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傳奇,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新電商傳奇,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圖/視覺中國

要問拼多多做對了什麼,必須知道拼多多究竟是什麼。拼多多其實是一種新興業態,拼多多的崛起,其實就是一種新電商模式的成功。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小艾

身處新經濟時代,一大趣事就是看著新商業、新模式、新公司風起雲湧、輪番登場。

例如,電商平臺的興起,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模式,網約車的興起,重整了傳統出行領域,而曾經風光無限,宣稱要打造七大生態的樂視,最終落花流水,現狀慘淡。資本與市場創造的價值,是人類發展進程的巨大推動力,波瀾壯闊,令人讚歎。

新電商傳奇,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圖/圖蟲創意

有趣的是,在人們猜想互聯網經濟的下一個風口在哪裡的時候,一家成立僅三年的電商平臺橫空出世,打破了既有的電商版圖和格局,顛覆了人們對電商的固有認知。這就是以“拼單”模式加入電商領域的新玩家——拼多多。

1

在BAT四處擴張,鞏固和加厚“護城河”,傳統電商“歷史的終結”論甚囂塵上之際,竟然還能誕生拼多多這樣的重量級平臺,確實讓人始料不及。

所以,當6月30日拼多多宣佈,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準備赴美上市,這一消息立即成為當天業界的爆炸性新聞。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18年3月31日,拼多多過去12個月的年度活躍用戶為2.95億,擁有超過100萬商家;對標京東,同一時間段內,京東的年度活躍用戶為3.02億。這就是說,拼多多隻花了三年時間,用戶數量就已直逼京東並大有超越之勢。

新電商傳奇,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拼多多的核心數據(圖/騰訊科技)

再看GMV(網站成交金額)方面,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拼多多GMV為1412億元,而實現GMV過千億元大關,京東花了足足十年時間。這也意味著,拼多多已經躋身國內電商平臺第三極,“三國”鼎立之勢呼之欲出。

那麼問題來了,在電商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來的拼多多,究竟做對了什麼?

許多人認為,拼多多吸引的是五六七八線城市的用戶,依靠的是其他電商平臺玩剩的“拼團”模式,按照這麼說,拼多多根本不可能做到今天這麼大的規模。

拼多多以“拼單”模式取勝固然沒錯,但它吸引的可不止是下沉到縣城和農村的用戶。前不久,我在好友群裡就被人拉去幫忙砍價,對方買的是拼多多上的電風扇、旅行箱,只要砍價成功,這些商品最後可以免費拿。十幾個人就在群裡不厭其煩地玩起這個“砍一刀”的遊戲。

新電商傳奇,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砍價免費拿”活動

這個群是平時經常一起出遊的好友組成的,而且都是在這個所謂新一線城市有點社會地位的人士。為什麼他們對拼多多的“拼單”模式也會感興趣?這說明,拼多多抓住的是消費者對價廉物美商品的偏好,而這種偏好是源自於人性的慾望,沒有地域與人群差別。

都說現在是消費升級的社會,用戶對產品的品質有了更高要求,並願意為此掏更多錢。這麼說當然沒錯。但換個角度,同樣一款品牌電風扇,正常要賣200元,通過拼單隻要花幾十元甚至免費拿,你會堅持要付200元嗎?

價格,以及由價格與價值形成的性價比,永遠是一種強有力的市場競爭手段。

2

再說拼單模式,這確實不是什麼新鮮的電商模式,為了便宜買貨而拼團湊單,放在以往也會讓不少人覺得麻煩。但以往電商平臺搞拼團,是由商家或平臺發起的,往往是針對特定品項進行的促銷活動,而現在包括拼多多的拼單模式,則可以由用戶自主發起,發起後既可以等待別的用戶加入,也可以在社交網絡上發動自己的社交聯繫人一起參與。

這就改變了以往團購、聚划算等拼單模式,而注入了社交這一強大賦能元素。

新電商傳奇,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圖/圖蟲創意

可以看到,無論是拼多多的產品設計還是交易模式,始終都突出了社交元素,而且是採取各種方式,試圖將一個人的朋友圈“一網打盡”。就像上面說的“免費拿”活動,許多人為了找人砍價,幾乎用盡自己的人際資源,找數十人、數百人,甚至專門組建砍價群一起來砍,這其中可能有他的親人、同學,也可能有他的同事、網友,這種穿透不同社交圈層的營銷方式,唯有拼多多做到了極致。

