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古村趣事四 窑丘铁船建大厦

文明古村趣事四 窑丘铁船建大厦

人们都说高楼大厦河源沈,这话一点都不夸张。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建设,河源沈家的民房,不仅高大,而且造形美观,结构巧妙,厅堂的横梁挂壁,都精雕细刻着各种人物鸟兽,楼台亭榭,飞瀑流泉,品酒舞剑,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就连天井边的石栏石窗,也是雕满了各种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图案,逼真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往往叫你留恋忘返。我家大屋天井的横梁上,雕刻着的古戏剧人物,音容笑貌,逼真逼现,有一个老祖宗,天天望着他们,有时是谈笑,有时是相骂,最后竟至疯了,把那些雕刻的人头全都砍掉了,我小时候看到的都是没有头的木雕,即使没有头,那身段同样逼真。尤是那有13口天井,88重门槛的大厦,更是闻名遐迩。那时期,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结果是进了屋,便象是进了迷宫一样,分不清东西南北,穿来穿去,就是找不到原路出来。动乱初年,饶丰马家有一青年,在一次批判会上,为一个老干部说了一句公道话,就被打成现行反革命,造反派天天批斗他,他无奈,只好逃走,造反派就追,他跑到沈家,被一好心人藏进大厦,造反派追到沈家,在大厦里搜了整半天,也没有找到个人毛。只得败兴而归。造反派走后,好心人把他叫出来,叫他到外面躲几天,以免引更大的灾难。这青年一再感谢沈家人的救命之恩。你看,要不是这幢奇巧复杂的大厦,这小青年也难逃一刧。这幢大厦结构之宏伟,布局之奇巧,做工之精细,雕刻之逼真,不能不令人惊叹。据说这幢大厦的建立,有赖于一口古窖的发现。传说,余氏祖先来到沈家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成了一个小财主,因而长年要请几个长工帮忙种田管业。一天,东家老板叫一个长工去村南边犁田,那个长工一上午竟几次犁断了犁头,老板心疑,叫长工回去休息。晚上,老板带领自已的儿子们来到犁断犁头的田里,用锄头铁铲挖开田里深层的泥土,结果挖到一只小铁船,天哪,那真是一座古窖,计有金银古玩多件,老板大喜,和儿子们把铁船抬回家,并把那丘田取名为断头丘。他因意外发了横财,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于是就开始兴建大厦,开始时是独立的几幢,后子孙们又把各幢串联起来,就成了现在有13口天井,88重门槛的巨大楼群,里面的厢房,明房,暗房,书房,计有六七十间,大小丁堂十几个。大厦内住有三四十户人家,一百几十号人口,一到农闲时日或阴雨天气,大厦内的各厅堂便跟剧场影院似的,到处是人,满屋是歌声,小孩子有跳绳的,有搭炮的,大人们有下棋的,有打牌的,妇女们则坐在一起纳鞋底,打毛线,欢歌绕梁,笑语飞扬,人们的生活虽说很苦,但对前程充满了希望。由于人丁的增多,股房支派的延伸疏远,房屋修理困难,于是大厦的一些边角处,天井口就漫漫腐烂倒塌,到上世纪八十年才全部拆除,一些精雕细琢的花板,分散在各家各户,均有考古价值。有一户人家,光几块花板,就卖到了三千多块钱,折合现在的价值,那就是三四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