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善待柴榮的後人了嗎?

用戶59278281768

趙匡胤生前身後都強調要保全柴榮的後人,賜柴氏“丹書鐵券”,但果真如此嗎?

柴榮僅剩的四子中,柴宗訓活到了二十一歲;

柴熙謹死的時候最多十歲;

而柴熙讓和柴熙誨不知所終(一般認為改姓了)。

柴榮的直系子孫死的死,改姓的改姓,受到優待的是柴榮的兄弟子孫。

後周世宗柴榮

柴榮原本是郭威的內侄,郭威娶了柴氏後,一直沒有生育,就將柴氏哥哥的兒子過繼來做養子,郭威後來輔佐劉知遠建立後漢,成為朝中重臣,更是顧命大臣,但後漢隱帝劉承祐被舅舅挑唆,“厭為大臣所制”,將幾個顧命大臣殺了,又派人去鄴都暗殺郭威,幸虧有人提前告知郭威,郭威以“清君側”為名起兵。

而劉承祐將手裡唯一的談判籌碼毀了,他派劉銖將郭威留在京師的家屬全部誅殺了,包括郭威的夫人和兩個兒子,柴榮的夫人和三個兒子。

這激怒了郭威,攻進了京師,而劉承祐也被人殺害,最後郭威黃袍加身,建立了後周,因為郭威的兒子都已經被殺,養子柴榮成為繼承人,於954年繼位,是為後周世宗,符彥卿的女兒為皇后。

前三子被殺後,柴榮先後又有了四個兒子,最大的為953年出生的柴宗訓,後面還有熙讓、熙謹、熙誨。

柴榮繼位後對內改革,對外擴張,在統一大業快要完成的時候卻英年早逝,959年,年僅七歲的柴宗訓繼位,小符皇后成為太后臨朝稱制。

不過半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宋朝。那麼北宋是怎麼對待柴榮的後代的呢?

柴宗訓

柴宗訓被迫禪位給趙匡胤,趙匡胤將他降為鄭王,符太后為周太后,幽居西宮。趙匡胤頒下聖旨優待柴氏母子,並賜“丹書鐵券”,還留下遺訓:

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但柴榮的直系子孫並沒有命享受到這樣的優待。柴宗訓被遷往房州後,娶妻生子,先後生了五個兒子。973年,柴宗訓去世,年僅二十一歲,長子被封為鄭國公,世襲。

但根據宋仁宗派人尋找柴氏後人的結果來看,1059年,柴宗訓已經沒有了後代。

柴熙瑾

柴榮的第六子,964年去世,這一年柴榮的第四子柴宗訓才12歲,所以柴熙瑾死的時候很可能還不到十歲。

柴熙讓

柴榮的第五子,根據宋代文人的筆記記載,柴熙讓被宋朝開國功臣潘美(楊家將中比竇娥還冤的潘仁美)認做侄子撫養,改名潘惟吉。

潘惟吉也曾致仕,在宋真宗時期曾出任供備庫使,後來出使遼朝的時候患病,於1010年去世,潘惟吉娶妻王氏,育有一子潘承裕,後世子孫也比較旺盛。

柴熙誨

柴榮的第七子,生於956年,趙匡胤繼位後,對於柴榮的幾個幼子,盧琰說出“唐虞接受不滅朱均”的話語,在趙匡胤的默許下,盧琰把柴熙讓抱回家中撫養,改名盧璇。

後來越國公盧琰害怕趙匡胤追究,就帶著盧璇隱居到了新渥靈山。後來盧璇娶了養父盧琰的女兒盧錦。後來盧璇致仕,在宋仁宗時期1023年,成為殿前防禦使,三年後被封武烈侯。1030年,盧璇去世,盧璇的子孫後代繁衍生息,成為盧姓很重要的一支。

1059年宋仁宗命人查柴氏族譜,每房取一名出來祭祀後周宗廟,然後找到柴榮的從孫柴元亨為三班奉職,柴詠為第一個崇義公,世襲。後面的宋朝皇帝均按照趙匡胤的遺訓厚待他們。

