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为什么要万里迢迢参战?根本原因就是利益!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利益俩字。其它因素都为利益服务。自己碗里的东西别人不能动,园里的瓜熟了自然会去伸手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为什么要万里迢迢参战?根本原因就是利益!

图一:罗斯福从来没有幻想过不跟日本和德国打仗。

首先,奉行中立政策。在美国,光总统一个人想打仗是不好使的。美国在战前,孤立主义是国策,在国会和普通民众中普遍奉行。1937年前做的战争意愿调查,20个人中19个人都反对参战。当时世界经济大萧条,美国刚刚恢复过来,民众好不容易捧上了饭碗,对于打仗这种事毫无兴趣。

1935年华北事变,美国民众表示的是同情,不是派兵干预。同年美国几十万大学生游行,号召不参战。1937年12月,美国炮艇在长江被日军炸沉,依然不能动摇中立不参战的国策。

罗斯福总统发表“战争是传染病,因受到隔离和控制”的防疫演说,反而被当作战争贩子,被民众抨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为什么要万里迢迢参战?根本原因就是利益!

图二:偷袭珍珠港也不是山本五十六的初衷,他做过驻美武官,认为日本无法战胜美国。

其次,军备实力。美国跟德日不同,一开始没有做好世界大战的准备。美军最大的敌人不是法西斯,而是国会。国会不允许花钱扩充军备。参战前武器装备并不十分精良。

军队编成缺陷很大,兵员数量不足,军队晋升缓慢,专业程度不足。即使是美军最强的将帅马歇尔,如此之优秀,长年得不到晋升,从少尉到少校用了18年,1936年也只是区区中校而已。这对士气和战斗力都有很大负面影响。

第三,美国的直接利益。日军当时有南下和北进两个策略可选,但南下占了上风。直接出兵进攻东南亚,这导致美国的战略物质基地丢失。相当于拔了老虎胡子,直接影响了美国的利益。

美国政府对日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经济制裁手段。但一直到1940年才开施实施废钢禁运。同时制定作战计划,并强化各基地的实力。1940年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已经表示,不会放任邻居家的大火不管,并于1941年通过了租借法案。在美国看来,禁运已经是忍耐的极限,但在日本看来,这是放任和挑衅。日本错误地低估了美国的开战决心,认为美国不敢打仗。几十年后,萨达姆也是一个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为什么要万里迢迢参战?根本原因就是利益!

图三:偷袭珍珠港给了美国参战的借口。美国参战并不光是为了报复。

第四,导火索。美国战争机器已经开动,只需要一个参战借口。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日军虽然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但是军事上没击沉一艘航母,在政治上反而给了美国一个借口。罗斯福擦刀磨枪这几年,终于有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可以参战。

偷袭珍珠港对于罗斯福是天上掉下来的参战机会,一扫民间和政界的孤立主义,民意上爆发空前的反日情绪,同时对德作战也不再认为是个禁忌。

综上,美国的参战决定不是盲目的,也不是突然的。美国需要一场世界大战去提升自己的国际实力,不打仗赚不了大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