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溫情啃下“硬骨頭”,河北區提前完成棚改“三年清零”任務

“老伴兒呀,這回咱這日子才是真真正正的美景了。”搬進新家,“釘子戶”薄冰拉著老伴兒鄭美景的手說。提起搬遷的感受,薄冰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感謝黨,感謝政府,沒有你們就沒有我這新家,就沒有這暖和和的好日子!以前太對不住你們了。”

成為“釘子戶”其實並非薄冰一家的本意。薄冰和老伴兒鄭美景及女兒一家原居住於河北區東於莊道順衚衕8號的兩間僅有28平方米的私產房裡。日子本就捉襟見肘,善良的夫妻二人還常年照顧被其他親人拒之門外的堂弟鄭有新,61歲的堂弟天生雙下肢一級殘疾,大量的醫藥費讓老兩口兒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換房子、看美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今年,東於莊啟動徵收,雖然政府制定了優厚的徵收補償政策,但對於薄冰一家仍是困難重重。按照標準,選產權調換需要添錢,不選又住不開,薄冰實在想不出辦法,在家急得直撞牆。為此,薄冰一度對徵收的意見很大,從來沒跟人紅過臉的他一聽見徵收拆遷就跟人大吵大鬧,拒絕徵收工作人員上門做動員工作。鄭美景更是見人就哭,總是念叨怎麼辦呀?好人怎麼就沒好報呢?鄭有新心裡明白是自己拖累了姐姐姐夫,可是說不出,整天哭。

薄冰家極度困難的生活狀況讓每一位到現場走訪的拆遷工作人員唏噓。經拆遷部門研究決定,對薄冰、鄭美景的特殊困難給予特別幫扶,在堅持政策不動搖不鬆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並研究制定了“一條龍”全方位的幫扶計劃和方案。徵收小組幫助尋找洽談,落實週轉房;現場指揮部負責落實搬家車、120救護車;工作人員主動幫助收拾整理,打包,裝車,卸車,擺置安放,抬鄭有新上樓等全套服務;拆遷負責人協調新開河街及民政部門,對接鄭有新特困低保手續;拆遷黨支部黨員們現場為其一家捐款數萬元……

東於莊和平新村項目位於北運河東側的小王莊地區,還有不少都是和薄冰家一樣經歷了十多年的拆遷而仍沒能搬離現場的困難滯留戶。這裡居住環境惡劣髒亂,配套設置落後,安全隱患嚴重,生活極其不便,很多困難戶都覺得“沒指望了”。

今年,河北區委、區政府立下軍令狀,下決心解決這塊城市“頑疾”,重新啟動對這片剩餘的500餘戶滯留戶的徵收。主要領導親自動員部署,出臺新政策,提供新房源,組織新隊伍,研究新招法,解決老問題。

棚改領導小組在“核心政策”的基礎上,又以“提前協商交房”為中心步調,充分利用提前協商交房獎勵10萬元或20萬元的激勵政策,形成了“先走獲獎勵、後走不得利”的惠民政策。隨後,又出臺了為糾紛戶提供親康家園週轉用房的平移政策、預支兩年週轉費的幫扶政策及可以提供二手週轉用房的過渡政策。特別是提供了可以“拎包入住”的週轉房,解決了群眾,尤其是老年人租房的困難,大大縮短了徵收工作週期。

針對每戶進行“一對一”的溝通,把每一條政策講清楚,把每一筆賬算清楚。徵收幹部積極傾聽群眾呼聲,問需於民,梳理成翔實的“民生問題臺賬”,實行公開承諾、銷號管理,做到辦理一起,銷號一起。針對滯留戶中家庭糾紛戶多、代位繼承多、買賣多的特點,聘用了律師進行現場法律援助,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的法治保障作用。通過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形成“一站式”組合型的精準服務,提高了搬遷效率。

經過48天的奮戰,終於啃下了東於莊和平新村這塊延續了11年的棚改拆遷 “硬骨頭”,也為河北區棚改“三年清零”任務提前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11月7日,河北區提前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棚改任務計劃,全區3年累計完成19.65萬平方米,1.1萬戶、5萬餘名群眾受益,以實際行動圓了百姓的“安居夢”,堅決做到高樓大廈背後不能有貧民屋。

審校:陳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