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思想的世界:如何對抗科技巨頭的危險影響?

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爾(Rene Descartes)曾說過,“我思,故我在”。

但是在數字時代,我們的所思以及我們生活的方式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少數科技公司的影響。

我們從谷歌獲取信息,從蘋果獲得娛樂;我們在臉書上社交,在亞馬遜上購物。

現在是時候收回我們的人格,重申我們的知識主權了!

沒有思想的世界:如何對抗科技巨頭的危險影響?

在科技界有三到四家巨頭公司,它們對我們當前社會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不可思議的控制力。

沒錯。歐洲人把它們叫做GAFA:谷歌、亞馬遜、臉書、蘋果。這些公司為什麼會引發人們的焦慮感,我為什麼想向它們提出這些尖銳的問題,原因有幾個。首先是數據的積累,其次是數據最後被使用的方式。在算法、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那些掌握了這些技術的公司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累積得天獨厚的優勢。

所以這四家大公司與其他人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我們可能已經到達了一個點,其餘的公司不再去追趕它們了。在硅谷的那些公司如今最大的志向不是取代谷歌或臉書,而是被他們收購。

未來的創業精神出現了真正的問題。機遇在哪裡?如果你不再相信你可以取代這些大公司,那麼摘星的目標和建立這些獨角獸公司的動力就會逐漸湮滅,我們所講的是頭腦運動的自動化。這些公司的科技是智能科技,它們橫在我們和現實之間。它們是我們獲得新聞和信息的過濾器。它們的目的是創造出虛擬的現實,讓我們居住其中。它們試圖完成人和機器的長期合併。

很快,這些科技就不會只戴在我們的手腕上,或者像眼鏡那樣戴著。它們將被植入我們的體內。我們要問出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是人,在這個變異的過程中我們最想保留什麼?你不能抗拒科技的潮流。但是我們也應該假設,作為人類,我們有機構。我們有塑造自己命運的能力,我們應該主動地塑造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未來的安排。

在這四家大公司中,蘋果是我最不擔心的。雖然我不喜歡它收集數據的方式,但是說到底,它是一個硬件公司,在我剛說的這些智能科技中參與較少。蘋果所做的一些事情重塑了音樂行業,這可能是我不喜歡的。但是如果讓我根據它們的危害性對它們進行排名的話,我會把蘋果放在最後一位。

谷歌令我擔心的就是,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幾乎有一種宗教般的狂熱。谷歌的聯合創始人謝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來自人工智能界。人工智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實踐人工智能的方式多種多樣。它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為人們創造極大的便利。但還有一些人,他們想要實現的是“完全人工智能”,也就是創造一個與人類智能真正相似的人工智能,它能瞭解人類的語言。伴隨這個概念的是一種帶有使命性的近乎狂熱的遠景。

沒有思想的世界:如何對抗科技巨頭的危險影響?

沒有思想的世界:如何對抗科技巨頭的危險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