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川普看似瘋癲實則極其聰明,或將成爲美國最偉大的總統」這種說法?

核宇

“特郎普看似瘋癲實則極其聰明,或將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這種說法是從來哪兒來的。應該是特朗普的忠實粉絲的看法。現在咱們來品評一下這句話。毫無疑問,這是一句力挺特朗普的話。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粉絲的眼裡,物朗普上臺之後的所做所為也都給人以瘋癲的感覺。特朗普的瘋癲說白了,其實就是任性。想幹啥就是幹啥,我是老大,我怕誰?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別人做不了的事,他做了。

特朗普上臺後給大家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一是不斷退群,二是全世界挑起貿易摩擦,揮舞著關稅大棒,四面出擊,六親不認。退群的目的是隻想享受好處,不想承擔義務。特朗普這樣做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讓美國再次強大。認為特朗普很聰明的人,其潛臺詞也是很明白的,他們相信特朗普通過這樣的政策和方法,是可以達到“使美國重新強大”的目的。特朗普的行為雖然和之前的主流政治家迥異,看似不合常規,但這可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這種方法真的有效,特朗普使美國重新強大了,他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也就言之成理了。

但這種邏輯,大概是“普粉”的一廂情願。實現的可能恐怕是微乎其微的。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在某些方面,某個領域確實給美國帶來一點好處。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不斷退群,對於一些國際組織和國際協議,對我有利就用之,不利則棄之的實用主義態度,將極大的打擊美國的國家信譽。人無信則不利,國家也一樣。無論美國從中得到什麼樣的實際利益,一個誰也否認不了事實是,它必然造成美國領導力的下降。

“美國優先”就是自私自利的政策。如果美國真的強大了,可以實力來保證自己的自私自利。在整體實力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任性強推美國優先,受到反抗和硬懟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吃柿子撿軟的捏,說不定來行得通。可是這些國來美國的國家政策是右手打俄羅斯,左手壓中國,依仗超級大國的地位,任性霸道。特朗普這次發起的貿易摩擦受到全世界的抵抗。包括歐洲盟友,北美的兄弟加拿大,都對他進行反擊,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我覺得是與之前與中國打貿易戰時,中國的寸土不讓的反擊所起的示範作用,有點關係。這一點很像流氓收保護費一樣,家家都給了,就不會有人起來反抗。只要有一個收不到,其它人就都不願給了。特朗普顯然沒有看清這樣一個形勢,對於美國未來的戰略規劃,是沒有清楚定位的。

特朗普當然是很聰明的。這個聰明是與我們普通人相比的。做為國家領導人,他是這個國家精英的代表。放在精英的層面上來考量,特朗普恐怕就算不得怎麼聰明瞭。政治家的聰明不在於獲得一時一地小利,而是通過國家政策的制定,為一個國家謀萬世之利。特朗普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特點,他的聰明,都體現在為美國爭取現時利益上。況且,他的政策能否奏效。尚不得而知。我們可以舉個例子,特朗普用盡各種辦法逼製造業迴歸。但是,製造業的發展是有其自身規律的。受成本的限制。美國勞動力成本這樣高的情況下,產品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如果沒有政策的強制,誰會願意在美國建廠?

要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也必須做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事業。這樣的總統美國是有的。比如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他們都在美國的歷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可以稱為偉大的總統。特朗普上臺的時期,可能也會成為美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這就是美國實力相對衰落的時期。特朗普大概也有振衰起敝的雄心大志。但是,謀事在有,成事在天。歷史已經走到這樣一個關口之上。美國相對衰落的趨勢,恐怕不是人力可以阻擋的。如果特朗普真的是聰明的,他可能延緩這個趨勢。否則,將加快美國的衰落。最終的結果如何,大家都可以觀察。


