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每年招入麾下的學霸們在校期間哪省的最牛?

你快樂嗎23141636

每年高考結束,大家都會期待新一屆高考狀元的誕生,因為各省的學霸們將會被清華北大等國內拔尖學府納入囊中。那麼在清華北大這些學府裡的學霸們,又哪些比較高牛?


通過調查數據顯示,北京、江蘇和浙江等地的學霸們比較牛。


北京當地學子,擁有比較好的教育資源。北京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從孩子幼兒園開始就投入很多的精力,從小學開始,基本上安排的滿滿的,每週除了基本的學校上課之外,還會安排管樂學習、體育學習、美術學習等,週末節假日會去科技館、天文館、文化館、動物園等地方,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想學習不好都難,因為他們接觸的東西,讓其一直處於學習的狀態,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基本上融為一體。所以北京學生相對於其他省份,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優秀學子而言,具有一定的優勢,而且,在大學裡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大。


江蘇、浙江地區的學子比較優秀,這也印證了“自古江南多才俊”,這一說法。從古至今,江浙一代,一直佳話不斷。古代這兩省狀元最多,現代中科院院士最多,清華北大各系的老師江浙口音最多……這兩省地區,教育資源確實比較豐富,而且教學質量也超群,安徽省很多高校,都借鑑江蘇浙江的教學模式。江浙地區數理化等基礎科學實力在全國領先,清華北大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多是來自浙江和江蘇的學校,很多物理化學科學領域的傑出人物,都出於此地。而且他們注重英語口語水平和計算機操作,所以這些地區的學生綜合素質都比較高。


雖然同入清華北大之門,但是學霸們之間的較量還是存在的,有差距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差距不想著去彌補,也有很多名校畢業之後,做一個平凡的人,所以大學期間的規劃很重要,把握住機會,不斷進步,才是最牛的。


決勝網

網友一:

作為一個外地考生,我曾經一廂情願地以為,清華北大在北京招生名額多,所以北京學生比起我們一定弱爆了,你們有啥了不起啊,信不信來陝西我分分鐘考死你啊。呵呵,老子來清華了,你們就等著給我們墊底吧。結果實際上,北京學生的表現整體上是比較優秀的,而且實際上名牌大學裡比較容易墮落墊底的是小縣城學霸。

小縣城教育條件比較落後,學霸為了考入名牌大學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要多於京滬大城市學生,興趣愛好、視野就遜色了。而且小縣城的學霸習慣了從小到大都是第一名,習慣了通過考試成績顯示自己存在感的方式,到了強手如林的名牌大學反而難以適應。

評論區裡會有種觀點很有趣,意思是說“從落後地區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天賦上自有其過人之處,所以……”。這句話符合大多數人的想法,但以我多年來的實際觀察,對來自教育相對落後的地區考入名校的學生而言,這種想法帶來的負面作用遠大於正面作用。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相信自己的傑出而是接受自己的普通,不是盲目相信自己在中小學時代神話將會延續,而是從獨立完成每一次作業、跟上每一堂課開始做起。

網友二:

我老公的外甥女,是山東某小縣城的學霸,去年690多分考入上海某名牌大學。一年了,根本和宿舍的其他女孩都沒法相處,也沒有好朋友,甚至連出去購物花錢都不會。因為她上中學這些年,每天早晨七點上學,晚上十點半放學,沒有寒暑假,只每半個月休半天回家做個人衛生。春節放三天。全年就這幾天假期。中午學校食堂,晚飯家長送飯。十九歲的大姑娘,身上從來沒有帶過錢,從來沒有出過縣城。不是家裡窮,因為根本沒有時間,從初一開始就是這麼上學。能考這麼高分的孩子智商肯定是高的,但情商基本為零。

網友三:

作為北京孩子的家長,要知道從幼兒園開始就投入了多少資源在孩子身上。孩子現在小學二年級,一週的安排是,除了日常上課外,週一週四下課後學校安排的管樂練習,週二網球,週三美術,週六屬於純玩日,會帶孩子四處溜達,什麼博物館溼地公園觀察鳥啥的,近期安排了馬術課,週日是傳統上課日,目前安排的英語,鋼琴,網球。日常中,家長們還組織了詩詞社,每天一首詩比著來。班裡別的孩子也都大同小異。北京孩子都是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下長大的。

網友四:

這個話題曾經有個北京的中學教師回答過我,大概的意思是,北京的學生在綜合能力方面比其他省市的強。然後,我是這麼回的,這麼低的分數,這麼多高校資源,我也可以讓我的孩子學鋼琴,機器人等等學業之外的東西,君不見我們很多初中的孩子每天的睡覺時間為23點,早上6點半到校。但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弊端,孩子到了大學之後一下子鬆了,沒人管了,反倒不會學習了,因為高考完畢那天,考生會說,我他孃的再也不要過這樣的日子了。

網友五:

北漂這麼多年,有感而發,北京學生視野,見解,深度,都很不錯!北京的小學生啊,接觸的機會多,什麼科技館,天文館,文化館動物園,各種各玩各的活動,機會多,文化水平,周圍人的素質都很高!出來的人不一樣!我山東出來的,上了山大來北京了,感覺山東人高考一定得離開山東,儒家思想影響太大了,中庸之道,不敢有大膽的想法和思維,確實比不上浙江!

