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为打造经济新增长极,保山市做强六大产业

「州市」为打造经济新增长极,保山市做强六大产业

「州市」为打造经济新增长极,保山市做强六大产业

近年来,保山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工业聚集化、城市生态化、旅游品牌化成规模,做大做强农特产品加工、新材料、轻纺、信息、旅游文化、现代物流六大产业,努力打造云南省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争当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今年仍紧紧围绕生产总值增长11%的目标,突出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以“十个万亩”为抓手,推进农业规模化。打好“绿色生态农业牌”,高质量建设11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加大力度扶持10户农特产品加工企业上市挂牌。

「州市」为打造经济新增长极,保山市做强六大产业

以“园中园”建设为抓手,推进工业聚集化。围绕“聚千户企业、创千亿园区”目标,坚持共创共建共享,打破区域封闭和利益分割,聚集发展新材料(硅基)、电子信息及大数据、装备制造、轻纺、生物资源加工等产业集群,全力将“园中园”打造为成本低廉、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以“三个万亩”为抓手,推进城市生态化。围绕建设“滇西最美城市”这一目标,全力推进城市生态化发展,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被列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完成投资7亿元;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5个森林公园“园中园”建成开放,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

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进旅游品牌化。按照“全域、全景、全业”的布局和“大景区”“大市场”的理念推动旅游品牌化,加快构建“一圈一环一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高黎贡山旅游环、红色经典旅游线)发展格局, “一部手机游云南”保山版,与全省同步上线运行。

以“四创两争”为抓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一体化。统筹推进“四创两争”工作,坚持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四城”同创,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以保山坝区为重点,抓实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环境整治,全力打造全省坝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区。

「州市」为打造经济新增长极,保山市做强六大产业

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推进招商引资优质化。打造最优厚的亲商营商环境,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推进“一站式审批”“最多跑一次”和“保姆式”服务。实行最严格的服务承诺、行政问责和限时办结制度,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投资环境, 2018年全省第三方州市营商环境评估中,保山市综合得分全省排名第一。

以“一线两园”为抓手,推进内外开放区域化。以保山到缅甸曼德勒、腾冲到缅甸密支那为线,把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腾冲边合区“园中园”等作为国内产业聚集园区和平台,把保山曼德勒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密支那经济开发区等作为国外产业聚集园区和平台,推动保山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列。

「州市」为打造经济新增长极,保山市做强六大产业

以“五个一批”为抓手,推进脱贫成效精准化。围绕“把易地扶贫做成美丽村庄、把产业扶贫做成产业发展、把生态补偿做成绿水青山、把教育扶贫做成育人成才、把社会兜底做成光彩事业”的目标,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推进脱贫攻坚精准化,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8年确保实现190个村、10万人以上脱贫退出,昌宁县整体脱贫摘帽的目标。

杨军表示,保山市将继续按照“2016年定思路、2017年求突破、2018年上规模、2019年再提升、2020年达小康”的总体布局,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和省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发展的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