宋太祖趙匡胤繼位後確實沒有對柴榮後代斬盡殺絕,但說是優待也算不上。


蕭曉四姑娘

五代時期形勢圖

五代時期的後周國祚雖然短暫,但出現了兩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們分別是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榮,可惜這兩位皇帝都英年早逝,“陳橋兵變”之後,兩位英主創建的基業都交到了宋太祖趙匡胤手中。同時,這兩位皇帝也都是不幸的父親,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都被漢隱帝劉承祐所殺,故將皇位傳給養子(柴皇后的侄子)柴榮,而柴榮的前三個兒子也都被劉承祐所殺,臨終傳位給四子柴宗訓。他另外的三個兒子則有著曲折而動人的人生經歷。

柴氏孤兒

後周地圖

柴榮一生共有七個兒子,長子柴宗誼與尚未取名的二子(郭威給他賜名柴宗誠)、三子(郭威賜名柴宗)都被後漢隱帝劉承祐所殺,第四子柴宗訓在七歲時繼位,是為周恭帝。史書記載柴榮另外三個兒子分別叫柴熙讓、柴熙謹、柴熙誨。趙匡胤稱帝之後,柴熙讓不知所終。在宋朝文人筆記中,我們可以大概知道柴熙謹和柴熙誨的結局。

此復何待?

後周世宗柴榮

北宋末年學者王銍曾經在《默記》中記載了柴榮兩個幼子的命運:趙匡胤陳橋兵變之後回到宮中,周恭帝柴宗訓隨即禪位,並移居到天清寺。趙匡胤有一次到天清寺看望柴宗訓,後周後宮之人全都在一邊跪拜,他發現有兩個宮女分別抱著襁褓中的嬰兒也跪在一側,詢問之後才知道他們倆是周世宗柴榮的兒子。於是:“藝祖顧諸將雲:‘此復何待’?”意思是“留著他們幹什麼?”手下侍衛隨即將這兩個孩子“提去”。

潘氏養子

潘美雕塑

面對這種場面,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這兩個孩子遠去,不敢做出任何反應。只有大將潘美在旁邊用手掐著宮殿的柱子,低頭不語。趙匡胤便問他:“汝以為不可耶?”潘美回答“臣豈敢以為不可,但於理未安”。於是趙匡胤命侍衛將那兩個孩子送回來,並把其中之一交給潘美收養,終生再未過問這個孩子的下落。這個孩子後來改名為潘惟吉,曾經被宋真宗派往遼國給遼聖宗祝壽,但病逝在途中。

另一版本

宋太祖趙匡胤

北宋詩人王鞏在他的《隨手雜錄》中則有另一個版本的記載,他說也是在趙匡胤剛剛入住皇宮之時,看見了宮女抱著周世宗的孩子,於是問左右官員應該怎麼處置。趙普冷冷地說了兩個字:“去之”,而潘美則低頭不語,趙匡胤追問他,他始終沒有回答,趙匡胤說:“即人之位,殺人之子,朕不忍為也。”此時潘美才發言:“臣與陛下都曾經侍奉周世宗,我要是勸陛下殺此幼子,便是有負於世宗;若勸陛下不殺,則陛下必然懷疑我不忠。”於是趙匡胤說:“周世宗的兒子認你為父不太合適,你就認他們為侄子吧!”於是潘美便將這兩個嬰兒帶回家,“其後太祖亦不問,美亦不復言。”

北宋地圖

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自從南朝宋武帝劉裕開殺前朝皇室先河之後,數百年間,亡國之君幾乎都沒有好下場,趙匡胤以仁義取天下,能夠善待後周宗室已經實屬不易,對於兩個襁褓中的嬰兒,他放心地交給大臣撫養,並且終生不再過問,也真是寬洪大量了。


