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荔广西”荔枝营销打出“组合拳”

今年广西荔枝特大丰收,种植面积达300万亩,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主要有三月红、妃子笑、黑叶、桂味、灵山香荔等。据业内统计,今年全区荔枝总产量将达89万吨,比上年增长30%左右,其中广西第一大、全国第二大荔枝生产基地——钦州市产量预计高达40万吨。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调查数据显示,海南、广西、广东地区这三大荔枝主产区都迎来了荔枝高产年。全国荔枝产量的大幅提升,不同品种的撞市冲击,再加上荔枝本身保鲜期短、物流成本高、冷链不健全、市场消费引导不足等问题,都对广西荔枝销售形成逼人局势。面对今年荔枝市场量大价低、广东海南竞争力强的局面,广西商务厅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与地方政府、商务部门积极谋划,千方百计抓促销,打出了荔枝营销八招“组合拳”。

“给荔广西”荔枝营销打出“组合拳”

第一招:摸清家底,连接产销信息

广西荔枝种植面积和品种结构的逐步优化,已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优势荔枝生产区域。4月初开始,商务部门上下联动,联合农业部门、供销等部门多次对全区荔枝主产区的品种、种植面积、预计产量、上市时间等进行深入摸底调研,并积极联系上海、北京、吉林、武汉等商务部门落实采购商,了解荔枝产销动态,建立荔枝产销数据库,解决了荔枝供求信息不对称,制定荔枝上市时间表,借助市场“指挥棒”,组织做好荔枝预售,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沟通的难题,尤其是钦州市水果办,把各个农民合作社尤其贫困农民的荔枝种植面积、数量、品种、联系人方式等信息造册,极大提高产销对接精准度。

“给荔广西”荔枝营销打出“组合拳”

第二招:市场主导,政府有为促销售

全力做好广西荔枝上市高峰期的产销工作,确保广大果农收益,政府部门上下联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主导作用,齐抓共推促销售。一是自治区商务厅从自治区层面统筹区内外采购商、零售商及电商企业对接荔枝主产区,引导企业走入荔枝主产区,京东、邮政、南城百货等企业把农民合作社尤其贫困农民的荔枝销售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商务厅还配套上百万资金支持荔枝产销对接活动,协同钦州市人民政府多次组织荔枝种植大户、经销商、电商企业等召开产销对接会,对销售工作提出了系列指导性意见,为产销双方对接提供合作平台。二是积极开展为“广西荔枝”代言活动。自治区商务厅和钦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到北京、武汉、上海、长三角一带举办多场荔枝品牌推介会,钦州市分管领导和灵山县长亲自为荔枝代言推銷荔枝,不断提升广西荔枝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

“给荔广西”荔枝营销打出“组合拳”

第三招:统筹资源,降低流通成本

广西灵山荔枝电商销售联盟通过整合销售渠道、物流和省内外大宗采购资源,线上推广和实地拜访客户,电商销售做到了“五个统一”。一是统一果源,集中整合果园、果农、种植大户,从种植、管理、成果、标准等进行资源管理和对接。二是统一品控,基地制定进果大小、成熟度等标准,符合相关条件方可进入电商基地,避免往年各电商果品良莠不齐的情况发生。三是统一基地打包和荔枝首发,冷链共享,资源优化配置,统一包装,保障荔枝72小时的新鲜度。四是统一标识,统一印制标识,突显荔枝品牌形象。五是统一物流,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效率,为灵山荔枝安全,快捷,高效送到消费者手上保驾护航。这五个统一,不仅保证了全区荔枝品牌形象和品质,打造好口碑,还极大降低了各个流通环节成本,提高了广西荔枝市场竞争力和覆盖率,取得良好效果。

“给荔广西”荔枝营销打出“组合拳”

第四招:线上线下融合,拓展营销渠道

“给荔广西”荔枝营销打出“组合拳”

第五招:借助节庆,扩大品牌效应

以举办电商大集、荔枝文化旅游节、首届陶瓷博览会等活动为契机,开展以荔枝为主题系列展示、展销和旅游活动。6月10日,广西2018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电商大集直播活动在灵山县举行。活动设立40个展区,通过短片播放、代言人演讲、互动采访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了灵山县的特色风物和农特产品发展全貌。活动当天一天时间,线上荔枝销售3万公斤,线下达成意向订单50万公斤。“2018•广西灵山荔枝文化旅游节”于6月中旬启幕。今年荔枝节除在灵山设立主会场外,还将在南宁同步设立分会场,开展名特优产品推广展销、商会会长论坛、休闲旅游路线体验、优质荔枝采摘、招商项目推介签约等系列活动,通过“荔枝搭台,经贸唱戏”的方式,深挖荔枝文化内涵,擦亮“中国荔枝之乡”名片,带动荔枝鲜销和当地经济发展。

第六招:宣传造势,打响广西品牌

充分调动传统媒体、电视媒体、新媒体及电商平台宣传资源。通过专题报道、宣传短片、户外广告、线下大V直播、线上话题互动等,讲好广西荔枝故事,打响广西荔枝品牌。央视《焦点访谈》拍摄团队专程来到灵山县录制“巧妇九妹”荔枝专题片,广西电视台多个频道并机直播“我为家乡代言”电商大集,钦州日报专题报道荔乡农村电商“春风劲吹”,新浪广西等新媒体互动直播、网红推介、热点报道等线上线下“无死角”式传播,无一不为提升我区荔枝知名度和销售量助力。

第七招:改进技术,实现错峰销售

为破解荔枝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保鲜的技术难题,广西铁盛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致力于广西冷链市场开发及拓展,通过构建服务广西荔枝的冷链快运平台,探索先进的打冷技术、全程化标准冷链,使荔枝的货架期从3天延长至40天,在旺季时将荔枝放入冷库进行保鲜,等荔枝尾期时再安排荔枝出库错峰错市销售,不仅可使荔枝的卖价更高,还能远销东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冷链运输和保鲜技术的提升,让广西荔枝走得更远。

第八招:纵深加工,提高附加价值

面对过于集中的上市期和保鲜技术的上升瓶颈,荔枝产业要发展,长远出路还在精深加工。积极推动本地企业消化产量加工,引进外地加工企业,在利用传统工艺进行荔枝深加工基础上,推广冷榨、低温干燥法等新技术,生产荔枝干、荔枝酒、荔枝醋、荔枝蜜等系列产品,拓宽荔枝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014年以来广西涌现了一批上规模的荔枝加工制造企业,广西运亨酒业有限公司是荔枝深加工的龙头,每年可加工荔枝10000万斤以上。广西荔枝酒、荔枝干、荔枝醋等加工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深受广大客商和游客的喜爱和好评,畅销浙江、上海、江苏、湖南、湖北等地。

近年来,广西荔枝生产逐渐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荔枝产业效益趋于稳定,在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值此荔枝丰年之际,广西“主动出击” ,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围绕全产业链经营,通过品牌引领和产业融合,推动广西荔枝产业提质增值,为广西荔枝产业发展按下“快车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