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最像中国的欧洲国家,如今才意识到楼市过热的危害

最近关于经济形势的讨论越来越多了,我们似乎走到了一个艰难的时刻,美元指数走强,国内游资外流,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的两难选择。

保汇率,货币政策就要跟着美国一同收紧,但货币的收紧,房地产泡沫有被挤破的危险。而若是保房价,再来一次经济刺激政策,结果就是人民币汇率陷入长期贬值,何况这也是权宜之计,最终房地产越烧越旺,泡沫还是会破裂。

现在既要保证汇率稳定,又要稳住高房价,确保金融稳定,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这个最像中国的欧洲国家,如今才意识到楼市过热的危害

最近房地产一些消息传来,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南京万达茂总经理坠楼自杀,家人称其生前工作压力大,因为业绩没有达标而被上司施压。然后,碧桂园上海项目发生坍塌,造成1死9伤,也是过于追求快速周转、质量无法保证所产生的恶果。可见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房企承受的负债、周转压力有多大。

而上周,国家发改委剑指房企海外发债,对房企境外融资亮起红灯,这意味着资金再遭紧箍咒,预计三四季度房企资金链会更加紧张。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房地产的总体债务和杠杆率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如果还要继续走房产拉动经济的老路,短时间内可能表面繁荣,但实体经济空虚,必然难以为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西班牙十多年前的历史就证明了,房产经济繁花之下路,却荆棘密布。

对待房子的态度,西班牙最像中国

本来西班牙的房产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平稳上涨,那时候西班牙经济还没有现在这么差,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发达程度全球排名第23位。

说起来,西班牙人和中国人还挺相似,更喜欢买房而不是租房,所以个人住房所有率一度在欧洲是最高的。相比北欧、英法等国家,西班牙的社会福利不行,对于普通家庭,社会保障较少,只有个人积累足够财富,才能抵御年老、失业、大病等风险。但是股市充满风险,银行利率低,安全又有收益的投资项目很少,这种情况下,西班牙人普遍把目光投向了抗通胀、回报高的房地产。

加上1998年到2008年间,西放牙人口增长达到18%,当时西班牙接收了大量东欧、拉美、北非的移民,移民人数一度高居国际榜首,极大提升了住房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从90年代末,西班牙房产大开发越发激进,10年内地价上涨了5倍。

这个最像中国的欧洲国家,如今才意识到楼市过热的危害

政府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台了很多政策刺激楼市发展,如减免房屋拥有者所得税、降低住宅建设增值税及购房者抵押借款利息、为中低收入者补贴最多11000欧元的首付款等,极大刺激了民众的买房欲望。特别是减少所得税使得房屋相对于其他投资更有吸引力,所有这些既抬高了房价,也打压了租赁业

欧洲很多国家的租房市场发达,成熟的租赁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能缓冲民众住房需求及房价上涨压力。如德国出租房超过全部住房的一半,英、法出租房也占到30%左右。

西班牙租赁房屋只占全部住房的11%。西班牙政府对此却一直没有重视,更多的补贴购房而不是租房,越发促使房价上涨、民众购房压力加大。

1995到2008年,西班牙房价上涨190%;特别是从2000年起更是高速增长,1999到2005年的几年间,年均上涨高达15%。

这个最像中国的欧洲国家,如今才意识到楼市过热的危害

在房价上涨的预期驱使下,人们纷纷将买房作为投资,坐等着房子升值。房地产开发商也愈发加快房产开发和建设,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从2000年到2007年,西班牙年均建房60万套,比德、法、英及意大利这四个国家加起来的年均建房总数还多。而同期西班牙全国家庭数每年只增长28万户。二者差距表明,很大一部分新建房主要用作第二、或第三套房,或者根本没有出售。

因为盲目加杠杆、投资过热,整个国家的债务都极速增长。2000到2008年,西班牙私人和公共债务年均增长14.5%,这其中大部分都与房地产投资有关。

房地产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从1995到2006年,建筑业占西班牙GDP比例从7.5%稳步增长到12%,即使到2009年,也仍占到10%以上。有分析认为,西班牙GDP每年增长6%,建筑业就增长30%。

房产投机也使依赖土地财政的政府走向腐化,在钱权交易下,很多城市出现违规拍卖土地,丑闻频传。2006年3月底,太阳海岸马尔贝亚市政府与黑社会权钱交易曝光,市政府整个班子20多人全部烂掉。

繁荣之下,泡沫暗藏。一场狂欢行将收场。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泡沫被引爆。楼市全线暴跌,平均跌幅达50%左右,个别跌幅70%。西班牙原本靠房地产拉动的经济一下熄火,失业率上升至24%,很多西班牙的年青房奴已经无力再支付房产贷款。

由贷款人违约,传导到银行业危机,于是政府马上出手援求银行业,然后政府的债务上升,西班牙政府也就此给拖下了水,原本金融危机演变成主权债务危机。

国际评级机构将西班牙政府和银行信用双双降为垃圾级,主权债务问题使整个国家面临破产边缘,银行出现了疯狂挤兑的现象。

泡沫破灭后露出的“鬼城”

