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的背後大多是悲劇

偶然翻到一個老新聞,是關於《蠟筆小新》作者臼井儀人。2009年9月20日,臼井儀人的遺體被日本警方找到。據報道,臼井儀人是在獨自登山後失蹤,遺體被找到的時候,現場慘不忍睹,下半身已不見了蹤影。警方最終將死因鎖定在了失足和自殺,而更多人選擇相信是後者。

喜劇的背後大多是悲劇

蠟筆小新

喜劇的背後大多是悲劇

臼井儀人

這個新聞爆出後,不少人出來闢謠,同時因為作者已死,又沒有官方的說法,所以這件事情就永遠的成為了一個謎。我從來不是什麼“陰謀論”的支持者,也不會在自己不瞭解的情況下妄下結論,無論這個事件是真是假,有一點是真的,就是我們總是喜歡把事情往悲劇上去想,而且事實也是這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郭德綱如今的人氣如日中天,每每在臺上款款而談、口若懸河,總令人捧腹大笑,一笑解千里愁。但是在舞臺的背後,屢屢被身邊的人爆出生活中的郭德綱是個極其枯燥、話語不多的人。前臺後臺的巨大反差使人不得不深思,喜劇的背後,確實夾雜著無限的悲涼和孤獨,在那個大眾視線到達不了的地方,總是有人在苦澀前行。

喜劇的背後大多是悲劇

郭德綱

有時候,笑和淚並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在某個微妙的時刻不停地轉換,常言道:樂極生悲、苦盡甘來。有人失戀了,哭著哭著就笑了,笑自己傻,笑自己終於逃離苦海。有人憶往昔,笑著笑著就哭了,哭歲月如梭,哭日子東流,一去不回。

最膚淺的喜劇是用誇張的肢體引人發笑,這種喜劇是喜在表面,未曾直達內心;有功底的喜劇是能夠淺淺觸碰到人的內心,不會太深,笑過了,還有點後勁;大師級的喜劇是直達心窩的,笑過了,依舊作痛,淚水夾雜著笑容一併出來。

喜劇的背後大多是悲劇

喜與悲

就像雖然我們即使知道野原新之助這條消息是個假新聞,但是我們總是希望這個故事是真的,有淚水的笑容才更深刻,有感情的喜劇才最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