這或許就是拼多多一直以來宣稱要做“電商版Facebook”,而實際上,拼多多在電商的道路上已經走得比Facebook更遠。

3

也許有人會說,在生產過剩的當下,要找到又好又便宜的商品並非難事,而在電商中糅合社交元素,也是許多微商平臺發力的領域,為何拼多多能脫穎而出並迅速發展壯大?

這就要從拼多多的公司基因說起。

拼多多的迅速發展,確實讓人看起來像是一匹電商黑馬。但如果深入瞭解拼多多的創始人及其團隊,以及拼多多的資本結構、路徑選擇,就會發現這一切並非偶然。

三年前,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名字,在公眾領域鮮為人所知。也就是在最近,因為商家糾紛,黃崢才難得地站到公眾面前。但黃崢並非寂寂無聞的IT技術男,他不僅有一份耀眼的簡歷,而且在創辦拼多多之際就擁有一個強大的朋友圈。

新電商傳奇,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黃崢

在美國讀書畢業後,黃崢在谷歌工作了三年,這段經歷培養與形成了他對互聯網、公司價值的理解。在黃崢就拼多多上市致股東公開信中,還可以找到這段人生經歷的深刻印記。

2007年,黃崢與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一起到北京拓展業務,一年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先後涉足手機、電商服務、遊戲等領域,而且都有不錯的業績。這段時間裡,黃崢逐漸打造了自己的團隊,積累了自己在資本圈的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黃崢當時做電商服務,雖然是隱於幕後,但在這個細分領域已經做到了業界前三名,這為拼多多進入電商領域並迅速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團隊經驗和行業基礎。拼多多並不像人們所想象的是一家後起之秀,而是有著深厚的經驗沉澱與運營能力。

4

但要做社交電商,黃崢和他的團隊還需要更多助力,比如精準的細分領域,資本的大力支持,以及擁有社交資源與流量的入口。關於這點,可以從拼多多的融資經歷及股權結構窺探一二。

根據招股書披露,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崢在拼多多所佔股比為50.7%,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騰訊所佔股比為18.5%,高榕資本所佔股比為10.1%,紅杉資本所佔股比為7.4%。騰訊是拼多多第二大股東,而且從拼多多第二輪融資開始,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就已參與投資。有騰訊這頭“流量奶牛”,拼多多要做電商版Facebook,才有更加堅實的基礎。

新電商傳奇,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圖/投資界

不為人所知的是,在拼多多A輪融資裡,就已出現了一個“豪華組團”。據披露,拼多多正式成立前一個月,就完成了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孫彤宇、段永平、丁磊、王衛與魔量資本投資。這些名字放到一起會產生多大力量,是一個很明顯的答案。

這裡單說孫彤宇,他就是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之一,淘寶網的創始人與總裁,在阿里巴巴的工號是“2”。即使沒有公開資料顯示,孫彤宇對拼多多的成立及其運營模式有過什麼建議,但憑藉他對電商經濟的理解之深,實戰經驗之豐富,當可為拼多多增添一份強大助力。

基於淘寶的電商經驗積累,加上騰訊的社交基因和流量加持,或是拼多多能夠迅速脫穎而出所不可或缺的資源支持。

新電商傳奇,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圖/視覺中國

要問拼多多做對了什麼,必須知道拼多多究竟是什麼。從我的理解,拼多多並不是對傳統電商與社交網絡進行簡單嫁接和生吞活剝,而是集合了國內電商與社交平臺的成功經驗,並通過技術賦能與新興消費場景相結合的新物種。拼多多其實是一種新興業態,拼多多的崛起,其實就是一種新電商模式的成功。

這是上市前拼多多的故事,而他的後續,則要等下回分解了。在互聯網經濟領域,沒有人是真正的預言家,一切充滿未知,未來充滿可能,而互聯網經濟的複雜與多元,恰是其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