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校友携手创作 一首《珞珈谣》唱尽武大百年

一山一水唱出校友热爱

陈勇是武汉大学中文系85级校友,曾在上世纪80年代和六位武大校园诗人共同发起创立“珞珈诗派”。此次创作《珞珈谣》,陈勇饱蘸着对母校的一腔深情:“在校时几乎没有创作过一首关于学校的诗,近一两年却创作了十几首,《回珈》《樱花独白》《当珞珈把一世的浪漫交付你我》,我总在感叹要是能回去多好啊!”

今年樱花开时,陈勇第一次返校看樱花,“当时一个陪着我的学弟,不时与我交流。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当年青春的延续,一代代文脉的传承。可能我跟所有师弟师妹一样,在校时没有那种感觉,走出来后经历越多,才越觉得母校的好,对母校的热爱与日俱增。”

但为一所百年名校写作,到底能写什么?陈勇说,自己的创作创作的过程是一气呵成的,“好的歌词,就是要让曲作者看到后,有为它谱曲的冲动。在选材上,我只写了校园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珞珈山、东湖水,他们都是武大的代表,也是武大的灵性所在。我要的就是简单,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的感觉,不过度赋予歌词太多内容。”

希望能像《成都》一样传唱

歌曲中写了珞珈山,东湖水,但在陈勇心中,母校的风华却不止于此,而是深沉厚重包罗万象。“武大在中国所有高校里都是一个很独特的景观,武大不仅有樱花,它的建筑、历史,都流传着好多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珞珈山、东湖水也是因为武大的存在有了一种灵性。”他认为,这首歌虽然是为纪念武大校庆125周年所做,但意义不仅仅在于一首校歌:

“就像《成都》这首歌,也不局限于成都人传唱。人们传唱它,是因为它有意境、底蕴,当它被传唱甚至还能成为经典的时候,歌词中那些特别具象的东西,都成了文化符号。”因此,他希望通过人们的传唱能赋予《珞珈谣》更多内涵,“让它在时间流逝以后仍拥有很高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