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最早9月赴港IPO?价码水高船涨,就看到时能否真正的上岸

据美国新闻网站The Information报道,美团计划最早于9月在中国香港IPO上市。美团创始人及CEO王兴上周飞往香港,就IPO计划与投行进行了讨论。

美团在上一个融资回合中的估值为300亿美元,是全球估值第四大的创业公司,该公司寻求在IPO交易中获得600亿美元的估值。对2017年按300亿美元估值进入的资本来讲,美团IPO市值达到600亿美元以上才说得过去。

美团最早9月赴港IPO?价码水高船涨,就看到时能否真正的上岸

美团的价码水高船涨

王兴虚荣心的“价码”也是水涨船高,200亿美元、300亿美元、400亿美元……于是美团的理想估值如一线城市房价般“丰满”,现实却像打工者薪酬那样“骨感”。

于是美团说:我不光有团购,还有餐饮、外卖、电影票……还不行?那我上酒旅,携程的估值可是200多亿美元呢!还不行?再来个网约车,滴滴估值550亿美元!还不行?加盘儿摩拜吧,虽然没多少肉。

美团最早9月赴港IPO?价码水高船涨,就看到时能否真正的上岸

美团的一系列举动都打着“用户需求”的旗号,实则为了迎合资本。既然没赚钱的共享单车、网约车业务能值几十亿、几百亿美元,美团就想在“资产篮子”放进这些品种,把估值撑起来。

七年来美团一直在烧投资人的钱和他们的耐心,再不让他们看到上市的曙光会“出事情”。

何时能真正的上岸

美团将利用IPO所得收入融资其扩大旗下服务(如打车服务等)的计划,并用于未来在中国和国际市场上进行并购交易。美团也不是第一次被传IPO了,坐等了。将企业视为“黑匣子”,输出价值(产品、服务的价值)大于输入价值(耗费人力、物力的价值)的部分是它对社会的贡献。

除非垄断,当且仅当输出价值大于输入价值时,企业才会盈利。这样的企业才配享有生存权,不盈利就是危害社会,早晚要被“淹死”。

美团最早9月赴港IPO?价码水高船涨,就看到时能否真正的上岸

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比如五年、十年)可以稳定地获得利润,而且越丰厚越好(因微薄的利润很容易化为乌有),这就是上岸的标准。上岸的“辅助标准”是上市。

首先是因为上市代表了资本市场对企业盈利前景的肯定,其次上市公司在聚拢人才、获得投资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

。有人、有钱才有可能赚更多钱,即使遇到暂时的困难也能多撑一段时间。反过来说,能够长久地获利丰厚的公司未必要上市,如华为、博世。按上述标准,腾讯、华为是真上岸。

上市公司在开始稳定盈利前属于“假上岸”,比如特斯拉(亚马逊曾经是)。京东一直没有在通用会计准则下持续盈利,也属于假上岸。盈利无望、融资无门的非上市公司在资金耗尽前卖身,避免投资人血本无归,对团队也是一种解脱。

资本市场的反馈

在盈利模式的可行性及团队的执行力被验证之前被并购,只能算“上假岸”,摩拜、赶集网上的是“假岸”,永乐家电、聚众传媒才是真的上岸了。以稳定盈利为标准,美团所有业务都没有上岸。

美团最早9月赴港IPO?价码水高船涨,就看到时能否真正的上岸

但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212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258万美元相比有所扩大。Groupon的这种表现,没能在美国资本市场中给美团做出好的背书,反而是泼了盆冷水。

对商户控制力不足、网络效应不足、垂直品类纵深不足以及没实现平台化都在为美团的IPO之路埋下“地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