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以焦裕祿爲鏡 傳承紅色基因

“七一”黨的生日之際,來自全國各地的黨員幹部、社會群眾走進位於博山區北崮山村的焦裕祿紀念館和焦裕祿故居,聆聽焦裕祿的感人故事,學習焦裕祿的偉大精神,在焦裕祿塑像前重溫入黨誓詞。

紀念館館長焦玉星介紹說,進入6月份以來,每天都有上百個批次五千多人次前來參觀學習。“不論是戰'三害',還是走訪困難群眾,焦裕祿都多次提到讓人民相信黨、相信政府;焦裕祿還說,我們不是人民的父母,是人民的兒子;當他病入膏肓時,仍然回到家鄉,和母親過了最後一次團圓年。”山東省直部門青年黨員馬駿激動地說,“參觀完焦裕祿紀念館,這些畫面仍在腦海揮之不去。焦裕祿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娘,通過學習教育,盪滌心靈、深受觸動。”

博山區是焦裕祿同志的故鄉,1946年1月,焦裕祿在本村加入中國共產黨。焦裕祿短短42年的人生中,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在家鄉度過。焦裕祿女兒焦守雲說:“父親在博山出生、成長、上學、入黨,是家鄉的山山水水養育了他,是博山這片土地影響了他的一生。”

1964年焦裕祿逝世後,博山區於1966年最早在全國建成了焦裕祿紀念館。五十多年來,博山區堅持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不間斷,先後四次建設提升了焦裕祿紀念館,設立了焦裕祿精神講堂,成立了焦裕祿精神研究會和焦裕祿藝術團,拍攝了弘揚焦裕祿精神的電影、電視劇,開展了踐行焦裕祿精神幹部大走訪,評選了學習焦裕祿擔當作為好乾部,籌建了焦裕祿幹部學院。博山區注重在青少年中普及焦裕祿紅色教育,創編了歌曲,編排了情景劇,把焦裕祿的故事搬上校園舞臺。

博山區把焦裕祿作為黨員幹部學習的標杆,新時期湧現出了“用生命堅守初心,生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林業英雄、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孫建博”、“用情懷紮根山區,主刀2萬例手術無差錯,為百姓治病脫貧的十九大代表、源泉中心衛生院院長亓慶良”、“用腳步丈量民生,百姓笑臉就是工作方向的全國'孺子牛'獎獲得者、博山區機關公務員呂緒蘭”、“用奮鬥種出幸福,在沙土山上發展綠色產業,富民又富村的全國農業勞動模範、上瓦泉村黨支部書記王金成”、“用擔當改變山鄉,村民變'股民'收入10年翻20倍的全國鄉村旅遊郝峪模式開創者、中郝峪村黨支部書記趙東強”、“用汗水淹沒淚水,接過丈夫班,石板變金磚的全國三八紅旗手、泉子村黨支部書記吳聖霞”等多位國家級英模人物。

傳承是最好的緬懷。6月30日,博山區委在焦裕祿紀念館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區委書記劉忠遠領學《焦裕祿的80則貼心話》,區委常委、副區長結合工作實際,深入剖析思想談體會。“焦裕祿是明燈、是標杆,焦裕祿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博山作為焦裕祿故鄉,要做學習焦裕祿的表率,不僅黨員幹部要學,青少年學生也要學。要讓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劉忠遠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