泡沫破灭之后,人们才发现20%以上的房子都是空的。2001-2007年这7年间建造的房屋中有28%出于空置状态。而没有崩盘之前,房子总是不停的建,不停的卖,似乎一直都是供不应求。其实这里面已经没有刚需了,人手数套房,全是为了炒而买的!人口不断涌入,房子不够住那都是谎言,就是为了掩盖泡沫的真相。

一些“鬼城”陆续出现。

马德里南部的塞塞尼亚是西班牙最著名的“鬼城”,有12条街上的2000多套房子都是空置的,其他的房子的入住率也只有50%不到。

只有700人的小镇Valdeluz,竟然建造了可供3万人居住的住宅。

距离巴塞罗那以西254公里远的Zaragoza郊区,一排排房屋至今仍是空空荡荡,原本它们是计划满足9000人的居住需求,可是最后大概只有3000人入住了。

一家房地产商表示,“不管是西班牙本地人,还是华人,现在购买豪华房产的也不多。很多房子更是有价无市;然而交通不便利的房产,是根本卖不出去的,价格再低,都没人要。而这些房子换泡沫破灭前那都是抢手的。”

时至今日,西班牙还有大量十年前建成的空置住房无人问津,据统计,西班牙的未出售住房数量与美国一样多,尽管美国人口几乎是西班牙6倍多。

西班牙金融货币研究中心的一名分析师曼努埃尔·阿雷亚诺在他和同事萨穆埃尔·本托里拉共同撰写的《房地产泡沫:原因和责任人》一文中这样说:

“目前这一代西班牙人的积蓄将付诸东流,因为他们把自己的钱全部投入了不动产中。现在房价正在猛跌,他们或为子女或为自己年老后所做的种种安排看来都要化为泡影了。很多人已经负债累累,根本无力偿还贷款。

我们花费了大量金钱建造了一些本不应该建的房子,没人知道将来这些房子能值多少钱。这些住房要么常年闲置,要么每年只有少数人去住上短短的几天。人们买它根本不是因为居住需要,纯粹是为了日后升值而进行的投资性购买。

银行借了很多钱给房地产公司,现在银行没法儿收回贷款。要是能倒闭的话,这些银行全都要倒闭。

政府通过土地圈售获得了大笔并不稳定的收入。与此同时,普通市民也开始享受个人高档消费。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但现在都结束了。如今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我们之前买的车根本不应该买,因为我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有钱。整个社会生产现状也已经完全乱了套。”

西班牙人在金融危机之后才意识到,过度发展房地产,已经使整个国家实体经济空心化严重,因为做实业不如炒房、炒地来钱块,没有人肯投资工业生产了。

楼市泡沫破灭之后,留下银行一大堆坏账,虽然西班牙政府一直有意结构性改革,但是由于早先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速骄人,改革动力不足,错失了一次次良机,现在再想重振实体经济,可谓困难重重。

内外夹击 我们正坐在浪尖上

房地产过热的危害值得我们反思。如今,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到了民间投资的六成,而民间投资又占到了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六成。

整个中国负债高的惊人:

从08年的4万亿刺激开始到现在,政府负债已达到65-74万亿(2017年中国的GDP总量是82万亿)。再看企业负债,标准普尔统计,中国企业的债务率是14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0万亿),比美国13.1万亿美元还高0.9万亿美元,央企资产负债率91.8%,地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74.5%,民企54%,世界上经济学家统一的认识企业债务超过50%就很危险,我们都超过了。

而且最近新闻说中国房价过万的小县城已经超过100个了,什么概念,像这些人口净流出,也没有产业支撑的小县城,它们在15年之前房价不过3000出头。

不只是三四线城市,二线城市也搞得很热闹,人才大战、摇号大战,茶水费、号子费、诚意金

,据说杭州深圳光诚意金都超过500万,南京为了全款买房把钱宝网都弄崩盘了。

这个最像中国的欧洲国家,如今才意识到楼市过热的危害

深圳在最严限购之下,仍有众多土豪冒雨在南山区婚姻登记处排起长队,只为了假离婚套出一个购房名额。他们看中的是限价造成的一二手房价倒挂,抢到一套就能爆赚几百万。

这个最像中国的欧洲国家,如今才意识到楼市过热的危害

看来还有很多人幻想赚楼市的最后一个铜板,他们站在国家的对手盘,打赌国家还要放水不敢降房价。

其实本来国家打算的是对楼市“慢撒气”,房地产税接棒土地财政,实业回归和货币紧缩,让房子的金融使命自然的走到尽头。

现在外部面临贸易战,不断输入通胀压力,一旦系统承受不住,不管是应对通胀的加息,还是应对经济下行的放水,都会让楼市泡沫加速破裂。

这种情况下,还敢狂加杠杆可谓勇气加嘉。祝炒房客们且行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