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留下3个字,郭子仪不敢用,有2个人敢用,2人都死于非命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在唐朝皇帝中,李世民的才干与胸襟无人可与比肩,在历代皇帝中,能与李世民相提并论的,也是凤毛麟角。李世民登基时,虽然经历了玄武门之变的生死搏杀,由此背上了弑兄杀弟的恶名,但综合他一生而言,可谓是瑕不掩瑜,从他做皇帝之后的表现来看,可谓是唐朝幸甚,天下幸甚。

李世民留下3个字,郭子仪不敢用,有2个人敢用,2人都死于非命

李世民在登基之前,因为他长期担任唐军的前线总指挥,为唐朝开疆辟土立下不世奇功,展现出超群出众的才干,取得了无人能比的辉煌业绩,使得两个人很尴尬。这两个人就是唐高祖李渊,和李世民的哥哥太子建成。为何会尴尬?原因很简单,李世民的能力、功业、威望都远远超越李渊确定的接班人太子建成,如何给李世民确定官职,就成了让他们尴尬而头痛的问题。

为了既能表彰李世民的功勋,又不至于威胁太子建成的地位,李渊于是给了李世民一个荣誉性的职务:尚书令,属于唐朝朝廷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总负责人,具有文武百官之首的崇高地位。李世民由此成为唐朝第一任尚书令,并从这个职务上当上皇帝。结果导致一个后果,由于尚书令任上出过皇帝,为了避嫌,此后无人再敢于用这三个字作为官职封号,长期空缺下来。

李世民留下3个字,郭子仪不敢用,有2个人敢用,2人都死于非命

到了安史之乱时,唐朝一度面临国破家亡的绝境。在安禄山暴风骤雨般的猛攻下,唐朝武备力量土崩瓦解,皇帝逃奔蜀地避难,国都长安被攻克。生死关头,大将郭子仪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才干,给予安史叛军迎头痛击,使之连遭败绩,迅速稳住局面,扭转了败局,把唐朝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战后,皇帝要封他为尚书令,把太宗李世民用过的三个字封号赐给他,以示对他的恩赏与重视。

李世民留下3个字,郭子仪不敢用,有2个人敢用,2人都死于非命

五代十国时期,军阀遍地,小国林立,连年混战。很多狂妄无知之辈得以凭借手中武力,称霸一方。幽州军阀刘守光,手中掌握数万精兵,雄踞幽燕之地,成了各方拉拢的对象。后唐皇帝抢先下手,把尚书令的头衔赏赐给他。刘守光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大大方方接受这三个字,妄想称帝的野心昭然若揭,他仿效李世民,从尚书令过渡为大燕国皇帝,最终四面树敌,在军阀混战中被俘后掉了脑袋。

李世民留下3个字,郭子仪不敢用,有2个人敢用,2人都死于非命

另一个敢于用这三个字的是后唐李存勖。李存勖虽然远远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但想当皇帝的欲望心痒难搔。为了过渡一下,他授意部下武将,“推举”他戴上尚书令的金字招牌。不久之后,他也老实不客气地当上后唐皇帝。可惜他只有用兵打仗之才,却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材料,宠信伶人,放纵皇后乱政,搞得乌烟瘴气,最终在部下兵变中被射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