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块宝地,全因一个无耻“卖国贼”,害得各国相争455年


我们为什么说五代十国是道德沦丧,纲常伦乱,价值观扭曲的一个时代?一,在五十三年历史,天下更易五代九姓十四帝,这种朝代的变换速度,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二,五代的战乱把皇帝的外衣剥落干净,“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这句话的威力不亚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皇帝,竟然把自己的区域内的一处宝地献给了游牧民族,使得此后数百年,中原地区都无法安稳下来。

此人便是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薛居正编写《旧五代史》交代了石敬瑭的家世,他是太原人,并且还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汉景帝时丞相石奋的后代。石敬瑭本是河东节度使,因为一些问题惹怒了当时的皇帝李从珂。 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石敬瑭决定造反。因为当时他的情况已经很糟了,就算是造反失败,也不会更糟。可若是成功,那可就是一辈子富贵啊。就在石敬瑭宣布造反没多久,唐军就迅速包围了太原。

眼看着自己的身家性命不保,石敬瑭也不管什么国家大义了。他立刻联系了契丹的首领耶律德光,并且与其达成协议。只要契丹能够出兵,石敬瑭愿意把幽云十六州献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还自称儿皇帝。 石敬瑭的求援,让正愁着没借口南下的耶律德光大喜,于是其立刻南下救援石敬瑭,并且大败后唐军队,杀死一万多人。后晋天福元年十一月,石敬瑭如愿以偿成了契丹的儿皇帝,并割让了燕云十六州。


虽然之后的后周、北宋都想要拿回燕云十六州这片宝地,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由于石敬瑭的一己私欲,使得燕云十六州被他族统治了455年。 最终在明朝洪武元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北伐,燕云十六州才重新回到了汉族怀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