七月流火140400643

舉個例子,目前各方面的信息(包括白宮內部洩漏出來的資料)都已經交叉證實的有:特朗普缺乏集中精力閱讀國事文件的能力,只願意聽手下口述“總結”,而“總結”的內容往往因人而異,導致手下不同派別爭相搶奪(併力爭壟斷)向其口述的機會,因為特朗普缺乏通過閱讀文件來確證口述內容準確性的能力,所以聽什麼就是什麼。不同時間不同手下抓到向他口述的機會,是導致他的政策判斷朝令夕改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比如,特朗普對閱讀和健身都缺乏興趣,平時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看電視上,而且最喜歡看福克斯新聞臺的脫口秀節目。有人通過對比特朗普每天的推特和福克斯新聞臺的節目內容,發現特朗普在推特上發表的“觀點”,完完全全是在重複福克斯新聞臺脫口秀主持人和嘉賓們上一秒鐘的觀點,尤其是對福克斯主持人Sean Hannity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也就是說,特朗普早就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會對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中的信息不加辨別地吸收,就像中國許多老人毫無保留地上電視廣告的當一樣。

其實特朗普就算在年輕時,也並不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的第一桶金,是用父親在七十年代“借”給他的一百萬美元投資了紐約的房地產;之後二十多年裡他的投資屢戰屢敗,旗下產業多次破產,多虧紐約市經濟騰飛、地產價值飆升,才熬了過來。然後他正是因為在紐約富豪圈裡被人鄙視,才不得已轉型去演電視真人秀,沒想到又藉此在公眾面前混了個臉熟,成為競選的資本。紐約市前市長、真正白手起家的美國頂級富豪布隆伯格(又譯彭博),就曾經鄙視地說過:特朗普哪裡算什麼成功的商人?

當然,就算特朗普不算頂級富豪、就算他是靠著老爸的餘蔭發家,至少他這麼多年還是撐了下來,所以也不能說他年輕時一點能力都沒有。但是如今他老了,老年痴呆的症狀越來越明顯,年輕時的那一點點本事也早就扔到大西洋裡去了。如今還堅信特朗普“極其聰明”、“將要成為美國最偉大總統”的,除了被他忽悠得五迷三道的死忠川粉以外,也就是國內因為接觸不到英文即時信息、而對他產生誤判的中國網民了。


林三土

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特朗普的執政基礎不同於美國以前諸多總統,他沒有可以依靠的黨派機器支持,只能通過網絡自媒體直接與支持者進行溝通對其進行政治動員所致。另外,他行政中始終面對兩黨的“建制派”掣肘,因此必須通過各種非常規的舉動去促動自己的支持者積極行動起來支持其政治主張,這是他的政治生命線所在。因此,他不按照所謂的“常理”出牌也就毫不奇怪了。


眾所周知,美國的政治制度是“兩黨制”,在這個格局下競選公職者必須被登記為某個黨派的候選人方可參與競選,不僅美國總統選舉如此規定,國會議員,州長和市長,甚至許多州的法官也都是如此。雖然現實中,也確實有民主和共和兩黨之外的候選人參與,但是基本無關痛癢。許多人認為美國的兩黨組織結構相對鬆散,只要選民在選舉登記中申明自己是歸屬哪個黨即可,無須跟政黨履行手續,但是這種情況基本只是針對外圍選民而言,兩黨其實內部還是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骨幹群體,也正是這個群體可以在競選中有組織的進行籌款和宣傳活動,能夠高效率的將候選人的綱領向社會大眾傳播,這就是所謂的黨派機器。當然了,因為黨派機器不僅涉及行政官職的選舉,對於立法機構的議員選舉影響同樣重要,因此同屬於一個黨派的行政官職當選者和議員之間的政治合作顯然要緊密的多,以此發揮政治影響力。所謂的“建制派”就是指的這群人。


