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癌症跑贏了保險,究竟是誰的悲哀?

【導語】中國每年新增癌症患者429萬人,卻只有不到40%患者能享受到商業重疾保險的“呵護”;全國有700萬規模的保險銷售人員,每天都在頻繁的拜訪,但仍然追不上癌症高發的腳步,這究竟是誰的悲哀?


當癌症跑贏了保險,究竟是誰的悲哀?

我所在的小區比較大,樓下的一位鄰居是某保險公司的駐社區代表。每天公司早會結束後,她就一幢一幢地“掃樓”,挨家挨戶地拜訪,宣傳保險的意義功用。

有一次她剛敲開門說明來意,女主人就崩潰了,說你怎麼不早點來,我女兒剛查出白血病,沒辦法只有賣房子籌集醫療費……

她怔住了,習慣了客戶的拒絕和敷衍,第一次有客戶埋怨她來晚了。

“為什麼我如此努力,依然追不上癌症肆虐的腳步?”

回到家,她號啕大哭,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事實上,豈止是她追不上,整個行業都沒追上逐年走高的癌症發病率。

下面,我展示一組獨家數據:

▲ 據2017年癌症大數據,2017年新發癌症病例429萬人,死亡病例281萬人。每天約有12000人確認罹患各類癌症,其中7500人死亡。平均每分鐘就有8人患癌,5人因癌死亡。

▲ 那麼,我們一輩子罹患癌症的概率是多少呢?按平均壽命74歲計算,約為22%。即每5個人中就有1人會患癌症。再想一下,如果一個家庭三層結構5個人,這樣平均下來,則每個家庭都難以逃脫癌症的追殺。

▲ 從某國有壽險公司2017理賠年報來看,重大疾病理賠佔到理賠總額的81%,而其中癌症又佔到80%以上,也就是說100個理賠案例中有81人是因病因癌獲賠,女性佔35%,男性佔65%。

▲ 但可怕的是,雖然重疾理賠佔比較高,但放到429萬新增癌症人群中,佔比卻不足40%,也就是說10個癌症患者中只有4個人的社保報銷外費用由保險公司“買單”,其餘6個人只能自己掏光家底解決。

▲ 與此相對應的是,2017年中國人身險保費收入2.1萬億元,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市場份額11%,有6家保險公司躋身全球500強,但人均保費只有世界平均的三分之一,人均保單件數只有0.4張,2人一張保單都劃不到

▲ 這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中國有700萬規模的保銷人員,平均150人中就有1個是做保險的(算上流動性,至少有1個億人先後接觸過保險)。除去老人和兒童,約有5億人是保險重點宣傳對象。按每人每天2訪計算,平均35天就應該有1人找你介紹過保險。

但為什麼保險最終還是沒能跑過癌症?

當癌症跑贏了保險,究竟是誰的悲哀?

圖為醫護人員防癌公益跑

因為大部分人的認知問題,主動屏蔽甚至拒絕了保險!

那個發出“追癌之問”的鄰居,是她不夠辛苦不夠敬業嗎?NO,她拜訪的客戶中,有20%的人直接拒絕,50%敷衍而過,只有30%的人表示考慮考慮,她為了這30%又開始了第二次第三次的拜訪,最終這30%的”準客戶“中只有5%左右成交。

這是整個保險業的現實縮影,也是整個保險人的現實之困!

一面是罹患癌症後的後悔不迭,一面是面對保險人的避之不及。

這究竟是誰的悲哀?

你躲開了保險不一定能躲開風險。現代醫學已經證實,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症基因。當癌症找到門來,你只有兩種選擇:打開存摺看餘額,打開保單看保額。但遺憾的是,我們還是有很人把自己一次次主動關在保險門外,暴露在隨時襲來的風險之下。

夥伴們,普及保險特別是重疾保險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不能因為大眾一時的認識跟不上,因為我們受了一時的委屈的誤解,就放棄傳播大愛、惠及民生的信念。

遠離因癌致貧,從一份保障開始。我們能做的,迫切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跑得更快一些,拜訪再多一些,你敲開的每一扇門,拜訪的每一分鐘,都有可能跑在癌症前面,挽救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命運。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和風險賽跑,向癌症宣戰!

當癌症跑贏了保險,究竟是誰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