網友六:

如果說在校期間最牛,還是比較好統計的,江蘇,浙江的大概率在前面。然後是兩湖,北上,福建廣東的應該緊隨其後。這個和這些地方教育資源,尤其是超級中學的數量有關。此外個人覺得最牛這個還要考慮專業學習難度,基礎學科數學物理計算機應該是公認最難,需要智商加努力才能學好的,從這幾個專業看頂尖學生表現是比較合適的。

另一方面,僅僅學習成績和智商並不代表走上社會以後的成功,如果光學習成績好但脫離社會,顯然不算成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走進社會後綜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以往的成績也只是經歷而已,畢竟即使是清北畢業,大部分人也是平凡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個人覺得大學期間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更加重要。


187223519

從兩個角度來回答,

一方面,前段時間看到有一個統計表格,按省份來統計清華錄取學生中出優秀畢業生的率。就是清華從某省六年裡招了多少學生,這些學生裡四年大學畢業後被評為優秀畢業生的有多少,將後者除以前者,就可以得出一個比率數,這個數越高,說明這個省的生源質量越高(哪個省的學霸最牛),數據表明江蘇浙江在最前面分列一二,這也用數字證實了自古江南多才俊這一古老說法。明清兩朝這兩省狀元最多。中科院工程院院士裡這兩省最多。清華博物館裡展出的大師書信旁有該大師的簡介,有心人可以統計一下那些大師的籍貫,仍然是該兩省最多。清華各系的年紀大一些的老師們,你仔細聽一下他們的口音,江浙普通話的最多(年輕一代的老師普通話比較標準聽不出來是哪省的了)……

另一方面,北京是人才的集中地,北京的那些考入清北考入名校的學生的父母,往往當年也是從外省憑自己的頭腦智商考入北京名校在北京落腳紮根的高知,這樣經過多年的人才匯聚之後,後代智商會趨於優質(2005年曾經對某年齡段的各省孩子有過一個智商測試,可查到相關論文,北京上海幾個大直轄市的數據明顯較高),所以無論試卷難度如何,基於這些優質人口基數出來的學霸還是學霸。


上面兩方面有矛盾嗎,其實不矛盾,比如江蘇人口約是北京的四倍,你隨機各取一千個孩子測平均智商,可能是北京高,但是被清華或北大精心挑出來的各一百個孩子測平均智商,可能就是江蘇高了。

最後回到實際學校裡就學生日常表現來說,用“碾壓”這一用詞太誇張了。確實有個別智商特別高的(一般一個班30個人裡能出現1-2人,各地生源都有可能),學習起來毫不費勁,拿學習方面的獎拿到手軟,但這確實是少數。多數情況下,大家在學校裡都是發揮所長彌補短板,展現和加強自己感興趣的那些方面,有的外語好,有的計算機好,有的喜交際,有的組織能力強,有的喜商業想創業,有的想去國外,有的想從政,有的就是想搞研究,有些孩子綜合素質高視野廣,有些孩子肯吃苦肯鑽研……。清北畢業的,若干年後,再回過頭來看看同學們在各自崗位上的經歷和成就,除了個別去賣豬肉的,絕大多數都不錯,都生活的比較精彩。

如果大家身邊有在清北學習過或正在學習的人,不妨親自問問

(下面補充一段,主要是看到有網友對清北的校風不瞭解,對進入清北的北京孩子有些看法或誤解。本人是 很多年前 從外省高考入清華就讀的(我弟次年考入北大),所以有一些親身的經歷和體會。現在雖然離開學校已經很多年了,但還是時常關注母校的發展的。一個體會是清華的校風非常正,讀書氛圍濃厚(就是有的網友形容的那句 比你天賦高的人還比你更勤奮努力)、其他高校裡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在這裡比較少。第二個體會或當時的感覺是班裡的 能進清華的北京孩子(當時一個班30人裡有5個左右的北京孩子~~這裡指九十年代初期。後來清華逐漸減少了在京的招生規模,在其他省份如江浙等省加大了招生數量) 智力與外省孩子區別不大(學習成績在我們班裡排中間的居多,沒有拉課拖後腿的),不過他們的英語口語聽力和計算機操作的基礎比較好(一開始比我們好,),組織和領導能力較強(當班幹部的多,參加社團的多),見過的大場面多 上臺講話不怯場,知識面較廣 各種話題與誰都能說上幾句,很多人會音樂或其他藝術(當時每個系裡有樂隊。清華出了不少音樂人,如高曉松等等),人生規劃比較明確而且比較有自己特點,比如班裡有一位北京同學在校時就樹立目標想從政(這是我們工科大多數外省孩子沒想過的,我們的目標都比較隨大溜),畢業後也確實去從政了。很多年過去了,同學聚會 時 同學們也回顧了各自經歷和取得的工作成績,可以看到畢業後大家都做得不錯的,大家不約而同談到了校風校訓對自己人生的影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行勝於言。這些都不是嘴上說說的,大家真的是將它們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而在實踐的。我想,這應該是同學們畢業後在各自崗位上 堅持不懈 作出成績的非常重要的一條因素吧)