一般而言,民主黨更傾向於通過重視城市裡的社會中下層人口利益獲得支持,因此主張政府對於社會的干預應當增強,而共和黨則主張發揮美國的“個人奮鬥”傳統和強調秩序,反對政府過多幹預社會運轉,其支持者多數來自於大富豪(所謂奮鬥成功人士)和鄉村地區的農業人口(在意傳統和秩序)。介於美國兩黨的建制派在基本政治觀念能上並無太大差別,不同只在於雙方對於如何實現這個目的的手段不同而已。所以經過長期的政治較量,實質上這兩黨的骨幹群體在政治觀念和行為上有了相當的默契,“政治正確”就是其中突出一點,另外一點就是美國在維護自己霸權的過程中推動全球化,不得不持續向自己的盟友“讓利”,以此驅動盟國追隨美國去建立霸權下的世界秩序。


麻煩在於,建制派原本設計的是美國自身把持住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即可,另外加上其他通過金融和通訊等服務足以獲得支持美國發展的財富,至於這些產業吸納就業人口有限不重要,可以通過大力第三產業實現“二次分配”解決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的問題。但是這個設想很美妙,現實中卻是行不通的!美國社會矛盾在最近十幾年裡不斷地被激化,再次分裂已經隱然若現了。


特朗普在宣佈自己將參加競選之初選擇加入共和黨,但是介於其既往從不參與有組織的政治活動,因此並不屬於這個骨幹群體的一員,也就成了“反建制派”。值得強調的是,特朗普敏感的把握住了一點——美國的“讓利”導致了自己的製造業迅速下滑,大量的產業工人對既往兩黨產生了憤恨,而“政治正確”的泛化又使得鄉村地區的人口認為美國的傳統和秩序受到了威脅。他就利用這一點,加之網絡的大發展,使得他跟選民直接溝通的成本極度下降,因此出乎許多人意料的當選了美國總統。(對這個感興趣者可以搜索本文作者“千里巖”和“特朗普”這兩個關鍵字,看看他競選期間筆者所做的分析)


所以,特朗普上臺以後,他直接行政目標就是“排除美國對盟友讓利的行為,重振美國製造業”,之所以設定這個目標,他的本心是想通過重振製造業解決美國社會貧富分化日趨嚴重的趨勢。而阻礙他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大障礙不是來自國外,正是前面提到的有著高度默契的兩黨骨幹群體——“建制派”。


特朗普為了實現自己目的,必須儘可能的在美國現有的經濟和科技以及政治影響力優勢被耗光之前,趕緊的藉助現有實力從一切可能的方面“薅羊毛”,用於重振美國製造業。從這一點來說,特朗普是抓住了美國發展的根本問題,建制派主張的那些產業說到根子上對於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作用較弱(比如金融業更多的是協助製造業提高勞動的社會轉化率,本身並不直接產生財富),遠遠無法跟製造業相比。如果他在這方面成功了,則美國不僅會繼續保持科技領先性,同時也會是第一大物質財富創造國。就這一點而言,他是有希望成為最偉大的美國總統。


其實“建制派”問題在於一則無法打破自己一手製造的“政治正確”(不能承認自己當初犯傻了吧?),二則對於美國既往方式輕鬆獲得暴利(他們根本上肯定是傾向於支持自己的富豪階層)和追求長遠霸權的渴望。因此在他們眼中,特朗普對著盟友都要“薅羊毛”的行為,不但直接損害了他們的獲利,更是從長遠上挖空了美國的霸權,所以必須盡全力反對特朗普的任何政治措施。


如此一來,特朗普為了直接與選民溝通以反制那些建制派就必須在短時間內拿出來一個足夠光鮮的“成績單”。因此,一方面是時間緊迫,某大國追的太快,留給美國重振製造業的時間有限,所以必須儘可能短的時間裡攏集足夠的資本,另一方面他要打破“政治正確”,對建制派進行根本的否定。所以他不得不經常採取“六親不認薅羊毛,霹靂手段(嘴炮?)出奇招”。


