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槓桿,對房企融資、投資加以限制,政策頻出,穩定是前提

最近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裡,棚改貨幣化刺激了三四線房價大漲,去庫存的熱潮也遭遇顯著降溫,對此,今年以來,棚改安置的節奏有了明顯的放緩,近日,發改委方面表示,將限制房地產企業外債資金投資境內外房地產項目。在發改委加大對房企海外發債的限制後,房地產融資的緊縮格局將進一步加劇,整體投資放緩,龍頭房企有可能加速推盤儘快回款,行業整合預計也會再度提速。可以看出,房地產商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求生欲和焦慮感,資金鍊的完整和高效流動是一切的前提。

金融去槓桿,對房企融資、投資加以限制,政策頻出,穩定是前提

事實上,金融去槓桿一直是預待解決的問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對於房地產,甚至實體經濟都具有重要影響。而金融去槓桿的一種表現就是對融資、投資加以限制;另一表現在於利率抬升,對於高槓杆的開發商,未來的利息成本提升了,而對於購房者相當於購房支出明顯增加,部分人將會望而卻步,最後就是房子難賣了。

對於中小房企而言,情況可能還要更糟,面對嚴酷的環境,基本毫無反擊之力,一方面在資金、資源縮緊的情況下,拿地方面會受一眾大佬巨頭實力碾壓,而自身的資金成本方面又缺乏規模不具備抵禦風險的實力,原來還可以咬牙堅持從其他途徑獲得高利率的資金,可現在政策頻出,所能籌措資金的手段越來越少。而如果週轉慢下來,就失去進一步發展的空間,所以很大可能會提前賣出手中積壓的庫存。

金融去槓桿,對房企融資、投資加以限制,政策頻出,穩定是前提

金融去槓桿,房產去庫存,對房企融資、投資進行限制,目的是為了增強房地產市場的抵禦風險能力,保障房價穩定提升。就目前出臺的政策而言,更多的還是在解決問題,但要保證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反發展,長效機制的推出和落實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房產分析人員建議,一線來說,買房太難了,遠離市區是安家的折中選擇,當然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做判斷。新一線、二線的剛需,如果還有購買力,不以投資為目的,買下一套房產在城市居住生活,是再美好不過的事情了。但現實是,面對兩三萬的房價,多數人還是有些無能為力,如果有合適的工作,舒適的城市環境,選擇租房也是不錯的選擇,相信未來隨著關於租房政策的出臺,租房程序會更加完善,利益責任劃分也會更加的分明。就目前來說,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租房來說也是對於打拼年輕人最佳選擇,在58同城上選一套自己喜歡的公寓,如果能和朋友合租那更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是兩面性,一線、新一線、二線大量人口湧入成就了它們的經濟,也成就了他們的房價,但同時也出現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豐厚的薪水,今天這個時代剛開始買不起房很正常,但是無論在哪個時代,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和奮鬥買了一套房,都算是一個人自身了不起的成就。

金融去槓桿,對房企融資、投資加以限制,政策頻出,穩定是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