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豐臺多個地下室羣租房死灰復燃 「循環」怎麼破?

對帶來巨大安全隱患的地下室群租房現象,相關部門早就有了鮮明的態度,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也下大力氣進行了整頓和清理。但是,總還是有些邊邊角角冒出了死灰復燃的苗頭。

北京朝陽豐臺多個地下室群租房死灰復燃 “循環”怎麼破?

資料圖:閻彤攝

比如方莊某小區地下室,曾經一處被分成十多個隔間的群租房,已於去年年底清理騰空。5月中的時候,還是門口有鎖、屋內無人的狀態,但6月底就已經擺上了床鋪,有人入住。朝陽區的某小區地下室也是如此,曾經被清理得乾乾淨淨的地下室,又以居家過日子的面貌出現,煙火氣十足。類似的情形,各區各縣恐怕都不稀罕。

在本報昨日的報道中,海淀區長戴彬彬、副區長梁爽帶領區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在“12345”接聽熱線的時候,也遇到有電話反映此類問題。當然,接到線索之後,海淀區民防局和田村路街道相關工作工作人員就馬上趕往了現場。經調查核實,這處人防工程在2016年綜合整治清理後已經關停,但之後有人破壞了人防工程的原始結構,用隔斷打了很多房間用來住人,另外私接電線的問題比較嚴重,存在安全隱患。海淀區民防局、田村路街道迅速現場組織人員對地下空間進行清理,通過整治堅決遏制住人反彈。同時,海淀區也表態將組織全區各街鎮對轄區內人防工程進行排查,排查人防工程反彈現象,聯合清理關停,同時建立長效機制

清理、死灰復燃、重拳再清理……再整頓地下室群租房這件事上,這樣的怪圈人們並不覺得稀奇。怎樣打破這個讓人無奈的“循環”才是當務之急。

其實,每次加大力度搞整頓清理,就像是“攻克”一塊塊的陣地。但是,攻下了、插了紅旗了,並不等於能夠長長久久地“佔領”。地下室終究是一個空間,長期閒置,難免有人動歪心思。與其任由旁人置喙,不如這些地下室的產權方自己開動腦筋想想怎麼合理合法地去利用。

比如,4月,本報也曾經報道過,也是在方莊,芳城園14號樓佔地1700餘平方米、曾經容納過3000多人居住的地下空間經過徹底騰退,成為社區居民生活管家基地。這裡逃生指示標識、衛生間、安全設施等一應俱全;醫療區、文娛區、商業區明亮整潔,成為了社區的居家養老、公益活動和便民服務的共享空間。

當然,除了有效利用之外,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嚴肅懲處那些心存僥倖的違規行為,對地下室群租房死灰復燃的現象必須零容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