這就導致了被傳統的建制派把持的美國主流媒體刻意把他描繪成“瘋癲”,一點都不奇怪。


其實對於美國的競爭對手們來說,特朗普挺危險的,如果他辦成了自己期望的大事,美國的實力肯定會走出衰落勢頭。


千里巖

的確,特朗普有一點像題主說的那樣。特朗普看起來是不著調的。做事情的時候,前後不一這種情況很多。然後你看他從2016年,選舉結束上任以後,到現在2018年6月,他完成了多少事情?他上任開始他自己的那個領導團隊裡面矛盾都不斷,人換了一茬又一茬看起來好像他是一個人,孤軍在奮戰一樣。但是他要做的事情都做成了。那個邊境牆,據說現在這個跟墨西哥邊境的牆已經砌的老長老長了。這個效率,實在是太高了。

在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之間矛盾分歧比較大的時候,很多事情是很難做成的,但是,他竟然都做成了,比如說減稅。他提出的事項,那就能夠給通過了。奧巴馬當時推的醫改,上面有矛盾,下面有矛盾,下面之間互相有矛盾,上面之間互相有矛盾,下面跟上面還是有矛盾。來來回回搞了好長時間,差不多有兩三年的時間,總算給他簽下來了,簽下來的協議,大家都不滿意。但是特朗普做的事情時候,大家都同意了,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邊都沒什麼意見。

第一個是收保護費和賣軍火。美國差錢,所以說呢,特朗普一上來,先去推銷軍火,沙特答應了,一百個億的美元的軍火,然後,要歐洲,日本,韓國,交保護費,要增加保護費。吵吵幾聲後,都沒聲音了,明顯也是同意了。和同盟國鬧彆扭,這種事情克林頓提過嗎?沒有;奧巴馬敢提嗎?不敢。特朗普那老小子一上來,就哇啦哇啦要錢。商人啊,他重利。

第二,減稅。

收完保護費,他就回去國內減稅了。稅一減,美國的海外企業,就把利潤拿回去了,因為什麼,減稅了,利潤不會被美國政府拿去補貼醫改了。這不,最近傳出消息來說,美國政府的財政收支出現盈餘了。哎,這是十幾年來,美國政府一直是看不到這種希望的。竟然叫特朗普這老小子,兩年時間就給搞成了。

第三,兩線作戰。

對美國來說同時,開闢兩個戰場,這樣的事情,在小布什手裡就已經有了。但是特朗普他改了一下,一手硬一手軟。在敘利亞問題上,硬;在朝鮮問題上,軟。敘利亞他是,熱兵器不停的,然後一看自己不太好弄的時候,就讓以色列來搞。美國曆屆政府跟朝鮮,都很難坐下來。特朗普就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達成了讓朝鮮放棄核武器和導彈試射,新加坡會談。這種事情,在前面三屆總統身上,都不可能發生。

中美的文化上的差異,的確是比較大的,中國人歷來是講究誠信,也就是說,我說我做的,我做我說的,言行一致,諾言千金重。美國人的思維比較務實,只要能達到效果就可以了,所以在手法上,美國商人他就是這樣,前後矛盾,前後不一會很多,只要最終簽下協議之前,什麼樣的可能都會有。而且善於喊價。常常給你來一個沒辦法還價的開價。這一點上中國一定要小心,不要去理會他開的那些價碼。他說這種價碼的時候自己都不會信。


大舟財經觀

問題裡提到的說法,讓我想起了基辛格在2016年大選塵埃落定不久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對特朗普的評價。

這位前國務卿毫不諱言地指出,“唐納德·特朗普是世界各國從未見過的現象。……他的就任對國際社會而言是令人震驚的經歷,同時也是非凡的機會。……我相信特朗普有可能成為一位在歷史上相關可觀的總統”。但當被問及對特朗普具體外交政策的預判時,基辛格的回應是,“我認為他(特朗普)將憑藉本能行事,這與我的更為學術的分析形式截然不同。……但是他已經提出了一些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能夠得到妥善解決,一定會帶來極好的結果。

