁说,如果日本坚持无限制下去,那么你们每造一艘军舰,我们就造4艘,看你拿什么来比!

这次博弈,让东条英机明白了经济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日本弹丸之地,经济薄弱,跟美国比起来不是一个档次,如果经济要想振兴,日本必须忍辱负重!

而时间证明,东条英机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

日俄战争时,日本一战成名,迅速跻身为东方强国,靠着在中国的霸权,日本国内的经济突飞猛进。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靠出售军备赚了个盆满钵满,经济迅速超过日本。对于向日本提出限制海军军备的方案,目的就是要看看你有多大的能耐跟人家比!

东条英机提出“忍辱负重”,说明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在二战初始时,日本的经济是很发达的,要枪有枪要炮有炮,到了东条英机执政时,日本国内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日本的经济都没有瘫痪,没有被别人牵着走,这一点来说,东条英机还是很有远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