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求职的坑,踩了轻失财重丢命

现在又到毕业季了,千千万万学子又将走向社会,实现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则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上班了,工作还没有着落的同学正在焦头烂额,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很容易着一些骗子的道,轻则失财,重则丢命。很多骗子会利用同学求职心切的心情,设置一些坑让同学们去踩,到底有哪些坑呢?这就要求求职者冷静思考,沉着应对。

一、交纳费用。可能让求职者很容易入职,然后就是要求交纳各种费用,骗子的本质就是冲着这些费用来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禁止求职者交纳一切费用,遇到要交纳费用的公司可以百分百判定是骗子公司,所以就不要踩这个坑。

二、地点骗局。明明是甲公司招聘却以各种借口安排到偏远的乙公司上班,这时候就要考虑清楚,去乙公司有可能就是一个坑。

三、乱开空头支票,承诺的不兑现。有些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人才,有时会口头许诺一些工资、住房等方面的优厚待遇。当毕业生到岗后发现这些待遇根本不能兑现而找单位领导理论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 谁承诺你找谁去,公司没有这样的规定 !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注意:口说无凭,合同为据,关键还是签好合同。

看清求职的坑,踩了轻失财重丢命

四、试用骗局。毕业生上岗后一般都会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

五、合同骗局。磨刀不误砍柴工,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必要时咨询学校和老师的意见。小心培训或者服务期约定的赔偿内容。

六、岗位骗局。有些单位在招聘时按照职位招聘,但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它岗位,致使毕业生学非所用;有时甚至安排干一些劳动强度极大的体力活。对此,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有点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勇气,不让别有用心的坏人钻了空子。

七、网络陷阱。网络陷阱主要为非法企业在网络发布招聘信息,而这些企业有可能是传销组织,也可能是骗子组织;其次,一些企业根本不需招聘人员,但也利用招聘网发布自身招聘职位,利用招聘网对企业自身进行宣传推广,若求职者应聘基本不会被聘用。还有人发现自己用来求职的照片被上载到不法网站。

八、传销陷阱。传销模式尤以拉人头的异地邀约传销(简称 异地传销 )危害最为严重,通过人身、精神、资金等达到控制的目的。当新人刚被骗到异地后,不让打电话、断绝其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也不让其看电视和报纸,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密集地灌输一夜暴富的思想,唤起人们对金钱扭曲的追求。传销组织组织严密,活动隐秘,流动性大,发展迅猛,以几何级数层层制造骗人者和受骗者。去年都发生了几起传销致求职者死亡的案件。

九、小心所谓的熟人介绍工作。他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只是以此为借口来捞取好处费。最终的结果是事情没有办成,或者自己也能办成的事,却花了不少钱财,真可谓得不偿失。

当然还有不少求职的坑,求职者在找工作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以上的坑千万不要踩,踩了轻失财重丢命。

看清求职的坑,踩了轻失财重丢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