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花開」農歡笑

富硒“花开”农欢笑

仲夏時節,在慈利縣東嶽觀鎮陡溪村,漫山的茶園鬱鬱蔥蔥、蒼翠如海,茶農們忙著採茶、製茶,一片繁忙的景象。“我們這裡的茶富含硒這種長壽元素,有效成份含量高,銷路越來越好”,張家界古道源茶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唐植虎的話語裡滿是歡笑。

該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來,藉助慈利縣大力發展富硒特色產業的東風,逐步發展壯大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擁有優質茶園基地1400多畝,入社成員達228個,年生產能力300噸以上,其生產的“姊妹峰毛尖”綠茶榮獲2016第八屆湖南茶業博覽會“茶祖神農杯”名優茶評選金獎。

慈利天然富硒,土俗淳慈,得物產利,縣域內一半以上表層土壤、一百多種農產品飽含長壽元素“硒”。如何立足富硒厚土,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全縣牢牢抓住富硒產業飛速發展的風口,以“硒有慈利”縣域公用品牌為引領,充分挖掘、利用、開發富硒資源,以富硒種養為依託,以富硒加工為支撐,以富硒開發為方向,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經濟優勢,把慈利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的優質農產品基地,通過富硒產業徹底拔“窮根”、栽“富苗”、開“富路”。

種植糧油97萬畝、柑桔30.8萬畝、杜仲15萬畝、商品蔬菜9萬畝、茶葉5萬畝,養殖大鯢38萬尾、生豬84.6萬頭,富硒基地達150多萬畝……產業集群效應不斷顯現;“康添”富硒米、“江埡”富硒魚、“早起鳥”富硒蛋……一大批富硒農產品品牌應運而生;一斤醜柑8元、一斤富硒大米20元、一斤杜仲雄花茶最低千元……慈利農產品由過去的“大路貨”轉型為“暢銷貨”,“硒”字號總產值達22億,實現了物以“硒”為貴;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53家、家庭農場401家,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流轉土地面積達21.77萬畝,農機總動力58萬千瓦以上,各類農機具近15萬臺(套)以上,“三品一標”認證企業總數10餘家,認證產品28個,現代農業要素不斷補強。

富硒“花开”农欢笑

以富硒強產業、以產業促融合,用發展產業的方式決勝脫貧攻堅,實現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的雙贏。慈利堅持“授人以漁”的可持續扶貧理念,將促進貧困戶融入富硒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不斷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重點實施“富硒產業+新型經營主體+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發揮好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的責任擔當和帶動作用,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在惠農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我自已種了2.8畝茶園,還可以到合作社打工4個月,一年下來,家庭收入有近3萬元,人平差不多5600元,生活越來越好” 建檔立卡貧困戶楊群英每每談起現在的生活,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以前,因屋裡人身體有病,又缺資金、缺技術,只能窩在屋裡種兩畝田,溫飽都不能解決,自從恆鑫蔬菜到我們這裡建立基地後,我就一直在企業打工,現在是企業的管理人員,每月有工資2600餘元”。當問到對現在的生活感受,建檔立卡貧困戶朱海林是連連點頭說滿意:“生活改善好多了,我現在全身心撲在這個蔬菜基地裡,感到心滿意足”。

富硒“花开”农欢笑

現如今,每一家農業企業,都印刻有貧困戶奮鬥的身影。慈利縣恆鑫蔬菜種植有限公司蔬菜種植已達5000多畝,帶動建檔立卡戶114戶432人,人均增收1500餘元。慈利縣茶林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立醜柑種植基地達4000多畝,帶動建檔立卡戶165戶613人,人均年收入超過萬元。張家界古道源茶業發展有限公司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13戶812人脫貧,戶均增收近4000元。

每一個特色產業,都成為貧困戶“重拾希望”的舞臺。在產茶核心區三合鎮,6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614戶2069人從事茶葉產業,種植面積達1573.6畝,茶葉生產收入達到620.7萬元,人均增收近3000元。蔬菜產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507戶1845人,創造收益377.54萬元,人均增收2046.3萬元。柑桔產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850餘戶,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在柑桔調運季節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0人務工,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2018年,是慈利整縣脫貧摘帽的決勝之年,該縣進一步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整合涉農資金1.1億實施產業扶貧“五大工程”,培育10家帶動能力強的扶貧龍頭企業,壯大100家新型經營主體,鼓勵發展致富示範戶,提質升級中藥材、柑橘、茶葉、優質糧油四大優勢產業示範基地和做精做優特色農產品系列,覆蓋全縣134個貧困村,確保近2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慈利正以無比堅定的信心、決不畏難的勇氣,趟出一條產業快速發展、新型經營主體提質升級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協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文/向珊珊 田惠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