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张一鸣心目中的粉丝变现路径为:流量—粉丝—付费用户。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刺猬公社 | 石灿

今日头条做内容付费是迟早的事情,早在去年年底的2017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字节跳动CEO张一鸣就分析了2018年今日头条的“粉丝变现计划”。他说,今日头条将从智能推荐走向智能社交,正式开启粉丝红利期。

为了迎接这一时代,今日头条推出“千人百万粉计划”:未来1年内,在平台上扶持1000个拥有一百万粉丝的账号。

张一鸣表示,今日头条的粉丝红利期才刚刚刚开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今日头条可以为更多创作者,更快更好地获取、沉淀粉丝,而技术会让创作者涨粉、赚钱。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张一鸣心目中的粉丝变现路径为:流量—粉丝—付费用户。

即:创作者发布内容后,流量开始进入创作者的账号范围,技术能够帮助创作者发现潜在粉丝,若粉丝对内容和作者的认可程度较高,用户与作者之间会产生订阅行为,进而沉淀为粉丝,从粉丝里面再进行剥层,对创作者有高度认同感、有付费意愿的粉丝,技术和创作者会合理将他们转化为付费用户。

“我们认为这是最直接的,不需要通过广告主,是粉丝对作者的直接认可,虽然从流量到粉丝再到付费,用户的数量依次递减,但付费用户才是内容变现环节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张一鸣曾说,他们即将推出内容付费产品。

但直到现在,这一产品功能才浮出水面。

在流量转化初期,创作者主要靠广告收入分成和平台补贴赚钱,但是到了粉丝阶段,今日头条会采用和微博类似的手段扶持创作者,包括商业植入、电商导购、软文写作、内容付费等方式,若往深层次发展,举办粉丝节之类的线下活动很会出现在今日头条的规划中。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张一鸣描述的粉丝变现路径在9妹身上体现得十分清晰。内容付费只是粉丝红利期的一种赚钱方式,这种方式在腾讯新闻上已经有了。

今年5月份,刺猬君发现腾讯新闻与得到App联合上线了一档音频付费节目,主要售卖人群是职场青年,开设的课程名称有:怎样成为演讲高手、怎样快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怎样让你的声音更有魅力、徐小平创业基本功等29门课程,与“得到App”内容同步,售价一致。

从2月宣布进军到现在,网易科技打造的公开课仍然停留在公开课中提及的“宝二爷区块链投资实训课”,售价399元,网易云课堂的购买量并不多。

腾讯新闻和网易科技没搞明白一件事:谁会因为什么在什么场景下购买这些课程?按照微博的逻辑来说,它依靠强大的账号体系来建立知识付费模式,它上面的每一个KOL本身就有一群粉丝,在特定领域,为特定的且熟悉的人付费,避免了陌生人带来的信任危机。

有粉丝甚至认为,在微博上付费,内容是其次,为那个人买单才是首选,腾讯新闻和网易科技显然没有意识到KOL引发的社交关系所能带来的价值和商业壁垒。

反观今日头条呢?它领会到粉丝变现的核心逻辑后,现在又避开了微博、知乎、在行、得到等偏精英主义的粉丝变现路径,它选择了农村这个竞争对手最少的阶层版块。

7月2日,今日头条在广西灵山苏屋塘村举办了首届三农创作者大会暨金稻穗计划启动仪式。大会上,今日头条扶贫负责人杨洁宣布推出金稻穗计划:未来一年,今日头条至少投入5亿元,补贴三农创作者,助力三农信息普惠。

作为金稻穗的子计划,今日头条向全社会公开招募30位致力于三农信息普惠事业的“三农合伙人”。每位“三农合伙人”,在起步阶段将获得价值100万元的站内流量,用于扶贫。杨洁表示,希望能用一年的时间,和所有“三农合伙人”一起帮助20个国家级贫困县打造20款扶贫产品。

这波操作很灵性。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乡村常住人口5.7亿人,约占总人口42%。

加上政府的“宽带乡村”工程让乡村接上互联网,普通的智能机只需要几百块钱,移动互联网造就了农村人口新的行为习惯。从基础设施到行为习惯,再到内容消费环境成型,农村这把火很难不被点燃。

三农信息服务的群体仍然十分广阔,这座信息富矿一直都有具备传媒属性的科技公司在做,但从未被大规模开掘。如果今日头条把这块市场给拿下来,其他巨头很可能会跟进,因为除了市场挖掘以外,还有某种背书取向。

这场新的农村争夺战非常值得期待。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石 灿

关注资讯社交平台、泛媒体领域

添加时烦请注明姓名、机构、职务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纸媒和数字出版、互联网资讯和社交平台、视频音频平台、影视文娱、内容创业和自媒体、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能等未来内容发展方向。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微博 @刺猬公社

网站www.ciweigongshe.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