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這項工作幹得漂亮,完成「兩個100%」的任務

  明確職責 通力協作 勇於創新

縉雲全面完成“消薄”工作“兩個100%”任務 

  近日,在完成了“兩個100%”的任務後,縉雲縣東渡鎮梨倉村來料加工場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1000多萬元,每年為該村集體帶來至少5萬元的經營性收入。”在開工儀式上,該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2017年,縉雲立足實際,挖掘潛在優勢,總結推廣光伏助增、空間換地、產業富村、市場聯建等“消薄”十八招精準幫扶模式。全縣253個行政村總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未出現以往年度已“摘帽”薄弱村返貧;116個集體經濟薄弱村消除率達到100%,完成省任務數39個的3倍;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127個,比省任務比例高出20%。

  “因地制宜,多管齊下,通過資源開發、盤活資產、整合資金等方式,破解集體經濟薄弱村無資源、無產業、無資金等難題。”縉雲縣“雙增”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縉雲又拉高標杆,自我加壓,要求全縣各村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薄弱村消除兩個100%達標任務,並啟動“收入倍增計劃”,即2018年50%的行政村實現收入倍增,總收入達到20萬以上,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定下目標加油幹。縉雲繼續推行“縣領導+部門領導+鄉鎮領導+駐村幹部+第一書記”“五個一”聯繫制度,出臺《村幹部“十八條規矩”底線管理辦法》,把推進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農村“三資”管理等工作不力或未完成工作任務的行為列入十八條規矩底線之一。在全縣農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賽上,253個行政村書記簽下責任書、立下軍令狀。

  同時,縉雲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做到任務清晰、責任到人,農辦、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等涉農部門,整合項目資源向消薄工作傾斜。並建立成員單位聯席例會制度,每月召開2次碰頭會,研究解決階段重點問題,形成“全縣一盤棋”的工作格局。

  以新碧街道為例。在多部門聯合支持下,該街道碧街村等五個村抱團聯建,按股份比例投資250萬元,對原五聯自來水廠進行擴容提升建設,既解決飲用水困難問題,又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僅2017年7月至12月,水廠已產生收益11萬元。

  截至今年6月末,縉雲全縣18個鄉鎮253個行政村全部完成村集體經濟總收入超10萬、經營性收入超5萬“兩個100%”任務,提前完成年度任務。

  壺鎮鎮高潮村管理增效,新碧街道上小溪村物業興村,大洋鎮新西寮村綠水成金……縉雲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章曉斌表示,接下來縉雲將繼續做好“百企結百村,消滅薄弱村”專項行動,確保集體經濟持續、穩定增收,讓“消薄”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為縉雲大花園建設增添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