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说到电影史上的冤家对头,最有名的大概要属戈达尔

(Jean-Luc Godard)和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了。

俩人昔日是《电影手册》的影评人、“新浪潮”运动的旗手和好战友,但似乎一直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友谊,特吕弗喜欢高谈阔论,戈达尔却一直独来独往。但不妨碍他们给对方写剧本、介绍演员——在“新浪潮十年”,他们关系最“铁”的时候。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戈达尔与特吕弗

70年代,两人开始决裂,这始于特吕弗1973年的影片《日以作夜》(La nuit américaine)。戈达尔在看完《日以作夜》后给特吕弗写了封信,鞭挞了一通后者的电影意识,并在最后用几乎挑衅的语气说:“如果你想讨论一下,也行。”特吕弗自然很不痛快,他一直看中戈达尔的评价。于是他用一封二十页的长信回敬戈达尔:“你假惺惺的左翼立场掩盖不住你骨子里的精英主义”,并且信的结尾和戈达尔的一模一样。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日以作夜》

此后俩人再也没碰过面。据戈达尔后来回忆,70年代中期他和特吕弗在纽约偶遇过一次,他们碰巧住在同一间酒店,“特吕弗拒绝与我握手,我们正好在大厅门前等出租车,他装作根本没看见我。”

从70年开始,随着他们的电影走向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戈达尔在“维尔托夫小组”用电影去支援工人阶级斗争,扶持第三世界,特吕弗则彻底返回他年轻时曾猛烈抨击的“法国电影的优质传统”——两人的关系也跌倒了谷底。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戈达尔

戈达尔公开声称:“特吕弗绝对不懂拍电影。他只拍了一部真正与他有关的影片,就是《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这之后就停了,之后他只不过在讲故事罢了。特吕弗是个谋权篡位者,如果他能进法兰西学院,我相信他一定能干得不错。”还说:“特吕弗从事电影的过程实在很怪异,假如将特吕弗的真实生活搬上银幕,一定会是一部精彩的杰作,但制作费也一定不便宜。不过,如果比较他初期写的文章和他后来拍的电影,简直有天壤之别,或许是他的想法变了?是啊,不过他起码也要交待一下改变的理由吧!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特吕弗和让-皮埃尔·利奥德(Jean-Pierre Léaud)——包括《四百击》内在的多部特吕弗影

对于两人曾有过的“革命友谊”,特吕弗回忆说:“即使在新浪潮时期,友谊对于戈达尔来说也只有一个意义,他非常聪明而且很会装蒜,大家都原谅他的心胸狭窄,但所有人都能证明,他那不可掩饰的小心眼儿在那时就已经有了,你总需要帮助他,给他提供服务并等待着他的回报。”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戈达尔与特吕弗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影评人时期的戈达尔和特吕弗

如今特吕弗早已作古,人老心不老的戈达尔还在拍摄挑战现有电影语法的作品,不过对他们之间的“论战”闭口不谈。

电影圈实在不缺毒口,都说文人相轻,其实放在电影圈也同样适用。

戈达尔当然不光批判特吕弗一人,凡是看不惯的导演他都要说两句。即使是他的大粉丝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昆汀曾在《低俗小说》(Pulp Fiction,1994)中致敬戈达尔的《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1964)的三位主角在咖啡馆里跳舞,还以《法外之徒》的片名来命名他的电影公司“A Band Apart”。戈达尔得知后声称:

“如果这算是致敬的话,还不如送我点钱来得爽快。”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法外之徒》

戈达尔甚至连电影圈里众星捧月的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都敢于挑衅。他曾说:“伯格曼对我的电影生涯影响至深,”话头一转,“但他是因为新浪潮才出人头地。”竟把伯格曼的名声当成了自己的功劳。

巧的是,伯格曼也看不上戈达尔:“他的那些电影,没有一部我是欣赏的,更别提去理解了。在电影节,我到是遇到过好几次特吕弗。我们每次碰到都聊得蛮投机,不断地聊他的电影。但是戈达尔,我认为他的电影是做作的、知识分子气的、自恋的。他的电影沉闷又无趣。没完没了又令人讨厌。戈达尔是一个无聊到令人绝望的家伙。他根本就是为了影评人而拍电影。他在瑞典拍的那部《男性,女性》(Masculin féminin: 15 faits précis,1966)把我无聊到毛骨悚然。”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男性,女性》

评价别人这事儿,特吕弗倒是没戈达尔那么激进,他说:“那么多大导演里,唯有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这人让我觉得说不出什么好话来。他的电影让我觉得无聊;他是如此严肃和缺乏幽默感。”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