基辛格對特朗普的這種評價也許太過樂觀,但我個人認為他的邏輯是值得思考的。換言之,基辛格並沒有對特朗普在個人層面的“瘋癲”或者“聰明”做出評價,而是說特朗普正在開始關注一些真正的美國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可以解決的話,一定“在歷史上相當可觀”,或者是“成功”。這個意思其實是說,特朗普執政已經成為一個事實的情況下,所謂“瘋癲”與“聰明”其實也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他將如何影響世界。

所以,我覺得,作為中國公眾,我們可能沒有太多必要關注特朗普個人層面的優劣。這些問題是美國公眾需要關注的。或者說,總統的所謂“瘋癲”或者“聰明”是美國公眾要思考的,要對其國家制度反思的。對於我們而言,當然,我們既不應該過分認為特朗普有多麼神奇,也沒有必要跟隨美國自由派媒體或者對特朗普持有強烈反對立場的自由派人士徹底唱衰特朗普。而是要在國際關係或者國家利益層面,關注特朗普政府的對外決策或者正在給世界帶來的不確定性。從這個意義上,他本人的一些個性、或者是職業生涯養成的一些風格,的確在發揮不同與以往政治人物的影響。而這些其實與瘋癲或聰明無關。

我個人認為,特朗普目前的各種極端做法的確在傳統意義上或者在建制派精英看來不太明智甚至將導致巨大負面效應。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目前仍舊具備的國家實力和在國際關係中的所謂“高地位”正在助長特朗普的這種“任性”。而這種“任性”長期以來的話,的確可以讓美國短暫獲益,實現某種程度上的“再強大”,但應該無法“再偉大”。這樣看來,特朗普的所謂“最偉大總統”的歷史定位的確有很大難度,可能最好的結果也只是成為一位評價極為極化的總統。


刁大明

美國總統自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就一直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無論在美國國內,還是在其他國家,不少人都認為特朗普“瘋瘋癲癲”,認為商人出身的他不太適合當總統。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美國人也不傻,特朗普既然能當上總統,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或許他不能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畢竟林肯、華盛頓、羅斯福和里根總統的執政功績是很難被和平時代的美國總統給超越的,但特朗普絕不會像部分人想象的那樣“只懂經濟,不懂政治”。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行事風格刷新了美國人乃至世界對美國總統的看法:美國廣播公司評價特朗普時說,特朗普已重新定義總統職位,“徹底重塑白宮及其運轉方式”,特朗普無視並打破各種慣例,咄咄逼人,時常令人震驚,但他也正以自己的方式“搞定事情”;普林斯頓大學歷史教授澤利澤爾認為,特朗普為總統職位帶來全新的喧鬧且隨心所欲的風格;白宮幕僚長約翰·凱利曾對《紐約時報》表示,特朗普極少詢問其他總統過去怎麼做……特朗普辦事雷厲風行、我行我素、別具一格,並不過多在意他人看法。或許用“他人看我像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來形容特朗普再合適不過了。

其實,儘管上一任總統奧巴馬致力於改變美國現狀,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外交等各方面都作了很大努力,但美國的問題也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特朗普“接手”總統這個職位後,其實面對的仍然是一個“爛攤子”。但美國人既然選擇了特朗普,就說明他們信任特朗普有能力使美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特朗普上任後雖然引來不少非議,但其實更多的美國人對他是持肯定態度的。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時刻想著為美國爭利益,他把“美國優先”的口號叫得很響亮,在各個領域也始終堅持“美國優先”,這正是符合美國人的期待。CNN於5月2日至5日進行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41%的美國人對特朗普的表現給出了積極評價,對特朗普處理移民問題的支持率從之前的36%上升到40%;對特朗普處理外交事務的支持率,同樣也從39%上升至42%;有52%的美國人支持特朗普對經濟問題的處理,比上次調查上升了4個百分點,這些都意味著特朗普的支持率總體在上升。

