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再放狠招,卡尔塔为什么就是整不死?

沙特再放狠招,卡尔塔为什么就是整不死?

去年六月,沙特带领一帮小弟掀起了对卡塔尔的“断交”围剿,想让卡塔尔认清自己地位,服软认怂,不要想在政治,外交,舆论上压过老大沙特。

卡塔尔却不买帐,不管沙特这些国家如何放狠话,放狠招,凭着灵活的小身段,腾挪闪躲,过了整整一年,还是安然无恙。既没有成为下一个利比亚,也没有变成另一个叙利亚。

沙特见禁运,封锁,断交,都没有重创卡塔尔,现在再放一个大招,一般人脑回路也想不到这种招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像力,不是没有道理的。

6月25日,沙特政府一个大型项目招标结束,预计在90天内将决定与哪家国外公司签定合同。这是一运河开挖工程,初期预算为7.5亿美元,阿联酋与沙特平摊。

卡塔尔不是半岛吗?行,哥现在就挖条大河,让你彻底成为孤岛,切断你的陆地联系。

据沙特计划,沙卡陆地边境将出现一条长60公里,宽200米,深20米的运河,沙特官方并没有说是针对卡塔尔,双方心照不宣。

一,打造旅游区,并通过运河配套港口提高贸易水平。

二,修建一个军事基地及一个核废料填埋场。

这两天一些国内专家为沙特开脱,说孤立卡塔尔不是沙特目的,动力来自于沙特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感觉沙特现在学会在舆论场里下本钱了,这种事情也能扯上经济需要。

沙特王储萨勒曼说,经过一年多的制裁政策相当奏效,我们什么都没有减少,而卡塔尔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以后对付卡塔尔这种小事,交给低级别官员处理就可以了。

语气中的傲慢和自满相当明显,但实际上沙特是急了,因为卡塔尔还真的熬过来了。

有钱,挖条运河玩玩,对自己又没什么损失。至于子孙后代,国王们是不考虑的。

可以想一想,如果十年,二十年后,两国关系复好,那么这条运河,你是打算再花笔钱填了吗?否则,怎么显得出阿拉伯兄弟亲密无间呢?

沙特再放狠招,卡尔塔为什么就是整不死?

[b]有钱任性

[/b]

沙特等伊斯兰世界产油国的外交出发点,往往并不是根据长远利益来制定,而是情绪化的结果。

举个例子,2011年10月,为了推翻阿萨德政权,让逊尼派在叙利亚掌权,沙特急不可耐,一边要求海湾国家跟叙利亚断交,一边想借助美国之力一举打掉阿萨德。

叙利亚问题背后交织着好几个大国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不是表面上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之间的输赢问题。

沙特想得很简单,为了让利比亚禁飞区在叙利亚重现,保证叛军占据绝对优势,沙特打算用钱摆平俄罗斯和中国,让禁飞区提议在安理会顺利通过。

如果俄罗斯不动用否决权,那么沙特将向它购买两百亿美元军火,还保证不会影响俄罗斯对欧洲的石油出口(稳定油价)。

对奥巴马迟迟不出兵直接攻打叙利亚,沙特耿耿于怀,尤其美国与伊朗关系改善,更令沙特火冒三丈。于是,情绪就上来了。

2012年10月,苦等了67年并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得来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居然被沙特拒绝接受,以发泄对安理会的不满。

这场风波由于有损联合国体面,舆论上并没有过度炒作。要知道,像德国,日本,印度这样的国家,为了成为10个非常任理事国之一,还得静静排队,努力争取,轮流进场。

沙特在国际政治关系上的情绪化可见一斑,有钱,有无数钱,有花不完的钱,的确牛X。

但没有国际关系中几个大国的恐怖平衡,中东油再多,也是别人嘴里的肉,阿拉伯王室大多数时间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b]卡塔尔的背后

沙特再放狠招,卡尔塔为什么就是整不死?

