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与务虚双管齐下,才是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正确路径

务实与务虚双管齐下,才是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正确路径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教师,从各个层面开始,以一种务虚的方式,给教师以精神的麻醉,比如,如今饱受诟病的几句话: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以至于今年,一位护送学生过马路的教师被车撞伤因公殉职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结果,网友的评论,有不少持负面的态度,不是对李芳老师,而是对这种务虚的方式,比如,一位网名为moainao:真正的“优秀教师”都是有钱有关系的人被评,而普通人只有付出生命才能获得!

还有一名叫做zhux_x的网友说:在学习,是不是晚了点?什么奖对她来说有意义吗?

再看近两年,各地大规模的评选“最美教师”,我曾经就这个问题与某地的教育局长探讨,说这种评选,实质上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两个原因,一是评选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评的过程中会挫伤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对于教师,无异于精神的鸦片!

那么,通过务虚的方式,能否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呢?毫无疑问,是有一定意义的。个人以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社会角度而言,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精神的引领。

社会是由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来构成的,有专家认为,生命分为三个层次,物质的、社会的、灵魂的(也就是精神的),在这个、三个层面中,精神层面的,无疑是最高尚的。那么,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社会,需要怎么样的精神呢?我以为,求真、崇善、尚美,就是一个社会的最核心的精神,待事以真,待人以善,待心灵以美,而真善美,本身就是一种务虚的说法!

务实与务虚双管齐下,才是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正确路径

第二,从职业角度而言,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寻找到职业的文化价值。

社会需要务虚,任何一个职业也是如此。教师这个职业,无疑是社会众多职业中,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所需要的真善美,都应该是从教育中习得并发扬光大的,也有一种说法,教育点亮人生,而主体就是教师!也就是说,学生的未来,是由教师点亮的,社会的真善美,是由教师去传承的。

这,就应该使教师这一职业的文化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价值,远超知识的传承、技能的培养。

第三,从个人的角度而言,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完全沦为物质的奴隶。

莎士比亚说“人是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如果完全沦为了物质的奴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一旦成为了物质的奴隶,“无异于禽兽乎”?

但务虚虽然重要,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提高职业的荣誉感,但一味地务虚,却最终必然走入死胡同。这是因为,人首先是生物性的人,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100多年前就提出了需要的层次理论,只有满足人的生物性需要,才能最终实现人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那么。应当如何通过务实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呢?

务实与务虚双管齐下,才是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正确路径

第一,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让教师衣食无忧。

只要一谈到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就会有一些人说“教师补课”“教师收礼”等等,甚至有人会说“某地教师补课,月入几十万”,殊不知,全国很多的教师,有特别是一些相对偏远地区的教师,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收到了来自全国20000多名教师的问卷,收入满意度仅有5.4%,而92.8%的教师,月收入在3000左右!

我不知道人们是选择性的忽视还是什么,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人们不都是首先考虑薪资水平吗?有多少人首先考虑的是职业的社会责任?

务实与务虚双管齐下,才是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正确路径

第二,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更有职业尊严。

20年前,我刚做老师的时候,别人问我干什么的,我会非常自豪的说“我是老师”,可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的时候,更多的教师不再愿意、至少不再像我以前一样骄傲自豪的告诉别人“我是老师”!

这是为什么呢?收入低是一个原因,没有社会资源、生活圈子相对狭窄,以至于有一名网友告诉我,他在岳母的眼中,远不如做协警的连襟!

务实与务虚双管齐下,才是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正确路径

第三,打通正常的晋升通道,让教师没有“天花板效应”。

可以说,教师是一个一入行就能看到结局的职业,绝大多数老师,一辈子在一所学校,从意气风发的小年轻,到满头白发的退休老人。有的材料过硬,能写一手文章,还能评个高级,有的老师,到退休,都是个一级教师,我以前有一名同事,直到退休,都是中学二级教师,给他送行的时候,我的泪都止不住,还是他给我抹去的!

所以,务实的做法是,让老师有想头、有望头、有奔头!而打通正常的晋升通道,至关重要,这就像一般公务员,做不了领导,但还可以从科员到副调研员,起码,待遇有一个上涨的空间啊!

务实与务虚双管齐下,才是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正确路径

可是,我们现在的做法确实,舍本逐末,采取“减免师范生的学费来吸引人报考师范”,让一些家庭相对贫苦的孩子,冲着“学费”来报考师范——他真的爱这个职业吗?他真的愿意长时间从事这个职业吗?

再说了,本身家庭就相对贫困,作了教师后,继续贫苦,他又怎么奔小康呢?我以前有一名同事,就是因为家庭贫困,为了少交一些学费,读了所谓的免费师范生,结果,每月2000多元钱,租房1000多,每天只能尽可能在学校吃饭,减少开支,但就是这样,有时连水电气费都交不起!工作两年后,他向我提出辞职,说到这些,一个大老爷们,眼里都是泪!!!

你说说,这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所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必须要双管齐下,并且,应该以务实的为主,以务虚的为辅,用美好的职业前景去吸引人才,而不是用暂时的小恩小惠去吸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