國史通論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還湊合吧。

其實柴榮的皇位,也一樣是篡權奪來的,沒什麼光彩。

柴榮有7個兒子

大兒子越王柴宗誼,二兒子吳王柴宗誠(柴誠),三兒子韓王柴宗諴(柴諴),都是被後漢隱帝劉承祐所殺。被殺的時候,柴榮自己尚且沒有當皇帝,這當然不關趙匡胤的事。

剩下4個兒子:

四兒子恭帝柴宗訓,趙匡胤登基後封他為鄭王,善終。

五兒子曹王柴熙讓,趙匡胤登基後失蹤,一說是畏懼被殺逃到民間隱姓埋名,不知去向。

六兒子紀王柴熙謹,後周滅亡後被潘美收為養子,善終。

小兒子蘄王柴熙誨,後周滅亡後被其岳父盧琰收養為義子,善終。

歷史記載,趙匡胤上臺後,大臣獻策將還沒有成年的紀王柴熙謹、蘄王柴熙誨偷偷毒死。

趙匡胤認為這樣會失信天下,沒有下毒手。但是,趙匡胤也不願意別人打著這兩個孩子的旗號反對他,就交給潘美、盧琰來監視。

至於恭帝柴宗訓,雖20歲就死了,但當然醫療條件差,小夥子得病而死也不稀奇。

其實趙匡胤雖沒有殺他,但將10歲的恭帝柴宗訓安排到房州居住,這裡是湖北房縣,在宋代也很偏僻的地方。說白了,趙匡胤還是怕有人接著恭帝柴宗訓搞陰謀。

但恭帝柴宗訓死亡,是到房州10年後的事情。如果趙匡胤要殺他,不可能耐心的等上那麼久,難道這10年沒有人會借住他反叛?

比較有可能的是,恭帝柴宗訓7歲登基,但隨後成為一個被軟禁監視的王爺10多年,心情鬱悶,20歲就一起死了。


大體上,趙匡胤沒有特別照顧柴榮的兒子,但至少沒有橫加殺戮,甚至滿門抄斬以絕後患,也算是講道理了。


當然,水滸裡面說的柴榮家裡有什麼丹書鐵券,自然也是扯淡的,根本沒給過。


薩沙

《水滸傳》中記載小旋風柴進,是大周皇帝柴世宗的子孫。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之後,上次給他家族丹書鐵卷。而到了柴進這一世他“偏安”滄州,專門結識英雄好漢。然而柴家後人,真的像書中寫的如此?

趙匡胤可以說是柴榮一手提拔而起,而柴榮本人是五代十國當中,少有的能力比較高的皇帝。可惜他英年早逝,而趙匡胤這時候就掌握了後周的實權。名義上輔佐年幼的皇帝柴宗訓,但是背地裡釜底抽薪。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成了北宋開國皇帝。

但是《水滸傳》畢竟是杜撰的小說,雖然有歷史根據,但是很多內容都是子虛烏有。趙匡胤篡位成功後,沒有斬盡殺,其實已經很仁慈了。而柴榮本人有七個兒子,其中柴宗誼、柴宗諴和柴宗誠三人在早年就戰死。

Δ柴宗訓

而柴宗訓作為老四,當然是替補進階做皇帝。陳橋兵變後,柴宗訓屈居房舟做了鄭王。後來因為抑鬱而死,年僅20歲。而五子柴熙讓比較機靈,趙匡胤做了皇帝他就失蹤了。據傳言為了躲避趙匡胤追殺,他改頭換面姓了寧。

柴榮第六子柴熙謹,在趙匡胤陳橋兵變後,還在襁褓之中。趙匡胤入宮之後,本來想殺了他了事。但是潘美“為臣”兩朝,殺了對於“先帝”於心不忍,不殺對於趙匡胤又有造反嫌疑。趙匡胤也沒讓他為難,賞給他做了他侄子。而柴熙謹也就改名潘惟吉。


Δ趙匡胤

而柴榮最後一個兒子柴熙誨,在陳橋兵變後同樣下落不明。據傳言是被後周將軍盧琰收養,而也就改名為盧璇,在盧家做了老三,後來跟隨養父盧琰來到浙江避難。

所以縱觀柴榮幾個兒子的下場,趙匡胤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仁慈的。很多人是通過兵變坐上的皇帝,但是很少有像趙匡胤一樣沒有趕盡殺絕的人。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也能看出來,他本人也是個高智商的人。


