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千万别学唐僧念咒!

最近在看《正面管教儿童心理学》,越往里看我就越发的产生了对唐僧和孙悟空的带娃模式的思考。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千万别学唐僧念咒!

每一个熊孩子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孙悟空。他们调皮捣蛋,总想逃出爸妈的五指山,可是他们不知道,不管怎么逃,也逃不出爸妈的紧箍咒。

爸妈就是个操心的命,就像碎碎念的唐僧,小的时候操心你的吃喝玩乐,长大了,还要操心你的结婚生子。只要一天是你爸妈,心中的牵挂就是爸妈的生命之咒,直到生命终结。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会碎碎念,让孩子认错,不认错,就开始“念咒”逼孩子,直到认错事情才算完,但是事情真的完了吗?没有,悟空认错后,该犯的错还会继续,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存在错在哪里。唐僧总是自以为是的念咒,从来不顾虑悟空的感受,从来不问个为什么,只是主观得认为他是错的,只有当他被妖怪抓走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错怪悟空了。让孩子认错,千万别一意孤行,自以为是。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千万别学唐僧念咒!

一、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说“对不起” 。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向别人道歉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而是一种做人的态度。要让孩子明白你错在哪里?这样才能预防下一次同样的事情再发生。

二、原谅孩子的过失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孩子犯错,上帝也会原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即便是我们这些大人,也很难做到不出差错。既然如此,那我们又何必要求孩子十全十美呢? 父母的宽容,往往更能赢得孩子的尊重,使孩子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因此,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父母大可一笑而过,没有必要大动干戈。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千万别学唐僧念咒!

三、辨明情况,对症下药。

孩子出现状况,父母别急着打骂,先弄清事情的原委,避免冤枉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孩子确实犯了错,父母也要就事论事,酌情处理,切不可小题大做。 唐僧每次对悟空做的事情都不问缘由,先念咒再说,逼悟空先认错,有时候错的确是他自己,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妖怪捉走了。而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屈打成招,这样伤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心,还有你们之前的那份亲子情。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千万别学唐僧念咒!

四、通过“自然结果”纠正孩子的错误 。

所谓自然结果,就是让孩子体会到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主动改正错误。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你就饿他一顿——饥饿带来的深刻教训,绝对会比你天天“念经”的效果要好。

五、事后处理。

人在气头上,往往很难把握自己,常常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如果这时教育孩子,很容易产生偏差,也容易与孩子发生冲突,从而背离了教育的目的。而孩子也需要一个缓冲的过程,如果家长下药过猛、过急,就会适得其反。 很多事情,事后处理往往比当即处理效果更佳。 唐僧作为修行人,但内心依然不够淡定,总是容易冲动。

六、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其实,孩子在犯错后,心里并不好受,只是他们不想让父母知道罢了。这时,父母不妨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我疗伤,彻底认清自己的错。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千万别学唐僧念咒!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身上的咒,究竟这道咒如何起作用,关键还是看念咒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