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淮海地區,你知道淮海的含義嗎?

淮海之名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主要是指包括淮陰與海州地區(江蘇連雲港)在內的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區,它東瀕黃海,西連中原,南鄰江淮,北接齊魯。淮海地區是歷史自然形成的經濟區域,山水相連、習俗相似、道路相接、商旅相通,自古以來區域之間就保持和延續著密切的人際交往、經濟貿易、文化往來和社會聯繫。淮海地區人民有著並肩戰鬥的可歌可泣的光榮傳統,舉世聞名的淮海戰役更加凝成了本地區人民團結戰鬥的深厚情誼。目前,淮海經濟區已由傳統、自發的聯合協作邁向新型、自覺的共同發展,打響了以振興區域經濟為目標的新時期的“淮海戰役”。

身在淮海地區,你知道淮海的含義嗎?

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是國共戰爭“三大戰役”之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中華民國國軍徐州剿匪總司令部防區。由1948年11月6日開始,1949年1月10日結束。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山東滕州,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軍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戰役歷時65天,全部殲滅國軍5個兵團和1個綏靖區部隊,計22個軍56個師,共55.5萬人,此外還擊退由蚌埠方面屢次北援之第六、八兩個兵團。國軍方面,由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劉峙及副總司令杜聿明指揮,對解放軍造成總共13.4萬人傷亡。此戰役中國共產黨稱為“淮海戰役”(兩淮、海州),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稱為“徐蚌會戰”(徐州、蚌埠)。就淮海戰役的演變進程而言,軍史界素有“小淮海”與“大淮海”之稱。按照粟裕最早提出的建議,淮海戰役在江蘇北部的兩淮(淮陰淮安)和海州地區進行,史家將此稱為"小淮海"。後來,戰役的規模越打越大,發展成為"大淮海"。“大淮海”是指淮河下游、黃海之濱的廣大地區。

身在淮海地區,你知道淮海的含義嗎?

淮海烈士紀念塔

地區歷史

據《尚書·禹貢》記載:“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達於河。”

《太始記》雲:皆以八月戶時,“蚩尤氏乃據淮海之地以擋軒轅東進之路。而不敢顯陳”,炎黃、蚩尤涿鹿之戰即發生在徐州。

李巡注《爾雅》解州名雲:“李巡曰:“江南其氣躁勁,厥性輕楊……淮海間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

柳宗元《柳河東集》:海岱及淮為徐州。東至海,北至岱,南至淮也。以其淮海之所在,故曰朝宗。此言東海為師道所據也。

蘇軾《和陶飲酒》詩二十首之第十七說:“淮海雖故楚,無夫輕揚風。齋廚聖賢雜,無事時一盅。誰言大道遠,正賴三杯通。時君不夕坐,衙門散刀弓。”詩中言道,徐州雖是故楚之地,但是這一帶是齋廚與養生始祖彭鏗的故國。西邊楚地的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是道家祖師老子故鄉;蒙地(今河南商丘)有莊子梓里;北邊魯國孔子多次入楚至徐州地向老子問禮與學習大道;還有大漢朝王權建立者和大將、謀士們大多生長在這個地方。然而,當喝了三杯酒後,我性情並沒有亂,才悟出揚州這個地方人文與學風,怎能與徐州相比呢?

改革開放以來,淮海地區的聯繫更加密切,成立了“淮海經濟區”。許多行政區劃專家都認為,根據地理交通、人文風俗、經濟聯繫、城市發展等因素,應該建立“淮海省”,實現淮海地區的騰飛,實現東部的共同繁榮並通過新亞歐大陸橋推動中西部開發。

身在淮海地區,你知道淮海的含義嗎?

淮海經濟區

中心城市

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為江蘇省徐州市。

徐州市,簡稱徐,古稱“彭城”,別名“硅都”、“天府之州”。是江蘇省第二大城市,東隴海線第一大城市,淮海經濟區第一大城市,蘇北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江蘇省的“北大門”。徐州是國家重要的交通要道、軍事戰略要地,享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和政治地位。作為華東地區的門戶城市,現為蘇北重要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遊、工業、金融和對外貿易中心。徐州是江蘇文藝第一城,江蘇科教第二城,江蘇旅遊第三城。

徐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是國務院確定的擁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是江蘇省重點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徐州市的行政級別雖為地級市,但其經濟實力已經超越了部分省會城市。2011年全年實現GDP經濟總量為3551.65億元,繼續超過南昌、昆明等省會城市。

國務院發佈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中明確了徐州的定位是建設以工程機械為主的裝備製造業基地、能源工業基地、現代農業基地和商貿物流中心、旅遊中心,成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

身在淮海地區,你知道淮海的含義嗎?

徐州半城青山半城湖

一體化進程

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城市包括徐州市、淮北市、宿州市、商丘市、濟寧市、棗莊市、宿遷市和連雲港市。 2010年5月7日,第一屆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城市市長會議召開,標誌著淮海經濟區核心區一體化建設正式啟動。率先進入核心區的8個城市,面積和人口約佔淮海經濟區的37.3%和38.5%。按照核心區一體化的構想,這8個城市將在交通、產業、市場準入和物流、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旅遊業、文化產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實現一體化,全面提升區域競爭力。力求通過區域間深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推動淮海經濟區發展規劃早日上升為國家戰略。

身在淮海地區,你知道淮海的含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