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这三位校友,一个做了网红,一个创了八次业,一个是副总裁!

清华大学工科毕业生韦思嘉

清华这三位校友,一个做了网红,一个创了八次业,一个是副总裁!

清华大学工科毕业生韦思嘉

清华这三位校友,一个做了网红,一个创了八次业,一个是副总裁!

清华大学工科毕业生韦思嘉

韦思嘉觉得,作为“网红”,除了可以通过网络分享服饰穿搭等粉丝喜欢的内容,更应当通过自己的所做所为,向粉丝传递正能量。这个时候,“清华大学工科女”的头衔就发挥了作用。比如,她和很多粉丝分享过自己考上清华的经历——也像很多高三学子一样流过汗水和泪水。很多粉丝反馈说,这些经历看哭了他们,每每遇到挫败的时候,会重新翻开韦思嘉的这篇文章,寻找熬过低谷的力量。

高学历除了给了韦思嘉关注度和讲故事的“资本”,也让她更懂得如何在技术时代用好技术。比如,凭借对数据的敏感成为微博网红后,她更加重视后台数据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运营思路,使得粉丝数量突飞猛进,而且粉丝质量很高:“我的粉丝90%以上都是女性,一二线城市,有不错的学历,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属于高收入人群。他们注重生活品质,爱购物也爱旅行,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常常跟我一起挖掘小众品牌,买衣服注重设计远多于价格,热衷于消费升级。”韦思嘉说,虽然与很多网红相比,她的粉丝量不是最大,但粉丝定位很精准,所以她与不少一线大牌都保持着愉快的合作:“虽然我没做电商,但是我推荐的商品经常一售而空。”

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清华大学2003级力学)

清华这三位校友,一个做了网红,一个创了八次业,一个是副总裁!

清华大学2003级力学

清华这三位校友,一个做了网红,一个创了八次业,一个是副总裁!

清华大学2003级力学

很少有创业者会把“败走麦城”的经历挂在嘴边,杨歌是个另类。这位有过7次创业失败经历的清华工科男,在第八次创业时,创办了星瀚资本。

失败7次 是自己给自己的评价

从财务和法务的角度评判杨歌的前7次创业,并不能说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至少,这7次都是兼职创业,本职工作给他稳定的收入;创业盈亏总体平衡;他做过网站,搞过社交,玩儿过硬技术,拿到过国家专利;还有一两个创业项目让他赚到了钱。

但以杨歌自己的创业成功标准来看,这前7次创业,都失败了。

杨歌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拥有足够的品牌效应,哪怕企业最后日薄西山,也要因为是“昔日列强”而获得更多敬意;二是赚到钱,在资本角度成为赢家;三是改变已有的商业业态。例如从线下交易转到线上,或者把手机注入互联网基因。

.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

清华这三位校友,一个做了网红,一个创了八次业,一个是副总裁!

.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

清华这三位校友,一个做了网红,一个创了八次业,一个是副总裁!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01级校友

高尔基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01级校友,首届本科生校友导师。“清华百年校庆纪念2001级2班校友奖学金”发起人之一、中日青年领袖论坛发起人之一。现任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财新数据执行董事,优秀的国内中青年投行家。曾任职于汇丰银行、中信证券,在跨境并购、资本运作、社会保险和公共管理领域有所著述。著有网络小说《大投行家》,个人诗集《城市的味道》,评论文章《冬奥应给张家口留下什么》等。

采访以高尔基校友的网络小说《大投行家》开端。

“我”的故事和投行里的无数个Ta

“我想要做的是一个大的时代全景,汇集空间、时间层面上的包容力和穿透力来展现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而投行是一个很好的行业背景。”

高尔基校友坦言:“很多人都问我主人公郭柯的原型是不是我,其实很多和我有关,也有很多别人的故事,因为郭柯是‘我’和投行里的无数个Ta。现实中我个人在城市之间搬迁的经历其实更像书中的宁彩。” 在小说中,郭柯于东升大学硕士毕业后,成为了怡华银行的一名全球管培生,之后加入了怡华银行的投行部。然而,自己的转岗Offer上不是自己所期待的“Analyst2”,而是赫然用粗体Arial庄重的写着“Analyst3”,刚入职第一天便有MD指名道姓地从池子里要郭柯跟项目。意外之中,郭柯在香港的十年IBD生涯就从这样一个惊喜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