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市持續低迷,養豬大企卻不斷加大投資死磕,難道有什麼貓膩?

2015年6月份新希望市值最高時達545.62億元,到2018年6月15日新希望市值僅為278.3億元,三年時間新希望市值直接腰斬。豬價不好,養豬巨頭的日子不好過,一般養殖戶的日子更不用說,很多養殖戶深感養豬沒有前途了,紛紛無奈退出養豬行業。而讓人疑惑的是豬市持續低迷,養豬大亨卻不斷加大投資死磕,難道有什麼貓膩?

雖然新希望近幾年市值每況日下,但佈局養豬業的熱情卻一直高漲。新希望從2016年開始擬斥巨資221億元來實現年出欄生豬量達2876萬頭的養殖新項目:新籌建7個生豬聚落項目,並多地入股或收購豬場,頻頻出手,加緊養豬業佈局。雖然豬市長期處於低谷,但是從大手筆的投資可以看出新希望對養豬沒有一點氣餒,這讓眾多的養豬人摸不著頭腦。

豬市持續低迷,養豬大企卻不斷加大投資死磕,難道有什麼貓膩?

新希望市值

不只是新希望,作為老牌養豬大企牧原自不甘人後,它以根據地河南為中心,開始大舉向華北、東北、西北輻射,其中東北、山西等地養豬佈局發展力度大有後來居上之勢。牧原股份2016年生豬出欄量為191.9萬頭,2016年為311.4萬頭,2017年已經增至723.7萬頭,翻倍增長可見其急速擴張之態。

大北農不斷斥資發展養豬板塊,在2017年起開始在華北、東北、華南、廣西等地大肆擴張以期在2010年實現年出欄量達1000萬頭生豬的規模,其中四川、廣西、河南等地被列為重點發展地區。雖說大北農沒有給出未來養豬計劃的具體目標,但其氣勢如虹的大幹態勢已經露出獠牙。

溫氏作為養豬業的龍頭老大,一直把養殖業帝國的拓展視作重頭戲。溫氏2017年出欄生豬1900餘萬頭,2018年預計出欄量位2300萬頭左右,而到2019年出欄量預估為2800萬頭左右。近幾年溫氏以公司+農戶的飼養模式在全國遍地開花,預計溫氏生豬出欄量2025年將達到5000萬頭,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

豬市持續低迷,養豬大企卻不斷加大投資死磕,難道有什麼貓膩?

規模化養豬場

當然中糧、唐人神、正大、天兆等大企,都有加大養豬板塊的宏偉計劃,或已經實現了養殖規模,在豬價如此低迷的時候,一眾養豬大企不斷加大投資,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難道有什麼貓膩?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產業,養豬業一直不乏輝煌。目前更是佔據全國GDP的1.8%上下,畢竟我國每年對豬肉的需求量達5000萬噸以上,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個數據還在攀升。5000萬噸豬肉這可是7億頭生豬的量,由此可見它所體現的巨大價值。

豬市持續低迷,養豬大企卻不斷加大投資死磕,難道有什麼貓膩?

豬肉

近些年隨著國內養殖環境的鉅變:養殖環保和補貼扶持的政策的出臺。養殖環保政策的出臺拉高了養豬門檻,有錢、有技術、有資源才能養豬;而補貼扶持政策的出臺扶持那些規模養殖的豬場,降低了養豬的風險,也就提高了養豬利潤。養殖環保政策的限制致使很多養殖戶無奈退出養豬行業,規模養豬場在低迷的行情下有補貼,再加上養殖成本較低(有錢、有資源、有技術),能堅持更久的時間,這又限制了一批養殖戶。

養豬大企已經洞悉了未來我國養豬業的發展方向,大量散戶的退出,規模養殖的上位,而他們就是規模養殖的主力軍。這麼大一塊蛋糕,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養豬大企肯定不會錯過。因為他們知道在環保日趨嚴厲、耕地不斷緊張的檔口,這是佈局養豬行業的最後時機,一旦國內養豬佈局完成再難撼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