[/b]

一年多的封杀,为什么没能整死卡塔尔?最根本原因就是沙特等阿拉伯集团的力量代表不了国际社会。

沙特带头封杀卡塔尔的原因,去年写过几篇,不再重述,根本因素是沙特觉得自己地位受到威胁,还有阿联酋在煽风点火。

制裁最初,卡塔尔进口额下跌四成,物价飚升,房地产,旅游业大幅萎缩,外资抽逃,食品短缺,困难重重。

然而,短短两三个月,卡塔尔就缓过劲来,毕竟它也是个土豪。单单主权基金就高达3200亿美元,沙特抽掉投资在卡塔尔银行的300亿美元的缺口,很快被填补。

卡塔尔再掏出200亿美元在特朗普面前挥了挥了,战机订单又来了,特朗普心中大喜,卡塔尔再承诺,只要美国不参于封杀行动,2020年前再增加对华尔街投资300亿美元。

向俄罗斯买军火有政治障碍,但可以增加对俄石油企业的投资规模。

自封杀以来,卡塔尔不是认怂,而是处处跟沙特斗气,甚至喊出麦加,麦地那两座伊斯兰圣城国际化的呼吁,它说沙特没权力垄断圣城,把沙特给气疯了,以前这样挑战沙特守卫圣城地位的只有伊朗。

为了向伊朗示好,卡塔尔将世界杯工程一些项目交给了伊朗企业,并加大了对伊朗商品的进口力度。

根据IMF和《彭博经济》杂志的预测,就凭卡塔尔的能源潜力,在没有大国支持的情况下,沙特要摧毁卡塔尔经济,大约需要115年。

沙特再放狠招,卡尔塔为什么就是整不死?

[b]地缘政治问题

[/b]

如果挖河不能搞定卡塔尔,沙特会不会组成阿拉伯联军攻打卡塔尔?

如果美国不同意恶化到这种程度,沙特一意孤行的话,将可能令美国与伊斯兰盟友们反目成仇。

这条运河是否顺利开挖,也要看美国态度,因为这意味着从地理上隔绝卡塔尔,强行将这个海湾富国推向中俄,有利于伊朗的自身安全。

实际上,挑起去年断交风波的背后推手是阿联酋,同时它又迎合了沙特。1971年,七个酋长国联合成立一个主权,本来是想包括卡塔尔的,但卡塔尔坚持独立建国,双方积怨已久。

在阿拉伯之春中,卡塔尔是穆兄会金主,半岛电视台又是运动的舆论引导者,直接威胁了阿联酋,沙特的王室安全。

所以塞西将军发动军事政变,实行武力清场之后,民主上台的穆兄会成员穆尔西总统被逮捕,他被判无期徒刑的罪名就是向卡塔尔出卖国家机密。

阿拉伯世界乱成一锅粥是美国想独霸中东政策所导致的,但另一个政治受益者是以色列。

奥巴马时代,美国与沙特,以色列的关系都出现了问题,特朗普上台后马上得到改善,他访问的第一个国家就是沙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回报是千亿美元军火大单,不过,要落实还得看美国表现。

第一次面见特朗普的阿拉伯领导人是现王储萨勒迈,搭桥牵线的是阿联酋王储扎耶德的心腹,驻美大使奥泰巴。

阿联酋在白宫的主要合作者是特朗普女婿库什纳。库什纳代表的犹太人集团通过阿联酋说服沙特,成功挑起阿拉伯人内部斗争。

在阿拉伯人与以色列双方力量不变的情况下,阿拉伯人出现内斗, 等于是以色列力量得到了加强。

耶路撒冷被美国承认为以色列首都,也是库什纳一手操持,包括新使馆揭幕,他都参加了。

从美国国家利益来看,卡塔尔绝不能脱离美国--伊斯兰亲美国家联盟的。所以前国务卿蒂勒森主张通过外交斡旋来解决“断交内波”。

不过,被炒鱿鱼的不是库什纳,而是蒂勒森。去年特朗普还吹牛说是自己策划了“断交风波”。

美国在中东最大军事基地就在卡塔尔,然而亲以色列的智库“捍卫民主基金会”(FDD)却告诉特朗普,可以将基地转移到阿联酋,阿联酋自己也在争取这个基地。

从历届美国政府外交政策来看,对中东盟友间的矛盾,美国不搞选边站,而是扮演斡旋者,仲裁者的角色。

卡塔尔危机闹了一年多,受益的有伊朗,以色列和其它大国,包括美国也是短期受益者,受伤最重就是阿拉伯人。

从长期来看,特朗普不收回女婿处理中东问题的权力,迟早会将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布局毁得干干净净。

美国作为以色列保护国的角色定位是正常的,但被以色列当枪使,把以色列利益置于美国利益之上,美国人迟早要为之付出惨痛代价。

运河开挖,也许是给老头挖了一个20米深的大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