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达人—徐霞客带你去旅行,第二站雁荡山,你去过吗?


雁荡山曾叫“雁山”,分为南,中,北三部分,古称“东瓯三雁”。北雁荡山面积最大,风景最佳,有102峰,14嶂,64岩,46洞,18瀑,10谷等,主峰白岗尖,海拔1057米,共五百三十多个景点,游览面积达450平方公里,分灵峰、灵岩、大龙湫、雁湖、显胜门等景区,胜景多集中在南部,灵峰、灵岩、大龙湫为雁荡山三绝。在浙江温州境内,徐霞客1613年,第一次游雁荡山,徐霞客所记指北雁荡山。

徐霞客游天台山后,从黄岩进入雁山。四月十一日登灵峰洞,十二日游灵岩,盛赞龙鼻洞和天聪洞的奇绝,十三日观赏大龙湫飞瀑,至此,雁山三绝皆被徐霞客游遍。十四日,徐霞客又翻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寻找雁湖,用足布“悬崖垂空”而下,显示了他不为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雁荡山面积宽广,景色多样。徐霞客不愧为民间旅游达人第一人,用清新简洁的笔法,全面铺叙了众多景点的布局,胜景分陈,丰富而不杂乱,跟着他去游雁荡山,一定不枉此行。

十一日,走过二十里路,登上盘山岭。遥望雁荡山的那些山峰,就像芙蓉直插蓝天,片片花瓣般的景色扑进人的眼里。又前行二十里路,在大荆驿用饭。在半山腰处找到石梁洞。洞门东向,洞门口有字石桥,从洞顶斜插于地上,有如飞虹下垂。由石桥侧面的缝隙中一层一层的拾阶而上,上面高而宽敞,空阔。坐下休息了好一会,才下山而去。

由右边的山麓越过谢公岭,渡过一条溪涧,顺着溪涧岸向西走,就是去灵峰的道路。刚一转过山腋,就教两边的岩壁陡峭笔立,直亘云天,险峰重重叠叠,形态万千,有的像刀削般直立,有的像群峰簇拥,有的像并列的竹笋,有的像挺拔的灵芝,有的像笔一样直立,有的像头巾一样倾斜。

山洞洞口有的像卷起的帷帐,水潭有的碧绿的像澄清的蓝靛一般。

而小龙湫瀑布的水向下流,流经天柱峰,展旗峰,有石桥横跨溪流之上,灵岩寺的山门则面对石桥。

石桥外面,可看见含珠岩在天柱峰麓,顶珠峰则在展旗峰之上。这又是灵岩的外观了。

双鸾峰如羽翼相接的双飞鸾,五老峰酷似五位联肩并行的老翁。走过景致如此幽奇的一里多路,到达灵峰寺。顺灵峰寺一侧的山道登上灵峰洞。灵峰中部是空的,很特异地耸立于灵峰寺后,其侧面有缝隙可以进入。

从缝隙处走过数十级石磴,直达窝顶上,深远处的平台方圆而宽敞,其中有十八罗汉等塑像。坐在平台上玩赏景色,直到暮色降临才返回灵峰寺。

双鸾峰只有两座山峰并列耸起,峰际有“僧拜石”,身穿袈裟,佝偻着躯体的样子,很像靠僧人。灵峰与高山重重叠叠,左右回环相对,奇异精巧的景致层出不穷,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濛濛细雨下个不止,然而我的心神早已飞到雁湖山顶。于是,冒雨到达常云峰,从常云峰半腰的道松洞外,攀登非常陡险的石磴有三里之多,奔赴白云庵。再进入一里路,有云静庵,于是在此投宿。清隐和尚已病卧在床数十年,还能与客人谈笑。————走出去,不止是见到各种各样的风景,还能见到各种各样的人。


徐霞客在雁荡山游览时,无路可回时,叫随行的仆人脱下四条裹脚布结成布绳,从悬崖上悬空垂下,而石级处又无法落脚,手拉布绳试着往上攀登,布绳被凸突的锋利石头所紧勒的忽然中断。重新把布绳续接好使它悬空,竭尽全力挽布绳腾空跳跃,得以再次攀登到上面的岩石上。脱离险境,回到云静庵时,太阳已渐渐西坠。——旅行探险,徐霞客是动真格的,常常是拿命玩的,旅行达人名不虚传,跟着他游雁荡山,感觉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