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样的淮南“学霸”?

这些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样的淮南“学霸”?

姚紫琪:阳光自信 爱好读书

这些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样的淮南“学霸”?

图为生活中的姚紫琪阳光自信

除了爱读书,姚紫琪学习之余还特别喜欢打羽毛球和爬山,她经常陪爸爸爬山、聊天。电话中姚紫琪说:“我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从小到大,我的爸爸和妈妈在学习上都没有对我提出过特别的名次要求,他们给我最多的是鼓励和言传身教,这次我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我想最开心的就是他们。”

杨宗辉:享受过程 绽放精彩

这些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样的淮南“学霸”?

初见杨宗辉时,他瘦瘦高高的个子,一脸腼腆的表情,不过打开话匣子后,就会发现其实他是个很健谈的男生。说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杨宗辉表示不能一概而论,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习方法不断变化着,“小学和初中时所学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认真就好。到了高中,就应该根据情况多重视自己的短板。”杨宗辉说,他认真比较过很多优异学生的成绩,觉得理科综合拉分比较明显,因此他给自己制定计划,时间安排上更偏向于理科综合,这样保证各科都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

杨宗辉微笑着说,自己的爱好广泛,从小就爱弹电子琴,还获得了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颁发的九级证书,不过那些证书啊,比赛啊都不重要,他个人觉得很是享受学习的过程。除此之外,杨宗辉爱唱歌,爱打篮球和羽毛球,这样学习之余就不会觉得乏味,劳逸结合嘛。

杨宗辉的妈妈是教师,爸爸是位建筑工程师,在杨宗辉眼中,父母的教育氛围很宽松,从没有给他过多的压力。

“清华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学校,即将成为清华的一份子,我很高兴。”杨宗辉说,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现在取得的成绩不代表永远,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绽放自己的精彩最重要。

于剑:做事专注 思维活跃

这些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样的淮南“学霸”?

班主任樊涛说:于剑对于学习的技巧,概括为“专注”。 因为他经常参加全省、全国性比赛,来自各地的优异竞赛生聚集在一起,竞赛的压力不亚于高考。对此,于剑在看书做题时,任何压力和杂事都无法让他分心。

妈妈应克会说:从小逻辑思维就非常强,给他买的科普类图片被他看了不下30遍。看到孩子对理科如此感兴趣,于剑的父母亲便从各种渠道或买或借此类书籍,陪着孩子一起阅读或练习。正是由于家长的鼎力支持,于剑才有了在理科学习道路上的一路前行,最终获得了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金牌,并被保送清华。不难看出,在于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同学周茂洋说:通常会学习的人都是会利用时间的高手,于剑也不例外,和同学们相比,他总是感觉精力充沛。于剑不偏科,每一个科目都不错,尤其喜欢数学。而于剑的学习经验更简单:好好听讲,好好做作业,是个一不报课外班,二不私下增加学习任务的学霸。

胡耀东:善于思考 淡定自如

这些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样的淮南“学霸”?

“有点不敢相信,因为之前我也估分了,在640分左右,没想到高考成绩比估的分还要高出20多分。”提及高考成绩,胡耀东直言出乎意料。高考数学分数考得不好,但文综超过预期10多分。

别以为“学霸”只会学习,胡耀东爱好广泛,他喜欢航拍,喜欢旅行,从小学到高中,每年他都会随父母出门走走,将国内主要城市走了个遍,“对我来说,旅行的意义在于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有所不同,拓宽了视野。”

669分的文科成绩,让北大、清华立刻抛来橄榄枝,谈到志愿填报,胡耀东说目前还没有确定报哪家,但自己比较青睐北大经济学类的专业。采访结束时,胡耀东笑着说,对于即将到来的暑假,他已经规划好了要做的三件事:健身、旅行、学习数学。

何晓雯:纵歌纵马 诗酒年华

这些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样的淮南“学霸”?

何晓雯的爸爸、妈妈都是中学政治老师,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和智力开发,“父母都是文科老师,我却学了理科。”说起这件事,何晓雯笑得合不拢嘴。“我爸妈都特别喜欢看书,不喜欢拿着手机或者捧着电脑,尤其是我妈妈,只要是我学习的时候,她肯定在旁边看书,这就让我觉得家庭氛围很好。”

“我兴趣好多,觉得自己应该算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吧……”何晓雯笑言,已经考过钢琴九级的她更热爱旅游,不仅爱看足球赛,还喜欢看侦探小说,现在特别喜欢东野圭吾的小说,写得太精彩了。

采访过程中,能够感觉到何晓雯思路清晰,口才了得,是个颇有想法和主见的女孩子,在参加北京大学“博雅计划”考试时,何晓雯在面试中表现出众,“我们的面试形式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就是自由辩论的感觉。我觉得把自己对题目的观点和想法大胆说出来就好了。”精彩的表现使得何晓雯获北大加10分录取的资格。

何晓雯说,她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是:“纵歌兼纵马,诗酒趁年华。”在何晓雯的心中,北京大学就是一个新的平台,让她尽情展现最美的青春和最好的年华。

张元哲:钻研英文 喜爱配音

这些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样的淮南“学霸”?

从小到大,张元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张元哲经常“刷题”,做很多题目,制作错题集。对于数学,张元哲会刷一些专项训练的题册,逐项攻破难点。高二暑假,张元哲参加了在北大举行的一场夏令营,回来之后就开始了一项计划,积累英语单词。张元哲每天都会背单词,从四级到六级,如今已经背到了托福的单词。除了背单词,张元哲还喜欢看英文原著,《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廊桥遗梦》……通过阅读英文原著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张元哲的爸爸在煤炭行业工作,妈妈是一名教师,父母对张元哲的学习干预不多,家庭氛围轻松。业余时间,张元哲喜欢唱歌、打羽毛球……高三这一年,张元哲对配音产生了浓厚兴趣。配音类的综艺节目《声临其境》,张元哲十分喜欢看,但因学业较重,张元哲就在午饭的时候看一段,一集节目要好几天才能看完。在网络上,张元哲也积极尝试配音,他称自己目前是“小透明”,“就是小粉丝,存在感低的。”张元哲说:“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从最初做起。”

暑假做什么?张元哲已经办好了一张健身卡,高三长胖了20斤,争取在暑假瘦回去。

张帅:跟从节奏 稳扎稳打

这些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样的淮南“学霸”?

作为一名高考过来人,张帅以自己为例剖析说,我喜欢生物学,而且有这方面的特长,所以我就在其他学科都均衡发展的同时,重点在生物学上下功夫,得益于这一特长,被北京大学加60分录取,如果学弟、学妹们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也可以拼一拼、试一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