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飛機也搞「兩面派」,中日關係夠複雜的……

日本的飛機也搞“兩面派”,中日關係夠複雜的……

面對大陸要求按照一中原則和中國法律對臺灣予以正確標註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多數應聲而動,但仍有部分心存觀望,日本兩家航空公司則是“做半套”,折射出中日關係的複雜性和臺日關係沉潛發展的脈動。

“兩面標註”投機伎倆註定徒勞

今年以來,中國政府針對在華經營的跨國航空公司,依據我國法律和一中原則發起了“證明運動”,要求這些企業對包括臺灣、西藏、香港等中國主權領土做出正確標註,不得將上述地區作為國家單列或與“中國”並列。

雖然多數均已完成整改或承諾將在限期之前完成,但仍有少部分航空公司試圖以拖待變。

近日,日本航空、全日航空甚至還自作聰明地使出了“兩面標註”的小伎倆,即只在面對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官網上改標“中國臺灣”,而在其他地區、語言版本的網頁上仍維持“臺灣”標註。外媒甚至稱,這種做法可為其他“安撫中國和避免受罰且不過度妥協”的航企提供“參考”。

不過,在一中原則於國際上愈發鞏固的大勢下,無論是頑拒還是投機的做法,都不會被中方接受。中國民航監管部門的督促函已經明確要求,外國航空公司要對所有版本的宣傳頁面、材料進行全面整改,更不允許這種投機行為引發“示範效應”。中國的主權、法律和民族感情理應得到在華企業的尊重,沒有談判餘地和打折執行的空間。

日航企如仍首鼠兩端,恐怕將聰明反被聰明誤。專業人士指出,最終期限之後,中方或採取進一步措施,如依據航權對等原則,調整外國航空公司飛往或經過中國的航班;對中國境內運營的網站及App、在華銷售和組織層面提出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日本的飛機也搞“兩面派”,中日關係夠複雜的……

投機做法顯示日方糾結心態

在改標“中國臺灣”的問題上,日航企明顯的反覆和投機做法,體現了其在多方壓力下取捨不定的糾結心態。與大陸政治壓力、法律威懾和市場誘惑相對沖的,還有來自多個方面的反作用力。

一是美國“對抗”姿態的心理輻射。目前,仍在拖延、抗拒的主要是美國航空公司。英媒稱,白宮不但公開指責中國做法,國安會高官還鼓動有意對華妥協的美航企“對中國說不”,同時影響盟友選擇。韓國、印度、越南等中國周邊的“印太區域國家”航企也未改標,加拿大、澳大利亞政府也不情不願,顯然是唯美國馬首是瞻。作為美國在東亞最大的盟友,日方也不得不顧慮美國的立場。

二是日本國內“親臺”勢力持續施壓。月初,日航企在收到整改信後,就在部分頁面上做出“中國臺灣”更改,但以“臺灣研究論壇會長”、“臺灣正名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推手永山英樹為首的右翼“親臺”勢力,發動“請願”要求更正,稱“日本民眾不會原諒(航企)”。一日內,日航企就改回“臺灣”。但到6月中旬,日航企再次“兩面標註”。

27日,日國會跨黨派議員“親臺”組織“日華議員懇談會”緊急開會並決議,要求日本政府以“國家主權安全”角度看待“外國干涉日本航空運輸”和“改變現狀企圖”制定國家方針,並參考盟國做法,共同採取對策。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向日官房長官菅義偉轉交該決議。壓力之下,菅義偉也稱已向中方進行交涉,並會與美國緊密合作。

改名事件折射微妙中日關係

日本的飛機也搞“兩面派”,中日關係夠複雜的……

二是臺日關係在中日關係大框架下暗流湧動。表面上,日本“兩岸不得罪”的做法卻導致“兩岸不討好”,蔡當局對日方“動手腳、留情面”的“善意”並不領情,但也只是口頭抗議而未要求改回,還是留有餘地。近一年來,臺日關係在對口單位同步更名和總務省副大臣赤間二郎訪臺等幾個標誌性事件的小高潮後有所回落。為配合中日關係回暖,安倍政府有意識壓低與臺灣交往的調門;蔡當局處理核食進口手法拙劣而導致問題政治化且被擱置,也讓以農民為重要票倉的自民黨政府頗為不滿,對臺轉為冷淡。不過,雙方在臺面下的具體合作卻是暗流湧動,成果或將在明年展現。

其一,政治層面有實質進展。一方面,日本一直在積極策應臺灣加入CPTPP第二輪談判;另一方面,雙方通過“國防安全研究院”等搭建起準官方防務對話平臺,在諸如臺灣“潛艇自造”等項目上的實務合作有望加速。近日,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罕見接受日媒專訪,公開表態要與“無邦交”的日本展開安保對話,顯示雙方檯面下已有相當進展。

其二,臺日民間和經貿關係厚植與日俱增,顯著地影響高層政治。目前,臺灣赴日觀光一年超400萬人次,雙方相互民間好感度均超6成,日本對2011年東北大地震時期臺灣捐款總額排名第一仍有“感恩”心態。民意和市場要素作為下層建築,通過代議制政治會型塑作為上層建築的政治行為,成為中日關係越來越重要的干擾變量。日航企改名事件就是一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