Andy_Dufresne

一、寒門出高分生現在幾乎是不可能了。高分學生都需要用大量金錢參加各種培優班,換來所謂的好成績,住在經濟不發達的地方就沒有這個條件了。

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經過“”教育改革”,成績還可以的孩子家長哪個不是讓孩子參加各種培優班, 大家好像以為北京的孩子是打打鬧鬧上的學校,其實這些城市的學生也是辛苦的很。

三、北京學生的父母以前也是學霸,他們是靠自己智商、自己的努力留在北京繁衍生息,他們的後代智商相對來說應該高些吧。

四、大城市學生從小參加活動多,這也是培養學習能力的形式。

很有一些老師星期五坐高鐵到北京當培訓機構老師,週一早上出現自己的學校,老師辛苦,當然在培訓機構上課的學生也是辛苦。時代變化了,舊黃曆可能有些不準。


平石頭

這還用問,早有定論。最優秀的學生肯定是江蘇省的,其次是浙江省。這一是江蘇的人文環境最優,有崇文重教的傳統,民間很重視教育;二是地理環境因素,江蘇依江傍海水網密佈,是魚米之鄉,水產品豐富,居民吃魚多智商高,江蘇人的智商全國第一,具有學習上的先天優勢,所以江蘇自古以來文化科技名人多就不奇怪了。


水之清韻_63675

牛與不牛是個難以確切描述的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的根據。這裡附上一個最直接的指標,每年本科畢業生中優秀優良畢業生統計。

以下來源供參考:http://www.sohu.com/a/22911977_182548

http://tieba.baidu.com/p/3903845882

此表較舊,大家可以多找一下近期的表格


dF0

俺一基層勞動婦女也湊熱鬧說幾句。俺孩子在清華大學學八年制臨床醫學(清華大學與協和醫學院聯合招生培養),現為大二。她說班裡的北京籍同學挺牛的,學習成績好,各種見識廣,文體才藝高,但是有的人略帶傲氣,不好接近。她的好友裡沒有北京的同學。僅是她個人之見。哈哈😄


南開小胖

是江蘇。

兒子在北大元培,班上同學3人在清華。

兒子口述:北大的信科系、清華的數學系,最喜歡招收江蘇考生。江蘇生源在這兩個系口碑很好,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博雅數據庫

很多外地考生,尤其是高考大省(比如河南、山東之類的)有這樣一個誤區:那些北京本地的考生,佔了政策上的大便宜,題目又簡單,分數那麼低還進了北大清華,實力肯定不能跟我們這種萬里挑一的學霸相比。等我進去之後,看看怎麼教那些北京土著做人吧!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進了北大清華的學霸們,表現最好的,往往是來自發達地區的學生們。而那些應試能力看上去更高一籌的外地考生,則相當一部分出現了水土不服症狀。

你要問哪個省的最牛?不好說具體的省份,但是以上的規律基本上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北京本地的考生,通常被外行人覺得是最差的,實際上是表現最牛的幾個省市之一。很多人大附,清華附中,北京四中的學生,由於地理位置和氛圍的原因,使他們可以在高中的時候就可以和北大清華的學生談笑風生,對於大學的情況並不陌生,這樣等他們進入北大清華的時候,不會像其它小縣城中學的學霸那樣兩眼一抹黑,從零開始,而是很多熟悉,北京話叫門兒清。

其次就是江浙滬地區的考生,這其中以江蘇為最強。因為江蘇的考試難度,是全國最難的,數學帝葛軍功不可沒,正是他的一手改革,讓江蘇的試題達到了競賽初級的水準。做過江蘇的高考題你就知道什麼叫地域難度,能難到你懷疑人生。所以江蘇的考生,在高中階段就接觸了很深的理工科思維,這樣的話,他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會搶佔先機。

然後就是中部地區的幾個省份,什麼湖南、安徽、湖北,每年都會出現一個牛人。但一般出現在基礎科學領域,比如數學,物理,電子工程之類的。比如十幾本課滿分的清華學神韓衍雋,來自安徽:

像什麼計算機這種新興學科 ,就不太行,只能出現在像浙江,上海,北京這樣的省市。比如來自杭州的姚班大神陳立傑,就是來自杭州外國語的頂尖大牛:

其它的省份,大牛其實也是不少的,但是有些省份的大牛,就概率很低了,比如邊遠地區,什麼青海、內蒙古之類的省區,教育不發達,人口又少,以前都是東部地區的人移民過去參加高考。

當然,無論如何,進入北大清華,都是精英無疑,在當地人口中都屬於智力層面的佼佼者,不過最終在社會上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還有看之後的努力,任何優勢只是暫時的。


佩子臨


這是江蘇的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