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从偏远工区走进央视,他用了11年

身边|从偏远工区走进央视,他用了11年

画面中

这个穿着工务服装的铁路人

名叫李长龙

从偏远的荆门桥工段

枝城线路车间松滋线路工区走到北京

从段“春晚”舞台走进央视

这条音乐之路

李长龙走了11年

我真正喜欢音乐、迷恋音乐,是在参加工作以后。那时候,面对闭塞的工作环境、繁重的体力劳动,唱歌成了我的精神寄托。

2006年底

参加铁路工作的李长龙

被分配到偏远的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荆门桥工段枝城线路车间松滋线路工区

那时铁路作业机械化程度还不高

线路捣固、路基换填、枕木更换等

都是人工完成的

体力消耗很大

工区远离城镇、远离家乡

释放压力、排遣孤独的方式不多

李长龙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方式

——唱歌

身边|从偏远工区走进央视,他用了11年

李长龙在空旷处练歌。

为了不影响工友们休息

每当想唱歌时

他便到空旷的地方唱

或者搭车到镇上的

卡拉OK厅里唱

慢慢地

李长龙的歌声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2008年底的一天

他在卡拉OK厅里唱得正酣

老板拿过来一张宣传单说

“小伙子,

你可以去参加

松滋首届万人卡拉OK争霸赛。”

李长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赛

竟然拿到了优胜奖

他的心里第一次有了梦想

“或许我可以在这条路上有所成就。”

身边|从偏远工区走进央视,他用了11年

李长龙在街头练歌。

2009年

李长龙参加

“先声夺金王老吉唱响亚运歌手挑战赛”

进入西安赛区30强

与此同时

段里也在筹备第一届

“荆桥春晚”

李长龙积极报名参加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上舞台,面对几百名观众,当时心里真没底。

身边|从偏远工区走进央视,他用了11年

李长龙首次登上“荆桥春晚”的舞台。

段里租借的舞台

场地宽阔,音响先进

幕布拉开,李长龙一开腔

干净柔和、不经雕琢的声音

立即征服了台下的观众

时至今日

仍然有人记得

那晚他唱的那首歌

——《我是荆桥人》

身边|从偏远工区走进央视,他用了11年

李长龙(左)在检查桥梁桥墩几何尺寸。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

李长龙在工作之余

不断地参加歌唱比赛

2013年

李长龙参加东方卫视

《中国梦之声》比赛

进入全国百强后被淘汰

离场前

一位东方卫视的导演找到他

记下他的QQ号

鼓励他说

“唱得很好,加油、努力。”

身边|从偏远工区走进央视,他用了11年

李长龙参赛时的宣传照。

2017年10月的一天

在桥上给护栏刷了

一整天油漆的李长龙

疲惫不堪回到宿舍

那位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

东方卫视导演

现在在中央电视台负责

《渴望现场》

大型中国故事主题音乐竞演

节目的策划

他告诉李长龙

如今高铁已成为国家名片

与两名军人一起演唱《我的祖国》

他立即想到了

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

来自湖北偏远铁路工区的李长龙

李长龙激动不已

多年的坚持与积累

终于有了回报

他走上了央视舞台

身边|从偏远工区走进央视,他用了11年

李长龙在《渴望中国》节目现场演唱。

在自我介绍环节

评委们好奇他的工作

李长龙说

我唱着歌,刷着桥,看到火车越来越快,生活越来越好。作为一名铁路工务人,我为我的工作骄傲,我为中国铁路自豪!

走到后台

一直反对儿子唱歌的母亲

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长龙,祝贺你!”

走下舞台

李长龙依然是那个朴实的铁路人

回到工区

换上油漆斑驳的工作服

迎着朝霞,送走落日

日复一日给桥梁做“保健”

身边|从偏远工区走进央视,他用了11年

李长龙在给桥梁护栏除锈。

相比舞台,站在桥上,我感觉更踏实;相比别人,我觉得很幸运,我拥有‘两把刷子’,一把是手中的油漆刷,一把是唱歌的本领。希望我的工作越干越好,歌唱得越来越好。

文图:王华

身边|从偏远工区走进央视,他用了1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