其實對於特朗普“犀利”的行事風格,多數美國人認為:特朗普像一味猛藥,雖然會帶來短期陣痛,但一針見血,比傳統的保守療法效果好得多。特朗普上任不久就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之後又簽署總統令凍結奧巴馬主導了8年的“醫改法案”,執政以來,他宣佈對8個國家實施旅遊禁令、退出《巴黎協定》、威脅摧毀朝鮮、推出美國30年規模最大稅改政策、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軍事打擊敘利亞、挑起貿易爭端……做了許多“史無前例”的事,就美國內外政策做著近年來乃至於上個世紀以來最為巨大的調整,其目的最終都是為了加快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


阿爾法軍事

特朗普上任不過一年,也許有一種偉大叫特朗普,也許有一種笨蛋叫特朗普,現在就要下結論為時太早。但是這麼多人熱衷討論,說明特朗普確實是個厲害角色。

時勢造英雄。其實無論是英雄、梟雄還是狗熊,都是時勢賦予他們舞臺,凸現出他們各自分明的稜角。

首先,特朗普背景獨特。

特朗普沒有從政經歷,也不是建制派,與那些矜持的政客有本質區別。



特朗普是美國“商業地產之王”,該有的都有了。不像他的前任,克林頓被金錢約束,奧巴馬被名和權拖累,特朗普只需要考慮做正確的決定,而不需要受到各方利益的牽絆。

特朗普還佔有人和之利。在三權分立、權力互相制衡的美國,特朗普入主白宮後,共和黨控制國會,不會像奧巴馬那樣成了“跛腳鴨”,可以大展身手。

其次,特朗普看似瘋狂,實則邏輯性極強。

特朗普1.5萬億美元減稅計劃的實施,震驚世界。但減稅流失的財政收入怎麼辦?

特朗普盯上了油價。解除前石油高管蒂勒森國務卿職務,制裁俄羅斯,對敘利亞化學武器相關設施進行精確打擊,廢除伊朗核協議,等等,地緣政治風險明顯上升,油價以大漲回應。



油價上漲,美國是受益者。2015年美國國會廢除了延續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此後,美國石油出口不斷增長,正向主要石油出口商進擊。 過去短短一年,美國原油出口從150萬桶/日的水平增長至2018年5月的250萬桶/日。油價上漲,美國出口石油收入大漲,財政收入增加,才可以彌補減稅帶來的財政缺口。

最後,特朗普適合當下的美國。

美國是發達國家的領頭羊,2017年GDP高達19.5萬億,一騎絕塵。但從相對實力看,中國等新興市場的興起,確實反襯出美國沒落。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增長都進了華爾街,硅谷精英的錢袋子,美國人民收入乏力,貧富懸殊加大。

與此同時,美國債務問題也濃得化不開,2017年總額已達21萬億美元,是GDP的108%。而且美國經濟剛從危機中大病初癒,有些虛弱。

針對美國經濟體力不支的現狀,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開始算經濟賬。特朗普的算盤是,既要當好世界警察,也不能犧牲自己利益。

特朗普一切“美國優先”,不惜發動貿易戰爭、貨幣戰爭。在全球化背景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靠遏制很難奏效,要靠談判解決問題。這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方式,恰恰是一個成功商人所擅長的。

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你猜不到他的底牌。世界突然間變幻莫測了。

…………………………………………………


史晨昱

川譜戓成為美國的罪人。出爾反爾透支的政府信用,將付出百倍的償還來贖回來。這個有先例,華府為國軍在2000點突圍,政府宣告2000點是牛市的起點不是終點!這個信用損失不言而喻,現在說什麼百姓都不信了。


