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終還是得自己成全自己

人生,最終還是得自己成全自己

1

  考研成績出來,大學室友告訴我,此前班裡一個女生考上了一所很牛的知名大學。剛下班的我很是震驚:終於,我們再也不一樣了,哪怕我們坐在同一間教室裡四年,如今我們終究是不一樣了。

  一位詩人曾這樣寫道:金黃色的樹林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我選擇了人跡罕至的一條,這從此決定了我的一生。

  而我選擇了短期內很輕鬆的一條路,從此決定了我和她們完全不同的人生。

  很多人的關係就像這幾年同學一樣,不過是一段同行一段擦肩就沒有了。我們走到後面才會感嘆:當時我和她還是老同學呢,只是現在完全不同了。

  有很多學妹問我為什麼不考研,我說自己不喜歡枯燥的教科書,只想看所謂的有興趣的閒書,也想早一點實現經濟獨立。

  或許很早就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才會早早實習,早早碰壁。自己選擇的路,再難我也無法把責任推給任何人。

偶爾聽到別人的成就,我那本來堅定的心也會有一絲絲動搖。面對這份動搖,我只能把每一天的工作做好,多看一點書,多做一點事來緩解焦慮。

  我知道,人最終還是要自己成全自己。

2

  十幾年的校園生活裡,大家已經活成了不同的樣子。

  小時候那段長長的被所有人忽略的透明的日子,我再也不願去經歷。過去的種種,猶如一件溼衣貼在身上,我用指尖輕輕提起來,剛一放手,它又貼了上來,好不舒服,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努力去尋找陽光。

  為了被人知道,我需要變得閃閃發光,就必須熬過一個個不為人知的黑夜。

  為了被人在乎,我需要變得很重要,不再被別人隨意對待和忽視,卑微到塵埃裡。

  高中時看過一部電影,一直記得其中的一句臺詞:要讓愛情成為動力,讓自己變得更厲害更漂亮。每個方面都變得更好,那個人就會自己回頭看你。

  他會自己回頭看你,其他人也都會看見你,前提是你自己要變得更好。

3

  由於考試出現意外,室友考研失敗,和我聊了很久後決定明年繼續考。

  複習的那段日子,我和她天天一起去教室,見證了她這一路走來的付出。有人在複習過程中崩潰大哭,說要放棄後又接著背起書來;也有人考前直接放棄,不聲不響。可她的狀態一直很好,也有一定的信心。

  支持她的同時,也很佩服她。長大後,很多人除了生存,已經忘記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而她,既有目標又有強烈的決心,挺好的。

  夢想家只能在月光下才能找到前進的方向,他為此遭受的“懲罰”是比其他人提前看到曙光。

  以前我想要什麼從不表現出來,最終也往往不了了之。我不願去祈求別人,也不願讓別人看見我的狼狽,骨子裡有一種假模假樣的清高,內心深處還有一種不願示人的自卑。

  回首白開水一般平淡的二十多年,老老實實,沒有無畏地做過什麼不該做的事;本本分分,沒有什麼精彩的青春故事可言;埋頭學習,沒有驚心動魄的愛情故事。我就是別人口中乖巧聽話的女同學,卻也沒有拔尖的成績。

  有人住高樓,光芒萬丈;而我在深溝,一身鏽。

4

  想起畢業前實習的日子,宿舍幾個人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偶爾聊一聊日常,偶爾說一說自己的煩惱。大家除了言語上互相鼓勵以外,好像什麼忙也幫不上,所謂的救贖也只有自救。

  記得以前在宿舍裡聊天,談及畢業後要去哪裡,我們幾個人互相勸說,希望能在同一座城市,甚至是住在一起。後來發現,現實總有太多的不確定,很難做到當初的設想。

  慢慢地,我們也都接受了這一現狀,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辛苦忙碌著。

  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再也不和另一個人或一群人綁在一起。有時候我會想,自己究竟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究竟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偶爾想隨意一點,偶爾也會被別人的光環所吸引,想變得更好。

或許人的生活就像是投資品價值一樣,是存在均值迴歸的。那個均值,就是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衝動,就是當下每一天我在疲憊之餘還依然堅持去做的事情。

  我們想變得好一點,還是得自己成全自己。

新華金典財富管理 專注P2P互聯網金融

人民日報入股 新華網戰略合作

整理:新華金典理財

關注新華金典理財

小新持續跟您分享最新理財資訊

幫您理財的同時,我們希望能夠給您提供生活中更多的價值資訊。

互聯網投資理財的道路上,新華金典理財常伴你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