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有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人生路上有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傳統中講人倫,最重要的有五種: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者合稱“五倫”,也就是“三綱五常”的“五常”。其中的“朋友”是“五倫”中最為平等的關係,對個人而言,其數量通常也是最多的。

朋友的別稱並不多

因典故而來的,朋友別稱並不算多,且為人熟知,諸如伯牙、鍾子期的故事裡說的知音,《莊子》運斤成風的故事裡的郢人等。從經史的句子中抽出來的別稱也不很多,比如《詩經》裡有一首《伐木》,寫“鳥鳴嚶嚶”是為了“求其友聲”,“友聲”的字面意思是朋友的聲音,後人詩文中在需要用兩個字指代朋友時,往往也會用它。

白鳴人事少,黃鳥友聲多。(明末清初·屈大均《初夏集蔡氏園池作》)

又如《易·繫辭》“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是對友情的比喻,所以人們也常用“金蘭”作為朋友的代稱。

況我有金蘭,忽爾為胡越。(唐·孟郊《春夜憶蕭子真》)

人生路上有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朋友稱謂各有不同

古人非常重視朋友,所以關於朋友的稱呼很多。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金蘭之交”,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友叫“患難之交”,貧賤而地位低下時結交的朋友叫“貧賤之交”,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叫“竹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輩分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於身份、形跡的朋友叫“忘形交”,不用敬稱、適合用“你”“我”之類的隨便稱呼來處的朋友叫“爾汝交”,不因貴賤的變化而改變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車笠交”,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道義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彼此慕名而未見過面的朋友也叫“神交”。

人生路上有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朋友的交往很平常

與君臣、父子等不同,交朋友的原則不是單一的,朋友也並不是確定的,可以不斷結交,也可以絕交。朋友相處,往往都是很平常的形式,一起吃飯、聊天之類,生死患難的大事是很少發生的。《易》豫卦九四爻辭:“勿疑,朋盍簪。”這是經典中最早出現的幾個“朋”之一。《易》是古代特別難讀又必須讀的書,盍簮( hé zān )二字意思很令人費解,傳統經注將其解釋為“迅速聚集”的意思,所以後來凡說到朋友聚會便常使用這二字,以示典雅。

公使朔北,我出筠守,自此一別,不再盍簪,十三年間,一升一沉。(宋·楊萬里《祭太師文忠公京左相文》)

欲踵蘭亭故事,溪水漲、簪盍鵝池。(宋·洪适《滿庭芳・酬趙憲》)

與之相似,《易》兌卦的象辭是:“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兌為澤,麗是相連的意思,這說的是卦本身。只有在《易》的這卦裡,朋友講習才和澤有關,但不妨照樣被人用來彼此指代。

憶從半載餘,麗澤情方熟。(宋・陳淳《憶李友叔皓》之一)

為之學者,尚一志百力,朋從而澤麗。(明·李東陽《重建正學書院記》)

《左傳》記載,楚國的伍舉和蔡國的聲子是老朋友,後來兩人在鄭國的郊外偶然相遇,於是就地鋪上荊條,坐下一起吃了頓飯,談了很久。班,有鋪、布的意思,所以後來就有了一個成語叫“班荊道故”,指老朋友相聚敘舊。關於荊,也必須說一下,現在城市化了之後,很多人不認得荊了,只知道荊棘,就覺得荊是帶刺的,畫個負荊請罪,也讓老廉頗背上一捆帶刺的柴火。其實荊是細而軟的條狀,沒有刺,可以用來編筐的,棘才有刺。老朋友總不可能坐在一堆刺上吃飯聊天吧?負荊請罪的意思是想讓對方用荊條抽打自己來請罪。同樣,形容婦女裝束樸素用“荊釵布裙”,也不可能是用帶刺的棘來做頭釵。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晉·陶潛《飲酒》之十四)

《左傳》裡還有個故事說吳國的外交家季札去鄭國,與子產一見如故,於是季札送給他一條縞帶——白色生絹的衣帶,子產回贈一件紵衣——苧麻的衣服。東西很普通只是用來作為朋友之交的見證。

關河愁欲遍,縞苧竟誰親。(明末清初·顧炎武《過李子德》之四)

人生路上有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朋友的交情如膠漆

史上的朋友搭檔有許多很出名,比如管鮑之交。還有前面說到的伯牙、鍾子期,有稱之為“鍾牙”的;子產和季札有稱為“僑札”的一一子產大名公孫僑。

出名的朋友組合的確有許多,出名的緣由也是。社會輿論的主流聲音當然是先看朋友的品行,而道義、忠信、名節之類的品行,只有通過具體的事或物將其表現出來,才會被人們深深記住,進而成為典故。孟浩然有名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雞黍,這裡是用來指老朋友準備的一頓便飯。《後漢書·獨行傳》有個故事,情節特別簡單:範式跟好朋友張劭約定好兩年後去他家裡看望,到時候果然如期千里赴約。《後漢書》裡並沒有出現雞黍,雞黍是《論語》中的荷蓧( hè diào)丈人招待子路的:“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後來不知怎麼就把範式、張劭的事和雞黍搭了起來,稱為“范張雞黍”,專門用來展現朋友之間的信義。

季鷹千里蓴鱸興,更喜范張雞黍。(元・白樸《摸魚兒》)

滄州路,無恙昨夢鶯花,故人雞黍。(清·況周頤《瑞龍吟》)

《後漢書·獨行傳》中還講到一對好友陳重和雷義,聽名字很陌生,不過看當時人給他們的兩句評語就不陌生了:“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用幹了以後的膠漆來比喻友情堅固,跟所謂金石之交的意思差不多。

悵平生肝膽,都成楚越,只今膠漆,誰是陳雷。(宋・辛棄疾《沁園春・和吳子似縣尉》)

古代也有時尚,也有明星,除了品行和功業,靠風度和魅力也能出名。還是東漢,李膺和郭泰是兩位名人,不僅品行端正、才能卓著,而且還是風度翩翩的大帥哥。一次,二位一起乘船,往船頭一站,岸上的人看了都直呼是神仙下凡,可惜那時候不能拍攝,只能靠文字流傳典故了。

江上舟中月,遙思李郭仙。(唐·岑參《送郭司馬赴伊吾郡請示李明府》)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唐・杜甫《秋興》之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