小僧59

這個評價共分前後兩個半句,看去似乎兩個半句都有道理,但仔細想來,其實是都沒有邏輯可言。

說起來,特朗普只是表面瘋瘋癲癲,但其實他的”瘋癲”只是一個技巧而已,掩蓋了他內心的另外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一般很難講清楚。但是,我想應該有下面幾條:

一、作為商人出身的總統,特朗普身上有很強的商人氣質,那就是唯利是圖、一切以目標為導向。當然,在這種一切以目標和利益為導向的策略背後,也有一定程度的理性和務實。但是,人們在特朗普身上所能看到的,卻是一個小商人的氣質,那就是出爾反爾、口無遮攔。對美國這麼一個全球大國而言,這種風格確完全喪失了道德和風範。

二、在這麼一個”小商人治理大國家”的策略之下,人們就很難談到上面判斷中的後半句,那就是: 特朗普根本不可能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在這裡,也許我們要簡單地討論一下,到底什麼是最偉大的總統。

在美國曆史上,有過屈指可數的幾個偉大的總統,那就是華盛頓、傑弗遜、林肯、羅斯福,其中每一個都不但在美國曆史的重要關頭為美國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很有力地推進了美國曆史的前行。但相比之下,特朗普的產生和上任卻是由於美國社會的高度分裂。按理說,一個由於社會分裂而產生的總統在上任之後,其最大的使命和目標就是要彌合這些分裂。然而,我們看到的是,特朗普上任至今將近一年半,美國社會的分裂並沒有消彌,相反還有不斷加劇之勢。


邱震海

在這個世界上,或許有一種偉大,叫裝瘋賣傻。就像特朗普一樣,看似前言不搭後語,看似輕薄張狂,然而這就是特朗普,能夠成為一個成功商人的心得。

特朗普幾十年的經商活動,把經營管理之道,全部運用到政治經營中。通過特朗普上臺一年多來的為人處世,言談舉止,大致可以給特朗普畫出一幅肖像圖。是否是個偉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

第一,特朗普每臨大事,講話的口頭語就是,讓我們看看將會發生什麼事吧!這就是給對方一個明確的威脅。同時,也讓對手困惑緊張。特朗普要的就是讓對手感到壓力山大,而不得已做出讓步。

第二,虛虛實實,真假難辨。特朗普通過身體肢體語言,加上誇張好鬥的話語,形成了特朗普外交風格。特朗普通過第一次和安倍握手,握得安倍疼的幾乎跳了起來,就讓安倍感到握手背後的壓力。安倍明白了,這個特朗普就是他的剋星。二人不會是朋友,只是主僕!

第三,重大談判前,特朗普就會變得的瘋瘋癲癲,胡說八道,雷人語錄不斷。這一切背後,就是絕不讓對手提前知道特朗普的牌點。讓一切皆有可能。讓對手措手不及,忙中出錯,特朗普的瘋癲病不治自愈。

第四,說到做到,言而有信。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說了許多被美國媒體看來,幾乎都是不可能的大話,特朗普被譏笑為特沒譜。但是,特朗普上臺執政後,幾乎全部按部就班的去執行。包括在美墨邊界修牆,特朗普真的做了。

第五,特朗普把一切國際外交,都看做是生意。不論是盟國,無論是友邦。一切都必須以“美國優先”政策重新談判。確立親疏友誼。盟友不會成為“例外”。

第六,美國一切外交活動,均已猶太人利益最大化為重心。為了猶太人的利益,特朗普會不惜代價的去爭取,並願意為此冒任何政治軍事風險。把美國和以色列的國家利益,合併為一個利益。

第七,特朗普和以前所有的美國總統,最大的不同就是,那些美國總統執政期間,時不時的還想著青史留名。唯獨特朗普只是活在當下,或許不怕遺臭萬年。

特朗普能不能成為偉人,不知道。但是,特朗普肯定是個政治場上的實力派演員,特朗普利用媒體輿論,製造外交,特朗普是個陰謀論大師不為過譽,一定會在美國曆史上重重寫上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