对于安东尼奥尼,伯格曼倒是和特吕弗一个战场,

“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黑泽明和布努埃尔(Luis Buñuel)都在跟塔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一样的那片田地中耕耘。安东尼奥尼曾经走过他自己的那条路,但现在已经断气了——被他自己的乏味给闷死的。”还说:“他只有两部杰作——看了这两部之后,你就不用看他的其他作品了。一部是我反复欣赏很多次的《放大》(Blow-Up,1966);另一部是《夜》(La Notte,1961),虽然这部电影只好在女主演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的精彩表演上。我还看过他的另一部电影《呐喊》(Il grido,1957),但是这部电影完全没有前两部的水平,非常平庸。安东尼奥尼只会集中在一个画面上拍摄,他从来没有意识到电影应该是许多画面的有节律的流动。”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放大》

实在有太多人表达过对戈达尔的厌恶了,拿最最重量级的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来说吧——这位伟大的电影人经常以嘲讽其他电影人为乐他——“(戈达尔)有着作为导演的巨大天赋,但我就是没法拿他当个思想家来看待,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分歧——他可是把自己当思想家来看待的。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电影里传达出来的寓意,但正如绝大多数所谓的‘电影寓意’一样,其实几句话就能说完。”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奥逊·威尔斯

但伟大如威尔斯,也有人不屑一顾,那就是伯格曼,“在我看来他就是个骗子,空洞又无趣。他的电影是死的。《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集万千影评人宠爱于一身,每次投票都能名列前茅,但在我看来却是无聊透顶,最关键的是里头演员的表现毫无亮点可言。这片子如今还能被人敬重,真是荒谬至极。”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英格玛·伯格曼

至于其他讨厌戈达尔的人,比如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事实上,最绝对的事可能是最糟糕的事。譬如,希特勒。他一定对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并认为他做的总是对的。我认为,他从不干自己不相信的事。如果某件事他自己都不确信,他一定不会去做。同理,我相信,戈达尔一直在做自认为优秀的电影。但是,恰恰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这些电影并不都是优秀的。”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罗曼·波兰斯基

沃纳·赫尔佐格则认为:“像戈达尔这样的人,在我看来就像是知识分子中的假币。”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沃纳·赫尔佐格

电影圈对戈达尔的评价始终处于两个极端,有人爱死,有人恨死。有类似处境的后代导演是昆汀·塔伦蒂诺。想来口无遮拦的昆汀在电影圈得罪了不少人,斯派克·李(Spike Lee)就是其中之一,起因是昆汀总是特意在影片中放入“黑鬼”一词,斯派克就说:

“我并不针对那个词,我自己也有,但不会滥用,而且有些人就是那么说话。但昆汀不一样,他已经对这词入迷了。他到底想干嘛?做个荣誉黑人?”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对于昆汀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暴力元素,另一个经常拍摄暴力电影的导演北野武并不认同,“我不喜欢塔伦蒂诺对待暴力的方式。《低俗小说》并没有表现出现实的暴力,要现实地展示暴力,你需要毅力。而这不容易。”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北野武

对于昆汀喜欢在自己的影片中致敬老电影,也有人不认同,导演哈莫尼·科林(Harmony Korine)认为:“昆汀·塔伦蒂诺太过关注别人的电影了。我是说他借用别人的电影,拿来自己搅拌一下。看的时候确实感觉挺有趣的,但看过之后呢?我就不知道了,感到的是一种空虚。”不过昆汀的目的也就是让观众在观影中爽一下。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昆汀在《低俗小说》拍摄现场

尼克·布鲁姆菲尔德(Nick Broomfield)的评价可以算是刻薄了:“看昆汀的电影就像在看一个小学生的暴力性幻想,他一定是在自己打手枪的时候想出来的——而他老妈正在楼下给他烤豆子吃呢。可是人家背后有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这样的大老板撑腰,于是这些玩意儿就成了荧幕大制作。那些心智尚处在前青春期的男性影评人都喜欢《杀死比尔》(Kill Bill)——因为那就是他们的幻想。”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杀死比尔Vol. 1》

昆汀自己有什么毒舌对象吗?迷影昆汀对电影实在太爱了,来者不拒,好坏通吃,不过他确实有讨厌的导演,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约翰·福特(John Ford)绝对不在我的西部片英雄之列。最低限度地说,那就是我讨厌他。”

拍了多部西部片的他对西部片代言人约翰·福特批判起来竟然不留余地,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福特早年做演员的时候,曾在《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中扮演一个3K党,并以此为荣。“我觉得 3K 党的复活以及直至 60 年代初期在美国横流的那么多鲜血,都要归咎于这部电影……身为一个双手沾着鲜血的南军军官的儿子,格里菲斯如何哀叹时代变迁,如何看不惯黑人地位提高,那是他自己的事。他大可以坐在自家门口的摇椅上扯这些个淡,有谁在乎?但他却选择自掏腰包,365 天连轴转拍出了这样一部电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都说文人相轻,那电影人呢?

约翰·福特(中)在《平静的人》(The Quiet Man,1952)片场

他认为福特在银幕上“像杀僵尸那样屠杀连正脸都不给一个的印第安人”,“盎格鲁-撒克逊至上主义之所以能存活那么久,之所以还能在50 年代的电影里存在,就是因为有约翰·福特那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