史之策

周世宗柴榮是後周太祖郭威的養子,因此也叫郭榮,柴榮來自民間,知道民間的疾苦。所以他掌權後,制裁貪汙、招撫流寇、減少賦稅,精兵減政,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惠民利民,由此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周世宗是五代十國少有的很有作為的皇帝。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對周世宗的評價不錯,遺憾的是,天妒英才,能幹如斯的周世宗,卻只短短當了六年的皇帝,壯志未酬,英年早逝,哀哉嘆哉。

周世宗病逝後,由六歲的柴宗訓即位,擢升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執掌禁軍。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龍袍加身,輕易地奪取了後周政權,改封柴宗訓為鄭王。



陸游《避暑漫抄》記載,,宋太祖趙匡胤曾在太廟立下石碑,在碑上給後世新天子留下三條誓詞,第一條就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小說《水滸傳》上說,“小旋風”柴進有丹書鐵券,和免死金牌一樣的功能。這是小說人物,歷史上周世宗的子孫,真的被宋室賜予丹書鐵券?應該沒有,這也是小說杜撰,那麼,歷史上的柴榮子孫都被善待了嘛?



《新五代史》記載周世宗柴榮共有子七人,“長曰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讓,次曰熙謹,次曰熙誨。宜哥與其二,皆為漢誅”;宋乾德二年(964年),“熙謹卒,熙讓、熙誨不知所終”。



柴宗訓被封為鄭王,鄭這個地方,窮鄉僻壤,多為流放犯人之所,後來,柴宗訓莫名死亡,周太后出家,周世宗柴榮的兒子,不是死了,就是不知所蹤。因此,周室後人,生前不是被監控,就是被控制,民間也說柴宗訓多半被毒殺,所以周世宗柴榮的子孫基本上沒有得到善待。


司馬PC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國號宋,歷史上稱為宋太祖。宋太祖登基後,對部下還是比較仁慈的,並沒有像明成祖朱元璋一樣大肆殺功臣部下,而是採取“杯酒釋兵權”的權術計謀,比較高明,自己高枕無憂,群臣得了錢財成了富翁,皆大歡喜收場。對待柴榮後人也是相當優厚,封成邊疆大吏,遠離朝庭,有名無實權。這在古代封建朝制中,能夠做到這些而沒有趕盡殺絕己經很仁慈不容易了,值得讚揚。


珍愛惜緣16

傳說柴榮死後趙匡胤因為內疚賜予柴榮後人丹書鐵券,丹書鐵券的作用是就算後人有罪,也不能加刑,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記載,趙匡胤一代帝王確實對柴榮家的後人不錯,但是柴榮僅剩的四個的直系子孫,最大的也只活到二十歲。史書記載全是自然死亡,但是當時“歷史”這個東西,勝者為王,反正我是不信“自然死亡”周世宗柴榮總共有七個兒子,除老大、老二、老三被後漢隱帝殺掉,老六柴熙謹已在宋初不明不白死掉,老五柴熙晦、老七柴熙讓丟了。直到宋仁宗嘉祐四年,才下詔有司取閱柴氏譜系,“於諸房中推最長一人,令歲時奉周祀。”像《水滸傳》裡面的丹書鐵卷,從何而來就不知道了,可能是虛構的,因為早已絕後,不是直系親屬。


板凳嗨嗨

趙匡胤當皇帝后,對柴榮的後人很是照顧,他們不僅人身安全有保障,還享受到很高的待遇,這說明宋太祖很仁慈,能夠以德來治理天下,不愧為一代明主。



求圓4


有宋一朝還是不錯的,應該是善待


寧靜致遠ningl

作為曾經的主公,趙氏皇族對於柴宗的後人還是比較不錯的。柴宗的兒子被封為王,其後人世襲其爵位。以後較有名的如柴郡主,柴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