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生家庭對人幼年的影響,比較康熙太子胤礽,與唐玄宗太子李亨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廢太子胤礽被複立為太子,重新作為定向議標廠家,進入了客戶(康熙)視野。但是誰都知道,這次太子復立,太子胤礽已然風光不再。首先一個眾所周知原因,這次復立,違背了很多大臣們的主觀意志,特別是原來支持皇八子的大臣;第二點原因,則更加致命——太子精神分裂了。

從原生家庭對人幼年的影響,比較康熙太子胤礽,與唐玄宗太子李亨

《康熙王朝》中的胤礽

太子的精神分裂由來已久,早在做太子的時候,就有人覺得胤礽這個人不正常。只是當時的胤礽貴為太子,沒有太多人敢在背後嚼舌頭而已。而第一次被廢,胤礽牆倒眾人推,而胤礽本人的精神又受到了非常大的刺激。於是,他的行為越來越讓人感到不可理喻,同時胤礽有瘋病的消息不脛而走,變成一個朝廷上下人盡皆知的八卦。

從原生家庭對人幼年的影響,比較康熙太子胤礽,與唐玄宗太子李亨

《雍正王朝》中的胤礽

胤礽的問題,和我們前文提到的唐玄宗的太子李亨非常相似,我們可以統稱為原生家庭問題(參見第二章第一節)。原生家庭帶來的不良影響,會讓很多人形成極其極端或者怪異的性格特點,從而決定一個人一輩子的人生軌跡。

兩個人的相同點:都沒有親媽在身邊照顧他們長大,都有一個英明神武並且壽比南山的爹。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地做太子,一直做到中年還沒機會接班做皇帝;兩個人的不同點:李亨一直是奶奶不疼,姥姥不愛的角色。胤礽則是早早失去母親,其後在康熙皇帝的溺愛之下長大,從小沒有受過任何委屈。

李亨和胤礽兩個人的結局,則大相徑庭。李亨依靠太監和軍頭奪取大權,蕩平叛亂,把自己的父親軟禁在了太極宮。胤礽則從人生的巔峰滑落,從此一蹶不振。李亨一輩子都在走逆風路,最後用自己的反抗來報復這個壓抑的世界。而胤礽走了一輩子順風路,突然一天遇到逆風,就找不到了前進的方向。

從原生家庭對人幼年的影響,比較康熙太子胤礽,與唐玄宗太子李亨

李亨劇照

胤礽在被複立之後,繼續暗地裡結黨營私不算,還公開說出諸多忤逆犯上的胡言亂語。他確實是瘋了。太子胤礽瘋了之後,他作為一個投標主體,等於是自動棄標了。不管主動還是被動,退出只是時間問題。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太子胤礽二次被廢。這一次,他再無復立可能。

太子雖然一時圍標成功,但因自身原因最終被廢標,參與皇位投標的由七家變為六家。形勢更加明朗,競爭也更加激烈。太子二次被廢,等於是客戶開始操作正式發標,剩餘六位皇子們要做的就是——決戰短名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