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備考:申論作文要get的兩個基本點

申論備考:申論作文要get的兩個基本點

很多考生在申論考試中最大的困惑永遠停留在作文上,談文色變。其實有些基本的東西常常被考生忽略,不明白要求就寫作,寫作效果確實差強人意。如果你在準備考試,不妨看一看那些曾經被你忽視或不受你重視的最基本的事:

舉例:某省14、16、17年作文真題要求

17年:從給定資料出發,以“知識的價值”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主題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合理,語言流暢;字數限800~1000字。

16年:請以“——我看公務員招錄考試”為副標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結合資料,聯繫實際,觀點明確,分析深刻,語言流暢,限800~1000字。

14年:給定資料中提到,黨的十八大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垃圾難題日益普遍化,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請結合給定資料,聯繫社會生活實際,以“——對‘垃圾難題’的思考”為副標題,自擬標題,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1.觀點鮮明,認識深刻;2.內容充實,論證充分;3.思維嚴謹,邏輯清晰;4.結構完整,語言流暢;5.字數800~1000字。

下面中公教育專傢俱體分析:

一、文章要求主題明確、觀點明確、鮮明:縱覽14、16、17年某省考文章寫作的要求議論文。而文章寫作要求中無一例外的關於議論文的主旨思想都通過觀點明確、觀點鮮明、主題明確得以體現。17年明確要求主題明確,也就是圍繞給定“知識的價值”這一主題/話題寫作,在未限定寫作角度的情況下,這篇文章無論是從如何實現知識的價值/知識的價值是什麼、有何深遠意義都可作為寫作的角度展開,只要寫作主題緊扣“知識的價值”即可。而觀點明確就是在寫作主題明確的基礎上體現對主題要表達的思想觀點、看法與見解。如16年“我看公務員考試”,主題是公務員考試,而議論文的思想觀點明確就體現在兩個字眼“我看”上,簡單點說就是通過材料對公務員考試的闡述,你(命題人)看到了什麼?比如很多同學看到了材料大篇幅在圍繞“誠信公考”談論,誠信也就成為了他看公務員考試的思想觀點和見解。而也有同學說材料中大力打擊違規考試尤其是作弊行為,來保障公務員考試的公平公正,他看到的卻是誠信公考之外的公平建設及我國人才選拔的科學嚴肅等等。由此及彼,14年的考題“對垃圾難題的思考”也是對垃圾難題本身或透過垃圾難題考生會思考什麼?如很多考生看到材料中T市對垃圾難題全力治理和無車日的推行,他思考的就是垃圾難題如何治理。如很多考生結合題幹分析到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他也會意識到了“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就是對垃圾難題的思考。可見觀點明確是圍繞寫作主題,去認真分析命題人在題乾和材料要傳到給考生的思想、認知和見解。而考生要做的就是找到和提煉能表達這些思想、認知和見解的“關鍵詞、核心句、核心段”。議論文最忌諱的就是觀點不明,不知所云,最忌諱的就是假大空。而主題和觀點也是一脈相承的關係,二者皆有才能讓命題人清晰瞭解考生申論文章的“寫作對象”和圍繞寫作對象考生要表達的思想觀點、見解。主題和觀點要體現的本質還是對材料的核心話題、主旨思想的確定,要簡明、扼要、規範、暢達的體現出來。

二、文章要求內容充實,分析深刻,論證充分:如果說寫作主題是文章的根基,觀點是文章的枝幹,那麼要成文成章還需要樹葉與繁花的充盈。內容充實不僅體現在字數上的800—1000字,更體現在圍繞主題、緊扣觀點能從材料中提取的論據充實。如材料中涉及到的道理觀點——背景、原因、影響、名言等;如材料中涉及到的客觀事實——現狀、案例、問題等。而內容充實又不單單體現在材料內,也需要結合真題要求“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或“結合材料,聯繫實際”或“結合材料,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得以體現。如材料外,與主題、觀點有關的理論政策、熱點時事、個人經歷、民俗典故、專業研究等都會成為文章論據充實的重要依據。比如16年公務員考試與2016年4月23日晚“江西公務員聯考洩題”事件其實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直接指向的都是公考公信力問題和公考嚴肅公正公平問題。如17年知識付費就有很多現實案例作證。14年的垃圾難題也和當前“金山銀山論”“綠色中國”“宜居城市”“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等很多時事熱點有關。11年流浪兒童的保護也和當下“兒童安全”“兒童發展”等話題緊密相扣。以材料為基礎,引申到材料外不僅會體現的事實和道理都將成為充實的論據,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反過來,有強烈的社會認知能力和政策理論素養對材料的理解也會更深刻。也才能看到17年的公務員考試,不單單再說誠信公考問題。分析深刻更多的體現為透過材料看本質。最後談到論證充分,是論證的內容充實,同時也要避免論證方式單一化。比如在講道理時考生最喜歡用假設論證。假如有它能……,而反之沒有它又會……;或者是很多考生習慣用的正反案例對比。舉例正面案例(古今中外)+舉例負面案例(古今中外)從而分析得出結論;又或者很多考生喜歡的舉一個負面例子+分析原因+分析影響+得出結論等等。但大部分考生都是隻能用單一或者重複的論證方式,對論證方式中的類比、對比、引用、駁斥、比喻、因果、道理等其實要綜合充分運用。

文章寫作千千萬,但好文章卻難能一見,很多時候越是基本的要求,越是被忽視或者未深入思考。考生要明白,寫作就像蓋高樓,樓能建多高,不取決你寫作的速度,取決於根基是否牢固。接下來還需要文章最基礎的主題、觀點、內容、論證,即議論文論點、論據、論證加以練習,才能慢工出細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